共計 916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3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自動寫代碼機器人,免費開通
mongodb 中怎么切割系統日志,很多新手對此不是很清楚,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難題,下面丸趣 TV 小編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這方面需求的人可以來學習下,希望你能有所收獲。
在做 mongodb 分片時,當啟用 mongos 路由服務,我們會指定一個日志的存放位置:
mongos --configdb 127.0.0.1:27019 --logpath /var/log/mongodb/mongos.log --pidfilepath /var/run/mongodb/mongos.pid --logappend --logRotate reopen --fork
以上我們指定了日志的存放位置在 /var/log/mongodb/mongos.log 文件里面,當系統數據量比較大,運行時間久了之后,mongos.log 文件會變成幾個 G 的大小,這樣肯定會影響 mongos 路由的性能。
在此情況下我們可以借用系統的 logrotate 日志自動切割服務,來改變 mongos.log 文件的大小,進入到 cd /etc/logrotate.d/ 目錄,創建一個文件:touch mongos,編輯添加如下內容:
/var/log/mongodb/mongos.log{
rotate 1
daily
dateext
size 200M
postrotate
/bin/kill -SIGUSR1 `cat /var/run/mongodb/mongos.pid 2 /dev/null` 2 /dev/null || true
endscript
}
正對以上配置的簡單說明:
size: 指定當 mongos.log 文件超過 200M 時,自動切割文件
dateext: 指定切割文件時,備份文件的命名方式
rotate 5: 一次將存儲 5 個歸檔日志。對于第六個歸檔,時間最久的歸檔將被刪除。
daily: 日志文件將按天輪詢
postrotate/endscript: 其它命令執行完成后,執行這個里面的命令
看完上述內容是否對您有幫助呢?如果還想對相關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或閱讀更多相關文章,請關注丸趣 TV 行業資訊頻道,感謝您對丸趣 TV 的支持。
向 AI 問一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