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715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5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自動寫代碼機器人,免費開通
這期內容當中丸趣 TV 小編將會給大家帶來有關 MySQL 和 MariaDB 有什么區別,文章內容豐富且以專業的角度為大家分析和敘述,閱讀完這篇文章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獲。
MariaDB 數據庫管理系統是 MySQL 的一個分支,主要由開源社區在維護,采用 GPL 授權許可。開發這個分支的原因之一是:甲骨文公司收購了 MySQL 后,有將 MySQL 閉源的潛在風險,因此社區采用分支的方式來避開這個風險。
MariaDB 的目的是完全兼容 MySQL,包括 API 和命令行,使之能輕松成為 MySQL 的代替品。
MariaDB 由 MySQL 的創始人麥克爾·維德紐斯主導開發,他早前曾以 10 億美元的價格,將自己創建的公司 MySQL 賣給了 SUN,此后,隨著 SUN 被甲骨文收購,MySQL 的所有權也落入 Oracle 的手中。
MariaDB 名稱來自麥克爾·維德紐斯的女兒瑪麗亞(英語:Maria)的名字。
MariaDB 直到 5.5 版本,均依照 MySQL 的版本。因此,使用 MariaDB5.5 的人會從 MySQL5.5 中了解到 MariaDB 的所有功能。從 2012 年 11 月 12 日起發布的 10.0.0 版開始,不再依照 MySQL 的版號。10.0.x 版以 5.5 版為基礎,加上移植自 MySQL 5.6 版的功能和自行開發的新功能。
在存儲引擎方面,10.0.9 版起使用 XtraDB(名稱代號為 Aria)來代替 MySQL 的 InnoDB。
MariaDB 的 API 和協議兼容 MySQL,另外又添加了一些功能,以支持本地的非阻塞操作和進度報告。
這意味著,所有使用 MySQL 的連接器、程序庫和應用程序也將可以在 MariaDB 下工作。
在此基礎上,由于擔心甲骨文 MySQL 的一個更加封閉的軟件項目,Fedora 的計劃在 Fedora 19 中的以 MariaDB 取代 MySQL
MYSQL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是什么了。那么 mariadb 是什么呢?
MariaDB 數據庫管理系統是 MySQL 的一個分支。是由 MySQL 之父 Michael 開發的。開發這個分支的原因之一是:甲骨文公司收購了 MySQL 后,有將 MySQL 閉源的潛在風險,因此社區采用分支的方式來避開這個風險
那么兩者之間的性能誰好誰差呢,我們現在就在同一臺電腦上簡單的測試下
我的筆記本環境是
cpu:I3
硬盤:普通機械硬盤(5400 轉)
內存:8G
系統:win10 64 位
MYSQL 版本:5.6
mariaDB 版本:10.3
下面分別在 MYSQL 和 mariaDB 建庫建表 插入千萬級的測試數據 ID 為主鍵,數據庫引擎:MyISAM
查詢語句均在 Navicat 下運行
1. 先查詢九百萬條后的 20 條數據 就是下面這個語句
select * from usertb limit 9000000,20
mysql 的處理時間是 3.09 秒
mariaDB 的運行時間是 1.89 秒
2. 查詢九百萬條后的 20 條數據 根據 ID 倒序 就是下面這個語句
select * from usertb order by id desc limit 9000000,20
MYSQL 用時 121.26 秒
MariaDB 用時 75.73 秒
3. 最后我們換條 SQL 語句來測試。用下面的 SQL 語句(MYSQL 常用的優化分頁的語句):
select * from usertb where id (select id from usertb order by id desc limit 9000000,1) order by id desc limit 20
MYSQL 用時 3.13 秒
MariaDB 卻用了 70 秒
為什么呢?個人猜想也是不是 MariaDB 的子查詢沒有 MYSQL 的快?于是再次測試
將上面的語句拆分成兩條 sql 語句在 MariaDB 里執行查詢如下:
select id from usertb order by id desc limit 9000000,1
得出 ID 是 1000000
再查詢 select * from usertb where id 1000000 order by id desc limit 20
發現兩條 SQL 語句一起執行的時間也是 3 秒左右
上述就是丸趣 TV 小編為大家分享的 MySQL 和 MariaDB 有什么區別了,如果剛好有類似的疑惑,不妨參照上述分析進行理解。如果想知道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關注丸趣 TV 行業資訊頻道。
向 AI 問一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