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2430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7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這篇文章主要講解了“MySQL 查詢語句的執行過程實例分析”,文中的講解內容簡單清晰,易于學習與理解,下面請大家跟著丸趣 TV 小編的思路慢慢深入,一起來研究和學習“MySQL 查詢語句的執行過程實例分析”吧!
1、MYSQL 架構
MySQL 主要可以分為 Server 層和存儲引擎層。
Server 層 包括連接器、查詢緩存、分析器、優化器、執行器等,所有跨存儲引擎的功能都在這一層實現,比如存儲過程、觸發器、視圖、函數等,還有個通用的日志模塊 binlog 日志模塊;
存儲引擎層 負責數據的存儲和提取。其架構模式是插件式的,支持 InnoDB、MyISAM、Memory 等多個存儲引擎。現在最常用的存儲引擎是 InnoDB(支持事務),它從 MySQL5.5.5 版本開始成為默認存儲引擎。
2、連接器
連接器主要負責用戶登錄數據庫,進行用戶的身份認證,包括校驗賬戶密碼,權限等操作。
如果用戶密碼不對,你就會收到一個 Access denied for user 的錯誤,然后客戶端程序結束執行。
如果用戶賬戶密碼已通過,連接器會到權限表中查詢該用戶的所有權限,之后在這個連接里的權限邏輯判斷都是會依賴此時讀取到的權限數據,也就是說,后續只要這個連接不斷開,即時管理員修改了該用戶的權限,該用戶也是不受影響的。
3、查詢緩存(Query cache)
客戶端與服務端建立連接后,MySQL 在執行查詢語句時會先查詢緩存,校驗這條 SQL 是不是在之前執行過。之前執行過的語句及其結果會以 key-value 對的形式,被直接緩存在內存中。key 是查詢的語句,value 是查詢的結果。如果你的查詢能夠直接在這個緩存中找到 key,那么這個 value 就會被直接返回給客戶端。如果沒有命中,則需要執行后續的操作,完成后也會把結果緩存起來,方便下一次調用。
看到這里大家會不會眼前一亮,會不會有這個功能很好要好好利用的沖動。
其實這里并不建議使用查詢緩存,查詢緩存的失效非常頻繁,只要有對一個表的更新,這個表上所有的查詢緩存都會被清空。因此很可能你費勁地把結果存起來,還沒使用就被一個更新全清空了。對于更新壓力大的數據庫來說,查詢緩存的命中率會非常低。除非是那種很長時間不會更新的表,比如系統配置表,但是這種系統配置我們放在配置平臺不好嗎?
在 MYSQL8.0 中已經刪除了查詢緩存這個功能,官方也是認為該功能在實際的應用場景比較少,所以干脆直接刪掉了。
4、分析器
Mysql 沒有命中查詢緩存,那么就會進入分析器,分析器主要是用來分析 SQL 語句是來干嘛的。分析器主要分為以下兩步:
詞法分析:一條 SQL 語句有多個字符串組成,首先要提取關鍵字,比如 select,提出查詢的表,提出字段名,提出查詢條件等等。
語法分析:根據詞法分析的結果,語法分析主要就是判斷你輸入的 SQL 語句是否正確,是否符合 MYSQL 語法,如果你的語句不對,就會收到“You have an error in your SQL syntax”的錯誤提醒。
詞法分析程序將整個查詢語句分解成各類標志,語法分析根據定義的系統語言將“各類標志”轉為對 MySQL 有意義的組合。最后系統生成一個語法樹 (AST),語法樹便是優化器依賴的數據結構。
5、優化器
經過了分析器,MySQL 就知道你要做什么了。在開始執行之前,還要先經過優化器的處理。
為什么需要優化器?
優化器中包含了許多復雜的優化技術,這些優化技術往往比最好的程序員掌握的還要多。系統的自動優化相當于使得所有人都擁有這些優化技術。
優化器可以從數據字典中獲取許多統計信息,例如表中的行數、表中的每個列的分布情況等。優化器優化器可以考慮百種不同的執行計劃,而程序員一般只能考慮有限的幾種可能;
可以根據這些信息選擇有效的執行計劃,而用戶程序則難以獲得這些信息;
總之優化器是對語法分析樹的形態進行修改,把語法分析樹變為查詢樹,確定執行方案。
6、執行器
MySQL 通過分析器知道了你要做什么,通過優化器知道了該怎么做,于是就進入了執行器階段,開始執行語句。
開始執行的時候,要先校驗改用戶是否有執行查詢的權限,如果沒有,就會返回沒有權限的錯誤。如果有權限,就會去調用引擎的接口,返回接口執行的結果。
7、語句分析
我們以下面一條真實 SQL 查詢語句來進行分析下 MYSQL 查詢的執行過程
select id,name,sex,phoone from user t where t.age= 26 and t.account= javadaily
首先客戶端需要連接上數據庫,如果賬號密碼錯誤直接返回錯誤信息,如果正確則進入下一步。
在 MYSQL8.0 之前會先去查詢緩存中,以這條 SQL 語句作為 key 在內存中查詢是否有結果,如果有則先判斷是否有權限,有權限則返回客戶端,否則報錯;如果沒有從查詢緩存命中則進入下一步
通過分析器進行詞法分析,提取 sql 語句的關鍵元素,比如提取上面這個語句是查詢 select,提取需要查詢的表名為 user,需要查詢的列為 id,name,sex,phoone,查詢條件是 age=26 和 account=javadailly。然后判斷這個 sql 語句是否有語法錯誤,比如關鍵詞是否正確等等,如果檢查沒問題就執行下一步。
上面的 SQL 有兩種執行方案,優化器根據自己的優化算法選擇執行效率最高的 a 方案(統計信息不準可能導致優化器選擇錯誤的執行方案),確定了優化方案后就開始執行。
a. 先查詢 account=javadaily 的用戶,然后判斷 age 是否等于 26 b. 先找出 age=26 的用戶,再查詢 account=javadaily 的用戶
進行權限校驗,如果有查詢權限則調用數據庫引擎接口返回執行結果;否則報錯。
感謝各位的閱讀,以上就是“MySQL 查詢語句的執行過程實例分析”的內容了,經過本文的學習后,相信大家對 MySQL 查詢語句的執行過程實例分析這一問題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具體使用情況還需要大家實踐驗證。這里是丸趣 TV,丸趣 TV 小編將為大家推送更多相關知識點的文章,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