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034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3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在 Java 中,equals()方法是用于比較兩個對象是否相等的方法。equals()方法的默認實現是比較兩個對象的引用地址是否相等,也就是比較對象是否為同一個對象。如果需要自定義 equals()方法來比較對象的內容,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
- 在類中重寫 equals()方法,方法簽名為: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這里的參數 obj 是待比較的對象。 - 在 equals()方法中,首先判斷傳入的參數是否為 null 以及是否為當前類的實例。可以使用
instanceof
關鍵字進行判斷。 - 將參數對象強制轉換為當前類的類型,并將其與當前對象的各個屬性進行比較。可以使用
==
運算符或者 equals()方法對屬性進行比較。 - 如果所有屬性都相等,則返回 true;否則返回 false。
以下是一個示例代碼: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 判斷傳入的參數是否為 null 以及是否為當前類的實例
if (obj == null || !(obj instanceof Person)) {return false;}
// 將參數對象強制轉換為當前類的類型
Person otherPerson = (Person) obj;
// 比較各個屬性
if (this.name.equals(otherPerson.name) && this.age == otherPerson.age)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 省略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以及其他代碼
}
使用示例:
Person person1 = new Person("Tom", 20);
Person person2 = new Person("Tom", 20);
Person person3 = new Person("John", 30);
System.out.println(person1.equals(person2)); // 輸出 true
System.out.println(person1.equals(person3)); // 輸出 false
在上述示例中,重寫了 equals()方法來比較 Person 對象的 name 和 age 屬性是否相等。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