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059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3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本篇內容主要講解“redis 為什么用單線程”,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本文介紹的方法操作簡單快捷,實用性強。下面就讓丸趣 TV 小編來帶大家學習“redis 為什么用單線程”吧!
1. 基本概念
什么是 redis 的單線程(核心功能在單線程上,并不是所有功能)
持久化
異步刪除
集群數據同步
redis 的網絡 IO 和鍵值對讀寫是由一個線程完成的(redis 的核心服務)
redis 的其他功能由額外線程完成
【相關推薦:Redis 視頻教程】
2.redis 為什么用單線程
多線程的開銷
被多線程同時訪問共享資源,比如共享的數據結構
為了保證線程安全,導致性能的犧牲
粗粒度的鎖導致所有串行,系統的吞吐率隨著線程的增加而增加
使用多線程可以增加系統吞吐率(每個請求),增加系統擴展性
無限的增加線程數,導致吞吐量下降
因此為了節省并發資源的管理,redis 使用單線程,保證所有操作串行化
3. 單線程的 redis 為什么快
redis 大部分操作都在內存上 + 高效的數據結構
redis 采用多路復用機制,在網絡中處理大量客戶端請求,實現高吞吐率
4.socket
socket 通信過程(網絡 IO 處理 + 鍵值對讀寫 + 網絡 IO 處理)
SimpleKV 為了處理一個 Get 請求
需要監聽客戶端請求(bind/listen)
和客戶端(代碼)建立連接(accept)
從 socket 中讀取請求(recv)
解析客戶端發送請求(parse)
根據請求類型讀取鍵值數據(get)
最后給客戶端返回結果,即向 socket 中寫回數據(send)
潛在的阻塞點
accept() 未能成功建立連接時,會一直阻塞 \
recv() 從客戶端讀取數據時,會一直阻塞 \
socket 的非阻塞模式
保證 Redis 線程,既不會像基本 IO 模型中一直在阻塞點等待,也不會導致 Redis 無法處理實際到達的連接請求或數據
Linux 中的 IO 多路復用機制
5. 多路復用
Linux 中的 IO 多路復用機制指一個線程處理多個 IO 流,select/poll
在單線程下,同時存在監聽多個套接字和已連接套接字
具體實現
首先將事件放入事件隊列,無需潤徐請求是否實際發生,避免 CPU 資源浪費
根據相應的事件執行響應的操作
FD 是多個套接字
Redis 使用 epoll 機制,讓內核監聽套接字
Redis 可以和多個客戶端連接并處理請求,從而提升并發性
select/epoll 提供了基于事件的回調機制,針對不同的事件調用對應的處理函數
到此,相信大家對“redis 為什么用單線程”有了更深的了解,不妨來實際操作一番吧!這里是丸趣 TV 網站,更多相關內容可以進入相關頻道進行查詢,關注我們,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