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789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5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 Redis 中安裝與使用的示例分析,文中介紹的非常詳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一定要看完!
1、下載:
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MSOpenTech/redis
下載地址:https://github.com/MSOpenTech/redis/releases
注意,要下載 zip 版的,不要下載 msi 版的。
2、安裝:
解壓,拷貝到 e 盤根目錄,文件夾改名為 redis(把版本號之類的干掉),即完成安裝。
3、啟動:
打開 cmd,進入 redis,輸入命令 redis-server.exe redis.windows.conf,回車,即啟動完成。
出現一個正方形盒子圖案,即使啟動成功。
否則啟動失敗。
在開發環境下,要用管理員身份打開 cmd,才可啟動成功。如果是服務器環境,本身就是管理員身份,就不需要特別這樣做。
4、測試:
另開一個 cmd,進入 redis,輸入命令 redis-cli.exe,回車,即進入 redis 操作狀態。
輸入 set age 21,會返回 OK,表示寫入成功。
輸入 get age,會返回 21,表示取值成功。
測試完成。
如果要連接的不是本地,或者端口已經改變,發現連不上,應該這樣:
redis-cli.exe -h 主機 IP -p 新端口號
比如,假設端口已經改為 666,那么應該這樣寫:
redis-cli.exe -p 666
這樣就可以連上了
5、持久化:
① AOF:
在 redis.windows.conf 里修改:
appendonly yes
即可,會在程序文件夾下生成一個 appendonly.aof 文件,也就是日志文件,數據會存放在這個文件里。
② RDB:
默認會在程序文件夾下創建名為 dump.rdb 的數據快照。快照的邏輯如下:
#900 秒后且至少 1 個 key 發生變化時創建快照
save 900 1
#300 秒后且至少 10 個 key 發生變化時創建快照
save 300 10
#60 秒后且至少 10000 個 key 發生變化時創建快照
save 60 10000
可以通過注釋掉 save 來禁止創建快照。
③ 什么是 RedisQFork.dat:
這是 redis 的內存映射,當 redis 啟動的時候就會創建這樣一個文件,當關閉的時候這個文件也就消失了。這個文件就是把內存的數據寫到里面,做一個映射。
當數據越多這個 bat 也就越大,就會占用 c 盤的空間,解決的辦法是將路徑改為其他盤。
注意:我下載的 3.2 版本沒找到 heapdir,而且自己設置 heapdir e:\redis\ 然后啟動會報錯,未知的參數 heapdir,另外整個電腦找不到 RedisQFork 文件,我懷疑新版的 redis 已經廢棄了這種映射。
為了測試下載了 2.8 版本,確實有 heapdir 選項。
6、開機啟動:
把 redis 配置為服務:
以管理員身份打開 cmd,進入 e 盤,輸入: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E:\redis\redis-server.exe –service-install E:\redis\redis.windows.conf –loglevel verbose
回車,服務就創建完成了。
可以打開運行 -services.msc- 可以看到 Redis 服務。
重啟電腦,Redis 已經啟動。可以打開 redis-cli 測試。
刪除服務:
E:\redis\redis-server --service-uninstall
7、安全性
在 redis.windows.conf 里面修改:
① 綁定 ip
可以是本地,也可以是外網,這個一般默認已經綁定(redis3.2)
bind 127.0.0.1
② 修改默認端口
默認的 6379 改為其他端口
③ 禁用危險命令
將其置為 即禁用以下命令:
rename-command FLUSHALL
rename-command CONFIG
rename-command EVAL
8、通過命令行模糊查詢
如果我們確定一個 key,進行查詢就這樣:
get xxx
如果我們只知道這個 key 的前綴是 test,那么可以這樣:
keys test*
可以用 * 和? 來匹配模糊的部分。
9、過期時間
php 用 redis 寫入過期時間一定要強制為 (int) 型,不管是 string 還是 double 都不行,只有 int 可以。
以上是“Redis 中安裝與使用的示例分析”這篇文章的所有內容,感謝各位的閱讀!希望分享的內容對大家有幫助,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關注丸趣 TV 行業資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