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224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4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一、知識梳理:
1.溶液的顏色
有藍色溶液,其中含有 Cu2+,例如: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黃色溶液,其中含有 Fe3+,例如: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淺綠色溶液,其中含有 Fe2+,例如: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其它溶液的顏色一般為無色,例如:硫酸鎂溶液,氯化鋁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等。
2.沉淀的顏色(七白一藍一紅褐)
白色沉淀:AgCl,BaSO4(不溶于酸),CaCO3,BaCO3(溶于酸產生氣泡),Mg(OH)2,Al(OH)3,Zn(OH)2(溶于酸不產生氣泡)。
藍色沉淀,Cu(OH)2(溶于酸不產生氣泡,有溶液顏色的改變)。
紅褐色沉淀,Fe(OH)3(溶于酸不產生氣泡,有溶液顏色的改變)。
3.一種無色溶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則原溶液中含有 Ag+ 或 SO42+ 或 CO22- 或 SO42+ 和 CO32-。
4.一種無色溶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若白色沉淀不消失,則白色沉淀為 AgCl 或 BaSO4;若白色沉淀部分消失,則白色沉淀為 BaCO3 和 BaSO4;若白色沉淀全部消失,則白色沉淀為 BaCO3。
二、解題思路:
1.檢驗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①加入的試劑可以與新物質反應產生氣體,證明有新物質生成。
②加入的試劑可以與新物質反應產生沉淀,證明有新物質生成。
2.檢驗反應物是否被消耗。
①加入試劑通過溶液顏色的改變證明反應物被消耗。
②加入試劑能與反應物中的某一物質反應產生氣體或沉淀,而實際沒有氣體或沉淀產生,可以證明該物質被消耗掉。
三、例題精講
某校化學實驗小組的同學們正在探究氫氧化鈉與硫酸能否發生化學反應,進行了如下實驗:
[探究活動 1]童童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她觀察到的現象應該是(1);
她認為此現象說明生成了硫酸鈉,因此能證明氫氧化鈉與硫酸發生了反應。
[評價與交流]請你評價她的實驗結論(2);
[探究活動 2]婷婷同學為了證明同樣的問題進行了另一個實驗:
[搜集證據]滴人酚酞后觀察到無色酚酞溶液變紅,滴入適量稀硫酸后觀察到(3)
,據此婷婷同學證明了氫氧化鈉與硫酸能發生反應。
請你對她的結論進行評價(4)。
分析:(1)Ba(NO3)2+ Na2SO4= 2NaNO3+ BaSO4↓,所以滴加硝酸鋇的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2)不正確,硫酸鈉溶液和稀硫酸都能與硝酸鋇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無法證明有新物質生成,所以,不能證明氫氧化鈉與硫酸發生了反應;(3)開始時溶液顯堿性,溶液變紅,滴加硫酸后,硫酸將氫氧化鈉反應完,溶液不顯堿性,所以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4)正確,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說明溶液不顯堿性,而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從而說明氫氧化鈉被消耗完,可證明氫氧化鈉與硫酸能發生反應。這就是證明反應物被消耗,來證明兩種物質能反應。
學會這幾個方法,初中化學式的計算得滿分
孩子這些題不會,家長要重視了,初中化學原子結構示意圖專題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