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2753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7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白酒真的會被添加農藥敵敵畏?
這個流傳多年的食品謠言曾被業內辟謠。
不過,近日,陜西漢中市鎮巴縣一家酒廠老板范某在自產白酒中添加敵敵畏,被當地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6 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元。
陜西的判決再次證實確實有不法生產商在白酒中添加這種高毒農藥。研究資料顯示,敵敵畏對人體有劇烈毒性,0.5~5g 即可致人死亡。
不法商販為何要在白酒中摻入農藥敵敵畏? 北京市場上這種摻加了敵敵畏的白酒是否也真的存在? 新京報 (微信公眾號 ID:bjnews_xjb) 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
▲圖 /CFP
白酒加敵敵畏 28 年前就存在
新京報 (微信公眾號 ID:bjnews_xjb) 記者查詢文獻發現,在白酒中添加敵敵畏的現象早在 28 年前就已出現。由衛生部主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辦的科學期刊《衛生研究》曾在 1987 年 01 期刊登一篇題為《酒中敵敵畏的檢測及穩定性觀察》的論文,作者為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的研究人員。該論文稱為了監督管理不法者在酒中加入磷酸酯類農藥 (如敵敵畏) 作為調香物及偶然的污染。采用改進的酶抑制法進行檢測。可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即已出現不法生產者在酒中摻入敵敵畏的現象。
近年來,白酒加敵敵畏的現象同樣屢見不鮮。2014 年光是媒體曝光的就有 3 起案件。酒廠經營者在生產白酒過程中,為了給白酒壓苦提香,防止變質,或為了冒充陳釀老酒,從中賺取暴利。在蒸餾時往釀酒使用的酒甑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敵敵畏,并將含有有毒、有害原料的白酒進行銷售。
同樣,2009 年 1 月,河南發現制假茅臺酒作坊用敵敵畏勾兌名酒。工商人員在鄭州一處民房內,查獲 200 多瓶以劇毒農藥敵敵畏勾兌的假茅臺酒以及制酒工具和大量原料。
白酒加 0.5g 敵敵畏即可致命
研究資料顯示,敵敵畏作為一種有機磷殺蟲劑,對人體有劇烈毒性,0.5~5g 即可致人死亡。輕度中毒表現為頭暈、頭痛、惡心、食欲減退、視力模糊、出汗、流涎和四肢麻木等; 中度中毒除上述表現外,還出現肌肉顫動,意識恍惚,語言障礙和瞳孔縮小等; 嚴重時則會呼吸困難、全身抽搐、昏迷甚至可能休克死亡。
而《衛生研究》1998 年 05 期刊登的研究論文《白酒中敵敵畏的固相微萃取》中,更是強調敵敵畏與乙醇具有聯合作用,酒中的敵敵畏可加重對人體的毒性……經常飲酒者更為甚之。因此,酒中存有的敵敵畏即便未達到中毒量也對人體十分有害。
國家衛計委食品標準處一位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京報 (微信公眾號 ID:bjnews_xjb) 記者采訪時表示,敵敵畏作為有毒有害物質,不屬于國家允許的食品添加劑范圍。
明知敵敵畏是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非食用物質,仍在生產白酒過程中添加敵敵畏并銷售,將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據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可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專家稱敵敵畏增香無依據
在此前被曝光的白酒添加敵敵畏被查事件中,涉事經營者均自稱該行為是為了增加白酒的香氣,以便模仿好酒的香味。
這些年,有很多人問過我敵敵畏是不是真的能提升酒的香味和口感,白酒專家鄒江鵬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多年的專業經驗,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而且多年來一直沒有關于敵敵畏與白酒增香之間關系的文獻。鄒江鵬認為,這種民間流傳的小竅門,沒有科學依據,且十分有害。
鐘杰介紹,白酒中香味的來源主要在于包括固態發酵、固態蒸餾在內的整個釀造及儲存的過程。而一些人為了模仿高檔酒的香氣而在劣質酒中添加敵敵畏的行為,非常愚昧且危害極大。這些行為只存在于個別小酒廠或作坊,正規的大酒廠都不會這么做。
在探訪中,一位河北農村地區的消費者告訴記者,前些年常聽說賣酒的人在白酒中摻敵敵畏出售,通常是一些非常便宜的‘醬香酒’,有時知道不是真的好酒,但還是有人會買,喝過之后出現不適的情況很多。
對于普通的消費者來說,白酒的釀造過程仍然很神秘。鄒江鵬認為,應該用科學的方式將白酒生產闡述得更明白,自然不會再有消費者去相信這種不科學的甚至有毒有害的飲酒方式。
消費提示
專家建議正規渠道購買白酒
白酒專家鄒江鵬建議選購白酒時,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最好挑選帶有‘純糧固態發酵’認證標注的白酒,獲得該認證的酒都是不允許外加任何添加物的。
同時,在選購白酒時,要詳細查看包裝上的生產信息是否完整,并了解配料表中的添加劑內容,盡量不要購買太多添加劑的產品。
食品藥品監督投訴舉報熱線 12331 工作人員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摻加了敵敵畏的白酒有劇毒,消費者如購買到顏色、氣味或口感可疑的白酒,應立即撥打食品安全監督舉報電話或報警,如已飲用,要及時就醫。
市售白酒是否加敵敵畏 實驗見分曉
▲哪些白酒中摻了敵敵畏?(請在 w ifi 環境下觀看)
▲實驗用的敵敵畏和間苯二酚。
10 月 22 日,新京報記者在北京某酒類批發市場購買了四種濃香和醬香型白酒,分別對其樣品進行了敵敵畏成分檢測實驗。
其中一款名稱叫貴州茅臺特供的瓶裝酒,新京報記者按照國家標準檢測方法進行實驗,出現顯色反應。意味著其疑似添加敵敵畏。
不過,這瓶酒的瓶身無任何生產廠家信息,幾乎可斷定系假冒產品。
檢驗方法:間苯二酚法 取濾紙一條,在濾紙中心滴加 5% 的氫氧化鈉 1 滴,再滴 1% 間苯二酚醇溶液 1 滴,待稍干后滴上數滴白酒,在烘箱中或小火焰上微熱片刻,如果出現紅色,說明酒中摻入了敵敵畏或敵百蟲。實驗 1 純凈酒精加一滴敵敵畏就顯色
▲用 2 滴敵敵畏勾兌酒精,濾紙中心最終出現鮮艷的紅色。
●實驗目的:給白酒樣品檢測敵敵畏成分實驗提供濾紙顏色的對比參照,模擬白酒摻入敵敵畏后的顯色情況。
●準備樣本:5% 的氫氧化鈉溶液;1% 間苯二酚醇溶液; 摻入敵敵畏的食用酒精(10ml 酒精中滴加 1 滴敵敵畏)。
●實驗過程:
先用敵敵畏勾兌酒精,采用間苯二酚法,濾紙中心最終出現鮮艷的紅色,以此作為酒精中含有敵敵畏的濾紙顯色參照標準。
1. 在濾紙中心滴加 5% 的氫氧化鈉 1 滴,
2. 滴 1% 間苯二酚醇溶液 1 滴,
3. 在濾紙中心同一位置滴加摻入敵敵畏的食用酒精 1 滴,
4. 將濾紙加熱,觀察顯色。
實驗 2 一款貴州茅臺特供檢出疑似敵敵畏
▲4 種白酒實驗結果。
●實驗目的:測試酒樣本中是否含有敵敵畏成分
●準備樣本:5% 的氫氧化鈉溶液;1% 間苯二酚醇溶液; 市場上購買的 4 種酒品樣本。
●實驗過程:
步驟一:先將在市場購買的 4 種白酒樣品分別裝入試管,標上序號。
步驟二:取 4 張白色濾紙,濾紙中心分別滴加 5% 的氫氧化鈉 1 滴;
步驟三:4 張濾紙中心分別再滴加 1% 間苯二酚醇溶液 1 滴,
步驟四:每張濾紙上,各滴入一種白酒樣品數滴。(4 張濾紙分別對應 4 種白酒樣品)
步驟五:使用酒精燈加熱,觀察 4 張濾紙的顯色情況。
采寫 / 新京報記者 王叔坤 實習生 李婷 攝影 朱自潔
本公號文章未經新京報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