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917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3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35. 負
(1)背
【成語】
如牛負重
負重致遠
負薪之憂
負荊請罪
棄甲負弩:丟棄鎧甲,背起弓弩。形容戰敗。
【例句】
①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國也》)
②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阿房宮賦》)
③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登泰山記》)
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逍遙游》)
⑤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愚公移山》)
⑥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送東陽馬生序》)
⑦盛以錦囊,負而前驅。(《伶官傳序》)
(2)失敗
【成語】
一決勝負
不分勝負
勝負兵家常事
【例句】
①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六國論》)
②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謀攻》)
③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或未易量。(《六國論》)
(3)違背
【成語】
違鄉負俗
【例句】
①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孔雀東南飛》)
②吾行負神明,而使汝夭。(《祭十二郎文》
③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廉頗藺相如列傳》)
(4)蒙受,遭受
【成語】
銜冤負屈
負詬忍尤
【例句】
這都是我做竇娥的沒時沒運,不明不暗,負屈含冤。(《竇娥冤》)
(5)擔負
【成語】
自負盈虧
如釋重負
忍辱負重
負債累累
【例句】
①今體被衣冠,坐談禮義,盡五常之志性,負百行之微旨。(《柳毅傳》)
②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逍遙游》)
③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6)依仗
【成語】
自負不凡
矜智負能
負隅頑抗
負氣斗狠
負材任氣
【例句】
①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壁,償城恐不可得。(《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與朱元思書》)
(7)辜負
【成語】
有負眾望
忘恩負義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皇天不負有心人
【例句】
①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負!(《孔雀東南飛》)
③唯恐道途顯晦,不相通達,致負誠托。(《柳毅傳》)
(8)享有
【成語】
久負盛名
【語義提示】
負的本義是用背駝物。故有背、載之義。抽象表達為承擔(如負債)。引申為依仗,憑借。失敗了當然對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思維導圖】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