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756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5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據上海中醫藥大學 公共健康學院陳學芬教授介紹,近期,新冠疫情又卷土重來,報告的感染者種,90% 是無癥狀感染者,主要是奧密克戎變異株,這個病毒特點是傳染性強,在人群密集場所如商場、超市、學校、醫院等傳播速度非常快,且傳播鏈復雜。
我們對新型冠狀病毒都有所了解,對病毒傳染性描述用什么指標呢?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到底有多強?很多人不了解,下面我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 R0 這個指標。
R0,英文讀作 R naught [n??t],是基本傳染數(basic reproductive number)簡稱,又譯作基本再生數。這是個流行病學術語,其定義為平均每位感染者在傳染期內使易感者個體致病的數量。
R0 值越高表明疾病約容易傳播,相反,值越低表示疾病越不易傳播。現在我們假定每個人都沒有免疫力,都屬于易感者,這將意味著此前從未有人暴露于這個疾病,是一個新發疾病,此時我們來看 3 種不同假定
(1)當 R0= 1 時,一個人只感染另一個人,表示新發病例數隨時間沒有變化,保持較為穩定。這是較為理想情況。
(2)當 R0
3)當 R0>1 時,若此時假定 R0=2,表示每個人將感染 2 人,這 2 人繼續感染 2 人,以此類推……,你是不是看得出,隨時間新病例數不斷增加,經過 4 個循環,病例數就增加到 64 人,若 R0=3,病例數將達到 81 啦。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歷史上我們熟知的那些傳染性疾病 R0 值是多少?
埃博拉病毒、丙肝的 R0 值為 2,艾滋病和 SARS 的 R0 值為 4,天花和風疹的 R0 值是 4,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的 R0 值則為 10,哎呀呀,不得了,麻疹的 R0 是 18 哦,18 意味著什么?你瞧瞧下面的數字,…….,是不是很感覺很恐怖? 不過不要擔心哦,目前,這些傳染性疾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我們再來比較一下近幾年的新發傳染病的 R0 值。
MERS,中東呼吸綜合征的 R0 值約為 0.75,是小于 1 的哦。而 2009 年 H1N1 流感的 R0 值為 1.5,而 1918 年西班牙世紀大流感的 R0 值約為 2.2,當時從 1918 年 1 月至 1920 年 12 月,短短 2 年內,超過 5 億人口感染,大約是當時世界總人口的 1 /3,最終造成約 5 千萬人死亡,這些數字仍有研究者認為是被低估了的。
通常,季節性流感的 R0 值在 0.9~2.1 之間,而 COVID-19 大約在 2~3 之間,這個值目前在持續降低還是升高了呢?那么 R0 值受那些因素影響呢?
第一,感染期長短,即一個感染者將疾病傳給其他人能持續多久?這取決于感染者的狀態,因為在不同感染階段,感染者體內攜帶的病毒顆粒的數量是不同的。
第二,感染者與易感者之間傳播的概率,這因素取決于二者接觸方式與傳播途徑。如,若傳播途徑是通過空氣 - 飛沫傳播,則 R0 值增大;若是通過體液交換傳播,則 R0 值降低。
第三,感染者與易感者接觸率,這取決于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社交活動等。
以上因素中,前兩個因素受傳播途徑和宿主的特征影響,屬于生物學因素。第三個因素則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如社交距離等。因此,在沒有確定新冠病毒的傳染源、傳播途徑之前,我們可以通過降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頻率來阻斷傳播途徑。
在新冠世界大流行的初期,R0 值約為 2.2,有研究者估算了新冠病毒的德爾塔變異株 R0 值為 4.3,奧密克戎的 R0 值為 5.5,而另一項研究則認為德爾塔變異株 R0 值為 6.0,奧密克戎的 R0 可能在 4.0~8.0 之間。目前,由于數據有限,對病毒的傳染性解讀尚需時間。
未來的挑戰
首先,在疫情尚未結束前,實際上我們無法得知真正的 R0 值是多少。只有疫情全部結束后,我們才能通過實際數據計算出 R0 值。
其次,R0 值是一個平均值,也就意味著有人可能成為超級傳播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 20/80 定律,即 20% 的感染者將引起 80% 的傳播量。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傷寒瑪麗了,她是一個愛爾蘭裔廚師,她是一位無癥狀攜帶傷寒桿菌感染者,相繼造成 51 人感染傷寒,3 人死亡,而她本人沒有任何傷寒病的癥狀。
目前疫情尚未結束,由于病毒毒株不斷發生變異,人群中新冠疫苗接種人數不斷增加,抗體水平上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癥狀不斷減輕,甚至很多人屬于無癥狀感染者,由于這些感染者體內也攜帶一定數量的病毒,亦可造成傳播,我們還需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在新冠病毒的傳染源、傳播途徑等尚未研究清楚前,我們也仍非常有信心阻斷其傳播,戰勝疫情。
來源:東方網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