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4266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11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2019 年底,全國人民都在慶賀新年時,新冠疫情突然來襲,給我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但是在國家強有力的調控以及全民的努力下,我國新冠疫情被遏制住了。
如今我們已經和疫情共生了兩年有余,我們做到了全民接種疫苗,而病毒也在兩年中完成了多次進化,變得更加狡猾。在這兩年中,有不少人被感染、被治愈,尤其是首批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那段日子可謂是他們的至暗時刻。
那段日子太痛苦了,你們千萬不要有這個經歷。說話的人叫 彭博 ,是我國首批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之一。被確診后,他和二十三名患者被送到武漢金銀潭醫院接受治療。 最后,包括彭博在內,只有四人擺脫了 ECMO(體外膜肺氧合)。
彭博
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彭博死里逃生,但是他所受的折磨還遠遠不止于此。
生死時速
我經歷了兩個多月的痛苦時光,在那段時間里,我不能呼吸,口鼻就像被堵塞一樣,太痛苦了,我當時巴不得趕緊死,一個月我就瘦了 40 多斤。彭博回憶道。
彭博
2020 年 1 月 19 日,彭博出現發熱癥狀,他的家人趕緊把他送入醫院治療,因為當時還沒意識到武漢將會發生什么樣的災難,所以他的家人也沒當回事。
2 月 6 日,彭博所在的醫院覺得彭博不是簡單的發熱,于是立即把他送進金銀潭醫院接受治療。在這之前,金銀潭醫院已經接收了好幾例相似病患,院長張定宇敏銳地察覺到,此次肺炎非同小可,很可能是新型的傳染病,于是他趕緊在醫院開辟出新區域治療不明肺炎患者。
為什么要把這些不明原因肺炎的病人轉往金銀潭醫院呢?因為在 2003 年非典之后,武漢市傳染病醫院、武漢市肺結核醫院以及武漢市第二肺結核醫院整合成為了金銀潭醫院,所以他們治療傳染病還是非常在行的。
2020 年 2 月 9 日,彭博轉入金銀潭醫院三天后,彭博的癥狀突然加劇,就好像有人用布捂著他的口鼻一樣。彭博已經到了病危的地步,于是醫生趕緊把他轉入 ICU 進行治療。考慮到情況緊急,醫生決定直接進行插管治療,但是這種治療方法風險很大,但是彭博表示:插管就可能活下去,做吧。
彭博
進行插管治療后,彭博的病情并沒有好轉,他的身體在不明肺炎的折磨下每況愈下,彭博甚至昏迷了過去。面對這種情況,醫護人員也覺得十分棘手,于是他們立馬成立研究小組,不分晝夜地研究治療方法,在 2 月 13 日,他們決定采用ECMO。那何為 ECMO 呢?
ECMO 就是體外膜肺氧合,由動力泵(人工心臟)、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等設備構成,主要用于對重癥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以維持患者生命。簡單來說,就是借助設備在人體外完成氣體交換以彌補肺功能不足。
彭博
借助設備,彭博可以在體外完成氣體交換,但是這種治療方法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導管上攜帶的細菌導致彭博發生感染,這直接危及到了彭博的生命。突如其來的感染讓醫生猝不及防,他們給彭博使用了抗生素才把命懸一線的彭博從死神手中搶回來。
從 1 月 19 日到 2 月 13 日,短短的二十多天里,醫護人員多次把彭博從死神手里搶救回來,而彭博的體重也在這短短二十多天中下降了四十多斤。要知道,彭博身高一米八,還是退伍老兵,治療過后,躺在床上的彭博完全看不出以往的神采。
彭博雖然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從使用 ECMO 之后,彭博一直昏迷不醒,死神仍然在他身邊徘徊,好在,所有人都沒有放棄希望,包括彭博自己。
帶著真情和信念活下去
面對昏迷不醒的彭博,主治醫師決定為彭博輸入康復者的血漿,希望以此來治療彭博。但是此時正是新冠肺炎肆虐之時,能不能找到康復者是一個問題,就算找到了,人家愿意涉險捐獻自己寶貴的血液么?
雖然只有一線希望,但是大家都盡了百倍努力。醫院和彭博的家人開始在網上尋找愿意捐獻血液的新冠肺炎康復者。彭博的妻子開始給可能符合條件的人挨個打電話,由于勞累過度,她一度昏了過去。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共有五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為彭博捐獻了血液,靠著這些血液,彭博才轉危為安。3 月 4 日,彭博終于蘇醒了,他撐著虛弱的身體向家里報了平安,聽見丈夫的聲音,妻子泣不成聲,這么多天的努力終于有了成效。得知是有人為自己捐獻血液后,他表示等自己出院后一定會上門感謝這五位捐獻者。
彭博
彭博蘇醒后,醫生認為他已經沒有大礙,便不再采用 ECMO 進行治療,但所有人都沒想到,彭博僅蘇醒五天,死神又重新找上了門,彭博體內突然出現大出血癥狀,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打亂了醫生的部署,也讓彭博再次命懸一線。
于是,負責治療彭博的潘純醫生立刻組織專家會診,著手搶救彭博。這一次,彭博沒有昏迷,他始終保持著清醒。治療期間非常痛苦,彭博有好幾次都覺得自己堅持不下去了,每當他想要放棄的時候,他總是會想起家人。
我要活下去,我的妻子、我的家人還在家等著我,還有我即將出生的孩子,我要堅持下去!抱定這樣的信念,彭博咬著牙硬挺著痛苦,他知道大家都希望他趕緊好起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醫生再次把彭博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他的病情逐漸好轉。近三個月的治療時間,彭博的身體被疾病折磨得極其虛弱,他現在看起來根本不像是一米八的大漢,更像是躺在病床上的小老頭一般,他已經虛弱到連水杯都托不起來,喝水都需要別人喂。即使是這樣,彭博所受的折磨仍然沒有停止。
走出夢魘
彭博在遭受身體上的痛苦的同時,精神上也承受著巨大的折磨。彭博被病魔折磨得奄奄一息,身體和精神極度虛弱,所以在治療的過程中他大部分時間是在昏迷和睡夢中度過的,在昏迷的這段時間中,彭博經常會做夢。
他夢到自己的家人在自己身邊抽泣,夢到醫生操作各種設備搶救自己,還夢到自己被病魔擊垮,浮在天上看著身下的親人吊唁自己……夢境的內容讓彭博驚恐不已,每次做噩夢,彭博都想掙扎著清醒過來,但是虛弱的身體卻并不能支撐他醒來,他只得繼續遭受精神上的折磨。
彭博
在清醒的時候,彭博也經常躺在床上呆呆地望著身邊忙碌的醫生,他已經分不清自己身處夢境還是現實,因為他也經常夢見這個場景。
肉體和精神帶來的雙重折磨讓彭博瀕臨崩潰,他不堪忍受痛苦,逐漸開始自暴自棄,醫生發現彭博的心理波動后,開始對他進行勸導,醫生告訴他,他的親人都在家里等著他,醫生們也都希望他趕緊好起來。在閑暇的時候,醫生也會趕來和彭博聊聊天,讓他的精神放松一下。
在醫生的努力下,彭博重拾了活下去的希望,為了不辜負所有人的期望,他一定要堅持活下去,他想多陪陪家人,還想給救命恩人上門道謝。我還不到四十歲,我還年輕,我是家中的頂梁柱,要趕緊恢復。彭博說道。
4 月 5 日,彭博痊愈了,在七十多天的治療時間中,彭博四次死里逃生,最終,他還是戰勝了新冠肺炎。經過兩周的隔離后,彭博終于可以回家了。
彭博
彭博懷揣著激動的心推開了家門,爸爸!彭博地女兒見他回來了,信息地撲了上來,隨后妻子和母親也激動著說到:萬幸萬幸,終于回來了。彭博緊緊地摟著家人們,一家人相擁而泣。
在以后的日子里,彭博在家人的鼓勵和陪伴下,積極接受后續治療,此時的他恢復了病前的神采,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向往。
彭博(右一)接受后續治療
對于那五名幫助自己的好心人,彭博也一一向他們表示了謝意,在得知其中一位好心人急需用錢的時候,彭博毫不猶豫地把錢轉了過去。咱的命都是人家救的,人要知恩圖報。彭博表示。
2020 年國慶節,國內的疫情已經控制住了,不少人開始外出旅行,彭博的主治醫師潘純醫生再次來到了武漢這座英雄城市,得知消息的彭博親自去接他,如果不是潘純醫生,彭博可能就永遠不會再醒過來了。
彭博(右)接潘純醫生
彭博戰勝了病魔,他的家庭再次團圓,可以說是十分幸運了,但是在疫情肆虐的這段時間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彭博這般幸運。
被疫情擊毀的家庭
在醫院中,一個長相狂野的男子正拿著筆在紙上寫著什么東西,滿臉的絡腮胡看起來有些嚇人。男子叫 李超,原本是一個出租車司機,和外表不同,李超待人十分熱情。所以,他病情剛好轉的時候,他就急著要為社會做些什么事。
李超
他得知武漢居民采購不便,于是拉小區業主創建了一個群聊,居民們在群眾告訴他自己需要什么,李超就在紙上把這些要求記下來,然后統一幫他們采購。李超剛剛就是在紙上記下今天人們的需求。
我這也算是輕傷不下火線,在醫院無聊得很,我病情不算嚴重,那不如幫幫其他人。李超開玩笑道。
李超
在聊天中,李超表示自己現在沒什么問題,他擔心的是家人的安危,他已經大半個月沒有聯系上自己的父親了。
由于疫情來得突然,李超一家人除了妻女,其余的人都不幸感染,分別被送往幾家醫院進行治療,就這樣,李超和家人們已經很久沒聯系了,他十分擔心自己父親、母親、奶奶和妻兒的情況。說完,李超的手機又響了,他趕緊在紙上寫下需要購買的東西。
李超最后一次聯系母親是在母親剛被送往醫院治療的時候,由于李超母親身體較差,所以病情十分嚴重,所以李超才十分擔心親人的狀況。但他不知道的是,醫護人員已經得知了他母親和奶奶的死訊,為了不刺激李超,他們選擇隱瞞,打算等李超痊愈的時候再告訴他。
得知李超的愿望后,記者找到李超父親所在的醫院,請求醫生幫忙聯系李超的父親。在分別二十多天后,李超通過視頻再次見到了自己的父親。李超的父親看起來精神頭還不錯,雖然還戴著呼吸機,但絲毫不影響他樂觀的情緒。
李超父親李新春
戴著這玩意兒好難受,根本不能下地走路,我現在就像是一個廢人一樣。李超的父親開玩笑說。李超看著父親十分激動,他告訴父親自己已經無大礙,還鼓勵父親一定要好起來,一家人好團聚。李超笑得很開心,他已經在憧憬著日后一家人團聚的場面了,但他沒想到,這竟然是他和父親最后一次相見。
李超
和父親打完視頻十幾天后,李超就接到了父親的噩耗,他悲痛欲絕,大聲咒罵著該死的病毒。在父親去世當天,李超還對自己的父親很有信心,他相信父親會好轉,只是萬萬沒想到會是這樣。
悲痛過后,他咬牙決定捐獻父親的遺體,他希望趕緊控制住新冠疫情,他不愿再看到更多的家庭被這場天災擊毀。
李超
事后,有醫生高度評價李超的這種行為,他認為李超連父親的遺體都沒見到就決定捐獻出去,這種行為是難以想象的,通過研究這些遺體,我們才盡快克服了新冠肺炎。
結尾
無論是彭博也好,李超也好,他們都是這個時代下抗擊天災的縮影,在武漢這座英雄城市中,他們的遭遇不是唯一的。如今距離新冠疫情爆發已經過去了兩年,他們作為首批感染新冠肺炎的人,這將會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
在天災的肆虐下,我們經歷了肉體和心理上的創傷,但是我們沒有屈服,我們咬著牙,手挽著手,向著困難昂首前行。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再到全國各地出發的醫療、志愿服務人員,這些無不彰顯著我們克服困難的勇氣。
這斧頭劈開的天地間,到處都是不愿意做奴隸的人!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熠熠光輝。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