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3529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9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熟悉老陳的讀者都知道,老陳是一所非常普通的二本學校畢業(yè),學的建筑,畢業(yè)后在一家房地產(chǎn)公司做了兩年,后來轉(zhuǎn)行,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后來又進入大廠。
其實工作是比較順利的,收入也很可觀,奮斗了五六年成功在北京買房買車。
我說這些,并不是想吹噓自己工作有多好、收入有多高。身邊牛人有很多,我對自己有著非常清醒的認知。相反,我其實更想表達的是,雖然表面上看比較成功,但實際上,前幾年的自己一直處于廢掉的狀態(tài)。
而且,根據(jù)我的觀察,絕大多數(shù)人,特別是年輕人,也都處于廢掉的狀態(tài)。所以,我特意寫了這篇文章,為的就是給你們提個醒。
如果你們看完這篇文章,覺得自己也是這種情況,那一定要盡快脫離出來。
這里我多解釋一句,我認為廢掉不是一個固定的結果,不是說你做了哪些事,你廢掉了,你就再也沒法改變了。廢掉是一種狀態(tài),是動態(tài)的,哪天你醒悟了,開始做出積極的行動,就能從坑里爬出來。
但問題是,大部分人根本意識不到自己在坑里,廢掉是一步一步的,更像溫水煮青蛙,等你們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太晚了,你想改變,卻感覺被各種枷鎖束縛,很難掙脫。
所以,一定要盡早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那么,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廢掉的狀態(tài)?就看你有沒有以下兩種情況。
1/ 消極被動
先問你們個問題,一個人工作很好,收入不錯,就能證明他很優(yōu)秀嗎?
不一定對吧?因為他工作好,也許并不是通過閉環(huán)努力獲得的,有可能因為運氣好、選擇好,或者因為他爸媽有背景,所以工作好。
但這就意味著,一旦運氣不好了,選擇錯了,或者爸媽的關系出問題了,他的工作也可能立刻出問題。
這也是為什么我在開篇要以自己舉例的原因,雖然我工作挺好,也有努力,但并沒有實現(xiàn)真正的閉環(huán)。
什么是閉環(huán)?
就是你主動設定目標,規(guī)劃方案,努力行動,最后實現(xiàn)目標,這就是一個閉環(huán)。然后你再設定新的目標,再完成新的閉環(huán),按照這樣的節(jié)奏,你的人生就會形成螺旋向上的通路。
比如你上大學時定的目標是找到好工作,然后你制定了一系列計劃,學好專業(yè)課、去大公司實習、練習溝通技巧等等,然后大學畢業(yè)時,你順利找到好工作。等你工作后,你又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提升計劃,然后實現(xiàn)升職加薪。
不過,大部分人是沒有閉環(huán)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一般人面對工作生活,都是消極被動的,這會有兩種表現(xiàn)。
一是,目光短淺。他們只能看到當前直接的結果,看不到后續(xù)、再后續(xù)的結果,因為他們意識不到,所有事情都是連續(xù)的。
只能看到直接結果,你就很容易屈服于即時誘惑,就不會主動設計目標,只會被動的等待問題發(fā)生,再慌張的尋找解決辦法。
比如你考上大學了,你只能看到上大學這個結果,但你不會想到大學畢業(yè)后找工作的事情,所以你不會有方向感、危機感,當學習和玩樂同時出現(xiàn)時,你就更容易選擇后者。
然后直到快畢業(yè),你才突然慌了,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為找工作做好準備,所以你很沒底氣、很焦慮,但為了找到工作,你只能硬著頭皮各種嘗試。但是一旦你找到工作,你就會完全忘掉之前的焦慮,你感覺松了口氣,徹底放松下來,然后順其自然的上班打卡,下班刷劇刷短視頻,各種娛樂。
你看不到工作后續(xù)、再后續(xù)的結果,所以就不會思考規(guī)劃,應該如何把工作做的更好,直到公司要晉升或裁員,發(fā)現(xiàn)自己又完蛋了。然后你就進入下一個類似的循環(huán)。
第二種表現(xiàn)是,向外歸因。就是出現(xiàn)任何問題,你都認為是外部因素造成的,你自己絕對沒問題。這就造成,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依靠外部改變,而你自己不可能改變。
比如,你的同事晉升了,但你沒晉升成功。你不從自身找問題,而會覺得那些上位的人根本沒有真本事,憑的就是一張能言善辯的嘴,你會說他們的晉升都是拍主管馬屁得來的。
然后你很失望,并決心不要同流合污,你對工作也失去熱情,反正怎么干也不會升職加薪,不如就混日子吧。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差,連新來的學弟學妹的工資、職位都超過了你。
還有一種情況,是你可能變得愛抱怨,滿腹牢騷。一旦遇到什么問題,你只會是抱怨環(huán)境不行,抱怨同事不行,但卻沒有自己的思考,沒辦法提供任何有價值的建議。然后等到公司裁員,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在第一批裁員名單上。
老陳工作很多年,見過很多人,太多人就是這樣陷入死循環(huán)的。有些人其實很聰明的,但就是因為沒想透這些,所以路越走越窄。而且,這種事情,如果沒人提醒,等你自己發(fā)現(xiàn)的時候,一般就是危機爆發(fā)的時候,你很難立刻扭轉(zhuǎn)局面。想一想自己的經(jīng)歷,是不是這樣?
所以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有這種傾向,就一定要盡快調(diào)整。不要再迷迷糊糊的混日子,要積極主動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方向。
有朋友可能會說,不知道怎么做計劃,做了計劃也完不成咋辦?這就完全是消極被動思維。李笑來曾說過,他剛開始做計劃,只能駕馭一周的計劃,所以就從一周開始練習,慢慢拓展到做一年的計劃。不會做,去學,完不成想辦法,別人能做到的事情,你一定也能做到。
2/ 自我攻擊
有的人已經(jīng)脫離消極被動的范疇,他們知道要積極主動,也會有目標、有計劃、有執(zhí)行。但他們還是不能形成人生的閉環(huán)。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常常進行自我攻擊。這種現(xiàn)象非常常見,幾乎大部分人都經(jīng)歷過,但很少有人能清醒的認識到攻擊的發(fā)生。
比如,你做好計劃,上午要去圖書館學習,但是到圖書館之后,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總是想玩手機,結果刷了一上午短視頻,等終于從手機脫離出來,已經(jīng)要吃午飯了,一上午就這樣白白浪費了。
這時候你內(nèi)心就會非常自責,一方面是極度后悔和懊惱,對浪費時間感到可惜,另一方面是你開始在內(nèi)心批評甚至攻擊自己,怎么這點自制力都沒有?太廢了,這樣下去你就完了!
但是你們發(fā)現(xiàn)沒?一旦沉浸在這種自我攻擊的狀態(tài)里,你們就沒辦法專注做其他正事,很有可能一整個下午,就在這種自我攻擊的中度過了。
最后的結果就是,上午娛樂,下午自責,一整天就這樣荒廢了。而且,這種自責還一點效果都沒有,等你睡一晚,第二天依舊很容易再次陷入這種循環(huán)。
面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是,要學會接受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你浪費了一上午,這是一個事實,自我攻擊并不能挽回損失。要學會接受自己的焦慮、憤怒、嫉妒,因為這是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
其次要善于反思,不能按計劃行事,一定存在物理或心理的問題,要么是你的目標定的太高,要么是你內(nèi)心排斥,要不斷在錯誤中去調(diào)整,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節(jié)奏。
自我攻擊其實只能算小問題,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更嚴重,就是當你反復遭遇挫折和失敗,你的心理會變得抑郁低沉,你會覺得毫無希望,然后認為結果是不受自己控制的,這時候你就會選擇放棄。即使后來事情有轉(zhuǎn)機了,你也會很消極,本能認為自己還是不行。一旦進入這種狀態(tài),你的心理防線就徹底被擊穿了。
比如,你很想學好數(shù)學,然后你瘋狂做筆記、做練習題,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你的成績還是沒有提高,一開始你可能不會放棄,還會繼續(xù)努力,但是再次努力后,結果依舊沒有變好,這時你就會產(chǎn)生自我懷疑,你會想是不是你自己太笨,是你沒天賦,所以無論付出多少努力,都無法學好數(shù)學,然后你就會徹底放棄。
這種現(xiàn)象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的,被稱為習得性無助。
他開始用狗做實驗,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狗施加難以忍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于是在籠子里狂奔,屎滾尿流,驚恐哀叫。進行多輪實驗之后,蜂音器一響,狗就不再狂奔,不再嘗試逃跑了,而會直接趴在地上,驚恐哀叫。再后來實驗者在電擊前,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且不等電擊出現(xiàn),就倒地呻吟和顫抖。它本來可以主動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
雖然大部分人不會完全陷入「習得性無助」這種心理狀態(tài),但多少都受其影響。為什么有的人會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是因為總在一項工作上失敗,所以開始覺得是自己有問題。
而且這種現(xiàn)象一旦變嚴重,就會向生活的各個層面擴散,你覺得自己能力不行、太差勁,所以你做不好工作,處理不好人際關系,找不到對象等等等等。
但越?jīng)]自信、越畏畏縮縮、越缺乏勇氣,就越做不好事情,最后形成無限負向循環(huán),這時候你就會想,反正也做不好,不如躺平算了,人就這樣廢掉了。
習得性無助的產(chǎn)生主要因為歸因錯誤,當你認為造成問題的因素是無法改變的、不可控制的時候,就容易感到沮喪和自卑,從而排斥行動,產(chǎn)生得過且過的悲觀心理。
所以,當面對問題時,要改變固有的思維模式,要多想想還有沒有其他可能?另外,當你做類似事情反復失敗時,就要警醒,一定是有些關鍵節(jié)點沒搞明白,你就需要深入思考或請教專家,找到問題的根源。
大部分人不會有這種意識,比如很多人做事都三分鐘熱度,他們很懊惱,但他們從來不思考,其本質(zhì)問題是什么,所以下次他們還是會失敗。
還有就是,你要知道自己不是萬能的,有些東西你無法改變,面對這種情況,記住簡單的三句話:靠平靜去接受無法改變的事,靠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靠智慧去分別以上兩者的不同。
丸趣 TV 網(wǎng) – 提供最優(yōu)質(zhì)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