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193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3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近期,廣饒縣人民醫院皮膚科接診了一位老年女性患者,她面部暴露部位彌漫分布黑褐色瘀斑、結痂,雙手背、手指腫脹,也有少許瘀斑,最要命的是皮損部位每天疼的厲害,讓她寢食難安。
通過詳細的查體和問診,皮膚科醫生考慮她得的是植物日光性皮炎。她在發病兩天前曾吃過大量薺菜,又在室外勞動曬了一天太陽。一開始面部、手部等皮膚暴露部位紅斑、腫脹,自覺刺痛,雖然她及時到就近醫院就診看病,取藥治療,不過是按照一般的過敏性皮炎治療的,沒有嚴格避免日曬,病情進一步加重,等到在家堅持不了了,皮損部位已經開始壞死。廣饒縣人民醫院皮膚科醫生及時將患者收治住院治療,現患者病情正在恢復中。
吃口野菜還能引起這么嚴重的過敏,確實讓人大感意外。春天是吃香椿、蒲公英、薺菜等野菜的好時候,這以后還能不能吃了?在此,皮膚科醫生簡單科普下什么是植物日光性皮炎,以供參考。
1. 什么是植物日光性皮炎?
植物日光性皮炎是指少數過敏體質的人群食用某種食物后,所含的光敏物質吸收到達皮膚,經過日光照射后引起的以光毒性反應為主要表現的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植物中引起光敏反應的物質主要是呋喃香豆素,與呋喃香豆素接觸后半小時到 2 小時,皮膚對紫外線的敏感性達到峰值。24 小時后皮膚出現紅斑、水腫和大皰,并在 72 小時達到高峰。
2. 植物日光性皮炎的臨床表現?
皮膚損害主要發生在曝光部位,如顏面部、耳垂、頸部、雙手及前臂等,皮膚呈彌漫性輕度潮紅或呈紫紅色,有瘀點或瘀斑、丘疹、水皰等,可伴雙側眼瞼腫脹,口唇外翻,張口受限。患者自覺有燒灼、麻木、蟻行感。嚴重者可出現血皰、皮膚壞死等。
3. 預防植物日光性皮炎的措施有哪些?
(1)容易過敏的人不宜食用某些莖葉著色 (尤其是紫紅色) 的野生或種植的蔬菜,或少量食用后避免日曬 3 天左右,可減少本病的發生。
(2)在吃過野菜后減少外出,特別是要減少直接受到強光照射的機會。凡有過敏史的人,最好不要采摘灰菜、薺菜等光感性強的野菜食用。
(3)如果發現癥狀,應立即停止食用致病植物性蔬菜和避免日曬。如果嚴重及時就醫。
本病雖有自限性,但重癥患者若不及時治療,易遺留瘢痕,影響美觀和肢體功能。部分重癥患者需要進行植皮以及截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故應早期就診于專業醫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如果發生癥狀,應立刻停止食用光敏性植物,避免日曬。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質激素可有效抑制過敏反應,可以迅速控制病情。
常見光敏性野菜:香椿、薺菜、莧菜、馬蘭頭、紅花草、紫云英、灰菜、槐花、馬齒莧、雪菜等。
常見的光敏性蔬菜:包括菠菜、萵苣、茼篙、芹菜、香菜、小白菜、小青菜、油菜、雪菜、蘿卜葉、胡蘿卜、蕎麥、香菇、平菇、木耳、茴香、苦菜等。
單位:廣饒縣人民醫院
作者:王全林
來源:山東省健康科普傳播新媒體作品大賽及健康科普傳播十佳品牌征集評選活動獲獎作品
(閃電新聞客戶端只作為推廣平臺,版權及涉及版權由報送方最終解釋)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