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3293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9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來源:企鵝吃喝指南
上海人在吃這件事上愛較真,不管蔥油餅、生煎還是餛飩,總要分出個派別。
但要說到奶油小方吃哪家,上海人民的答案則會難得達成統(tǒng)一:紅寶石。
紅寶石這塊奶油小方有多火?
看生產(chǎn)量就知道,奶油小方誕生 30 多年,熱度只增不減——至今,紅寶石的工廠 一天還要生產(chǎn) 30000+ 塊奶油小方。
B 站、小 x 書上關(guān)于鮮奶小方的測評視頻,至今層出不窮,動輒二三十萬的播放量。
看造型,這塊奶油蛋糕一點都不彈眼落睛,兩層蛋糕兩層奶油,頂上裱兩朵奶油花,半顆糖水櫻桃,僅此而已。
包裝也是簡陋:并排裝在塑料盒子里,塑料袋一裝,即買即走。沒有墊紙,也沒有圍邊,如果要挪到自家漂亮的盤子上,嬌弱的奶油八成會直接坍掉。
正確的吃法是打開盒子,直接用附贈的塑料小勺直接開挖。最好是一勺到底,挖出一朵綿柔的奶油蛋糕云。
究極奶油愛好者,還發(fā)明了一種奢侈吃法:多帶一杯摜奶油,用蛋糕裹奶油吃。盡享奶香絲滑。
很難想象,在上海這么一個絕頂洋氣的一線城市,一塊單價不超過 10 塊錢的奶油的蛋糕,能夠幾十年如一日,稱霸上海西點界的一角。
今天就想來聊一聊,這塊奶油蛋糕的傳奇歷史。
01 2 塊錢的奶油蛋糕,如何成為 80 年代最強網(wǎng)紅甜點?
紅寶石奶油小方,誕生于上世紀 80 年代。在當時的上海,蛋糕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畢竟早在 1928 年時,另一家上海老牌西點房凱司令的白脫奶油蛋糕,已經(jīng)流行幾十年了。
但是市場主流的白脫蛋糕,絕大多數(shù)是用加雞蛋和糖打發(fā)的黃油,做出來的白脫奶油好保存,但口感偏硬(也叫硬奶油、奶油膏)。
更便宜的,則是人造奶油制作的麥淇淋(人造黃油)蛋糕,吃完口中有蠟質(zhì)般的感,不夠香濃,一整只價格也不便宜,要八九十元。在八十年代,幾乎等于普通工人的一個月工資了。
而紅寶石當年推出的奶油小方,有 2 個十分吸睛的突破點:
第一,單價更低。兩元錢的切塊小方,是緊巴巴的年輕人也負擔得起的奢侈享受,談戀愛時送一塊小方、一杯摜奶油,就是增加好感度的秘密武器。
第二,這是貨真價實用 動物奶油制作的英式蛋糕,在當年的上海西點界,仍然算是很洋氣的流派。
當滿街都是口感偏硬的白脫、麥淇淋蛋糕(沒有說白脫麥淇淋不好的意思),用真正動物奶油制作的鮮奶小方,那種輕盈蓬松的奶油,很容易就與其他蛋糕流派拉開了距離。
難怪紅寶石一出場,就有點和老前輩們叫板的意思。
講到這里,我們不妨展開說說——奶油小方到底是起源何處?
論血統(tǒng),它算是一半英式。
在 1986 年,65 歲的英籍華僑過秉忠回到上海,發(fā)現(xiàn)當時的上海西點界有德式的凱司令,有俄式的哈爾濱,也有法式的老大昌,卻沒有他記憶中的英式傳統(tǒng)蛋糕滋味。
為了還原記憶中的味道,他和靜安糧食局共同創(chuàng)辦了中英合資的紅寶石食品廠。
的確,看外觀,奶油小方和傳統(tǒng)的英式奶油蛋糕(shortcake)有幾分相似,簡單來說:倆蛋糕夾奶油。
只要有海綿蛋糕和打發(fā)的淡奶油,在家就能做。加上水果(最典型的是草莓),就成了水果奶油蛋糕。
飄洋過海之后,奶油小方簡化了頂上的新鮮水果,用一粒櫻桃取而代之,小時候一直以為紅寶石說的就是頂上這粒鮮紅的糖水櫻桃。
但是,簡化不意味著馬虎。
奶油小方的蛋糕層里夾了細細碎碎的菠蘿粒,蛋糕片上還涂了糖酒液,幫助糕體保濕——配料表里的白蘭地,就是糖酒液的成分。
如果把小方冷藏一夜再吃,蛋糕體會更濕潤,隱約的酒香也更明顯。
外觀上看,奶油小方與普通奶油蛋糕也有所差別。因為動物奶油容易融化,所以紅寶石的裱花沒有那么鋒利挺闊,是舒服軟綿的一小塊。
仔細想想,紅寶石的奶油小方概念,是不是和今天的喜茶差不多?沒有需求,就創(chuàng)造需求。
當所有奶茶在用奶茶粉的時候,喜茶率先用起了原葉拼配茶底。而時間倒回至 80 年代,當大家對蛋糕的需求還停留在扎臺型,送人看起來有面子時,而紅寶石的奶油小方卻告訴你:蛋糕還能再好吃一點。
甚至裝修風格也是有心思——80 年代彼時雖然沒有小紅書微博 ins,但紅寶石憑借亮晶晶的金字招牌、鉆石形 logo、門店里的紅白格子桌布,還是從一眾面目模糊的老字號中間脫穎而出。
要知道,當時大部分的人家和餐廳用的還是玻璃臺面,笨重,抹布一擦容易留水漬,而鋪著棉桌布的紅寶石,在當時是光鮮亮麗的象征。
紅寶石的時髦之處不止于此,它 還是最先在上海開始賣咖啡的館子之一。
因為創(chuàng)始人過秉忠曾是上海圣約翰大學的畢業(yè)生,曾有不少老克勒會沿襲著圣約翰大學的傳統(tǒng),每周打完網(wǎng)球,照舊相約紅寶石喝咖啡、吃蛋糕。
再加上當時紅寶石曾受領(lǐng)事館委托,給訪華的英國女王(沒錯,就是大家熟悉的伊麗莎白二世)制作了一款英式蛋糕,一時名聲鵲起,紅寶石的形象頓時高端了起來。
口耳相傳,上海的年輕人,去華山路的紅寶石門店喝杯咖啡吃塊蛋糕,就成了極有格調(diào)的事情,不亞于今天排隊打卡的 brunch。
02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奶油小方火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所有爆款逃不過的命運:被模仿。
其實說起來,奶油小方?jīng)]有什么技術(shù)壁壘。有經(jīng)驗的西點師傅,分分鐘就能用雞蛋面粉奶油復刻出來。在外賣 / 點評 app 上搜索 奶油小方,你會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老式面包房都有這一款經(jīng)典 sku。
除了形狀從長方形改成正方形,頂上的裱花圖案不一樣,還有用白脫代替淡奶油的偷梁換柱版,加了果醬草莓的升級版……
但評價一家店的奶油小方好不好,人們的評價往往是和紅寶石的像不像。
要知道,紅寶石之所以能成為奶油小方界的標桿,除了年頭早,還有 鐵打的性價比。
從 80 年代的 2 塊錢一塊,到今天的 8.5 元一塊(17 元 2 塊),35 年過去,雖然奶油小方順物價而漲,卻依然能夠配得上一句奶油蛋糕中的性價比之王,和便利店比也沒在怕的。
比它更高端更貴的西點店,一只面包就要十幾元,小方的價格起碼都是 20 塊起步。
而和紅寶石價格相似的老字號,出品的同款,大多使用黃油打發(fā)的白脫,或者人造黃油麥淇淋,吃口就偏硬,蛋糕胚也不刷糖酒液,放久了容易變干。
蛋糕里鑲嵌的菠蘿粒也是紅寶石的特色之一。
一來二去,要吃這一口濕潤柔軟的小方,紅寶石還是上海人民的首選。
03 三十多歲的老字號,何以長青不倒?
到了現(xiàn)在,一塊奶油小方已經(jīng)不是什么稀罕物什。但紅寶石偏偏能在甜品輪番登場的上海堅強存活,不僅沒有像同時代的西點屋一樣越開越少,反而還悄咪咪擴張了規(guī)模。
十年前,上海只有 22 家紅寶石,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悄無聲息地開到了近 70 家。
2009 年,為了擴大生產(chǎn)線,紅寶石開設(shè)了新的工廠。
仔細看紅寶石的選址,你會發(fā)現(xiàn)它幾乎不會開在繁忙的商場里,而是深入居民區(qū),走的是社區(qū)西點屋的路線。
知道絕大部分人來紅寶石都是為了奶油小方,它的店面陳設(shè)思路清晰明了,進門就是冷柜,冷柜里最多的就是奶油小方,隨買隨走。
要說味道,紅寶石和東方樹葉一樣有遠見的前瞻性,在大家為高糖高油的沖擊而瘋狂的時代,就做出了清淡怡人的奶油小方。
奶油小方的甜度,仿佛只是在吃一團輕柔的奶油和海綿蛋糕,難怪大多數(shù)門店的小方都是兩塊一賣:不膩人,吃得掉。
除了小方,栗子杯、摜奶油、瑞士卷也有各自的簇擁。而且,上海的中老年人,大都只認可這些老牌子。
老一輩上海家長現(xiàn)在過生日,如果兒女送他們一只 10 寸五百塊的貴牌千層蛋糕,是要被責怪當沖頭的。
這個時候,又要請紅寶石的鮮奶蛋糕出場,8 寸鮮奶生日蛋糕,只要 200 多元,又是值得信賴的老字號。享受熟悉的快樂味道之余,也還符合老人們低糖低油防三高的需求。
(不管幾歲都逃不脫吃甜品的罪惡……
紅寶石的經(jīng)營方式,也很接地氣。下午五點去店里買一只面包,收銀阿姨會直接建議你:晚點來,六點之后打折哦!
有調(diào)查表示,紅寶石 70% 的消費者都是中老年人,而難得的是,借店址和營銷策略取得阿姨爺叔的青睞之后,紅寶石還能憑味道贏得剩下 30% 年輕人的心。
到了今天,各式精致甜點層出不窮,奶油小方在不少挑剔時髦的人看來,似乎是一塊有點粗糙的蛋糕:糖水櫻桃紅得太色素、淡奶油有點不夠細膩、蛋糕體偶爾品控不穩(wěn)……慕名而來的游客有時會失望而歸:大名鼎鼎的奶油小方,就是這樣一塊平凡的蛋糕?
確實,奶油小方最大的賣點動物奶油,似乎已經(jīng)成了甜品的基本素養(yǎng)。但它始終是蛋糕界值得學習的模子:用料真誠,價格實惠,觸手可得。
吃甜點的幸福,應(yīng)該是沒什么門檻的,不貴不預約不排隊,永遠在柜臺里靜靜地等你。
丸趣 TV 網(wǎng) – 提供最優(yōu)質(zhì)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