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587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4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肖新新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俄羅斯作為今年 4 月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俄外長拉夫羅夫定于本月 24 日至 25 日赴聯合國總部出席安理會會議,但隨行記者因未獲得簽證而沒能成行。拉夫羅夫 23 日在 出發 前譴責美方拒向俄隨行記者發放簽證,稱俄方不會忘記,也不會原諒美方這一行為。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也憤慨地表示,俄方將予以回擊。俄媒認為,美西方國家多次阻撓俄方人員在各種國際場合正常工作,并試圖以這種方式對俄施壓,在國際舞臺上孤立俄羅斯。
俄外長:自詡“最自由”的國家露怯了
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 24 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拉夫羅夫已抵達美國紐約,將主持于 25 日舉行的聯合國安理會會議。據俄《消息報》網站報道,拉夫羅夫 23 日表示,俄外交部人員獲得了赴美簽證,但原計劃隨行的俄方記者卻因未獲得簽證而無法前往。他說:“我當然知道美國同行向來以此類舉動‘聞名’。但鑒于其丑陋行為畢竟曾經引發關注,我曾一度相信,這一次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我錯了。那個自詡‘最 強盛、最聰慧、最自由、最公正’的國家露怯了。他們的所作所為頗為愚蠢,也將其信誓旦旦宣稱的捍衛言論自由、信息透明等這些究竟價值幾何展現無遺。”
法新社 24 日稱,對于俄方譴責美方拒發簽證一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回應稱,美方認真對待《聯合國和美國關于聯合國總部的協定》下美方作為東道國的義務,其中包括發放簽證。該發言人聲稱,提前申請簽證尤其重要,因為俄方對使館人員 裝備 的限制,嚴重影響了處理簽證的 才能。
而據俄塔社 23 日報道,美駐俄大使館此前將申簽面談時間安排在 3 月 31 日,但面談被取消或延期,美使館后來邀請俄方記者于 4 月 22 日——即拉夫羅夫 出發 赴美前一天,赴館辦理簽證手續。扎哈羅娃 23 日表示,俄記者當天已抵達機場,在赴美航班 騰飛 前 40 分鐘仍未獲得簽證。美使館的回復是“正在處理”,足見美方對言論自由和記者權益的操控。
俄媒梳理俄代表頻遭拒簽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 24 日報道,俄外交部外交學院當代國際研究所全球研究和國際關系中心主任科久林表示,美國此舉是近期西方國家發起的對俄外交攻勢的內容之一,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俄方以涉嫌從事間諜活動拘捕美記者的報復性舉措。美國意圖加大對俄施加“心理壓力”,不惜濫用其聯合國總部所在國地位,違背國際法和相關規定。
這并非美國首次拒絕向在國際組織工作的俄代表發放簽證。今日俄羅斯電視臺梳理稱,去年 5 月、7 月美國都曾拒絕為出席聯合國工作會議的俄代表發放簽證,8 月還曾拒向出席聯合國警察首腦峰會的俄內政部長和俄代表團發放簽證。
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議員多爾戈夫認為,美國此舉是西方國家實行孤立俄羅斯戰略的一部分,德國近期驅逐俄外交官應該也是置于同樣背景下的考慮,西方國家在美國壓力下,實際上正逐步在外交方面將對俄接觸減少到零。
烏方朝春季攻勢邁出第一步?
俄美在外交場上 鉤心斗角 之際,俄烏在戰場上激戰不止。據美聯社 23 日報道,美國戰爭研究所分析稱,烏軍已在第聶伯河東岸俄軍占領的赫爾松市建立據點,并建立起“穩定的補給線”。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烏克蘭進行春季反攻,主要 目的 之一將是突破俄羅斯與克里米亞半島之間的陸路通道,這將需要跨過第聶伯河。烏軍在該河東側建立陣地的消息,被認為可能標志著烏方朝發動春季攻勢邁出第一步。
但俄方否認烏軍在東岸建立據點的報道。據俄《觀點報》24 日報道,赫爾松地區代理州長薩利多表示,俄軍完全控制著東岸地區,烏軍沒在那里建立任何橋頭堡,可能會有烏軍偵察 損壞 小組登陸的情況,但都被阻止了。
俄烏在巴赫穆特和馬林卡等地的激烈戰斗仍在持續。俄私營軍事集團瓦格納創始人普里戈任 24 日稱,俄軍正在巴赫穆特有力消滅烏軍,不讓其有機會集結反攻。但烏總統澤連斯基 23 日接受阿拉伯衛星電視臺采訪時稱,烏克蘭不能放棄巴赫穆特,因為這將使俄方擴大戰線,讓其有機會奪取更多土地。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