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2245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6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昨天(4 月 2 日)
一則“上海的垃圾桶在哪里”的話題
沖上熱搜
有網友表示
“自從搞了垃圾分類
上海的垃圾桶就集體消失了”
“整條路找不到兩三個”
有人調侃
上海的垃圾桶改名了 …
網絡截圖
有人說的事例更離譜
垃圾帶回了安徽的家
上海的垃圾桶配置問題
并非第一次引發爭議
↓↓↓
南京東路東拓段不設垃圾箱引圍觀
▽
2020 年 9 月 12 日
南京路步行街東拓段開街
一時游客如織
全長 495 米的南京路步行街東拓段
不設垃圾箱
當時引發了網絡熱議
南京路步行街東拓段的保潔人員正在清理路面垃圾。
黃浦區綠化市容管理局曾回復:
目標 是促進垃圾減量
實在 在附近的支馬路有垃圾桶
↓↓
針對網友熱議的問題,黃浦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表示,這種做法是參考國際經驗,目標 是促進垃圾減量,培育 市民游客減少垃圾產生和不亂扔垃圾的文明習慣。
當時,記者走訪發現,整個南京路步行街東拓段確實 不垃圾箱,但在相交的支馬路有 4 個垃圾箱,可以投放可回收物和干垃圾。記者詢問了一些游客,大部分表示并不知道支馬路上設有垃圾箱。可能是因為支馬路的垃圾箱與主路還有些距離,并且外形較小并不 顯明,初次前來的游客較難發現。
一些公共場所的廢物箱雖然減少了,但剩下的變得更“精致”,已經貼上了比較形象的垃圾圖示,方便投放者“看圖操作”
不設垃圾箱不代表無處扔垃圾,實在 游客的選擇還是比較豐富的。負責南京路步行街的保潔企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4 個設置在支馬路的垃圾箱、環衛保潔人員的垃圾袋、保潔手推車的掛包都可投放垃圾,在人流量較大的節日,還將有流動的廢棄物回收車,確保做好環境保障工作。
有市民致信上海市委領導信箱
▽
市民致信:
希望增設公共場所垃圾桶
2022 年 7 月,有市民致信上海市委領導信箱稱:以前馬路上隔幾百米就有一個垃圾桶,自從垃圾分類實施以來,現在走幾公里都不一定能找到垃圾桶,非常不方便,希望能增設公共場所的垃圾桶。
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答復:
逐步開展了廢物箱優化設置工作
根據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要求,近年來,為進一步 晉升 市容環境質量水平,培育 市民“垃圾隨手帶、垃圾不亂丟、垃圾定點投”的文明習慣,上海逐步開展了廢物箱優化設置工作,按照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精細設置、總量減少的原則,在全市范圍內優化道路、公共廣場等區域廢物箱設置,在商業文化大街、旅游景點、車站等人流量較大的區域適當增加廢物箱數量,有效減少廢物箱源頭污染。
市人大代表也對垃圾桶設置提出建議
▽
市人大代表:
“關于科學配置公共場所垃圾桶的建議”
2022 年 8 月
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
作出答復:
更優化設置廢物箱,拒絕一刀切
答復介紹,2019 年 7 月,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修訂并發布了《上海市道路、公共廣場等廢物箱配置導則》(以下簡稱為《導則》)。根據《導則》中的規定,上海市道路、公共廣場廢物箱的設置應結合道路和公共廣場人流 特點 及生活垃圾產生 特色,同時設置位置應既方便生活廢棄物的投放,也方便分類收集和運輸作業。
廢物箱設置的具體要求:一是宜結合公交站點設置,原則上每座公交站點應設置 1 只,兩座公交站點相鄰 50 米以內的,可在兩座站點中間位置設置;二是除公交站點以外,可在過街橫道線進出口、少數人流較大的路段,根據人流量、廢棄物產生量等因素適當增加廢物箱數量;三是公共廣場按照每 2000 平方米設置 1 只,街心花園、開放綠地按照每 500 平方米設置 1 只測算廢物箱配置數量,根據公共廣場、街心花園、開放綠地布局以及人流路徑等選擇適宜的位置設置廢物箱;四是風景旅游區、商業街區等根據人流量配置適宜數量的廢物箱,原則上間距不低于 50 米。
回應市人大代表建議時,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透露,截止到 2022 年上半年,上海全市道路、公共廣場廢物箱數量為 36000 余個。
對于市民和代表提出的建議,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當時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持續積極開展廢物箱優化布局調查研究,要求各區在后續工作開展中根據實際情況,更優化設置廢物箱,并堅持精細化管理,拒絕一刀切。
此外還表示,針對市民反映集中的點位和路段,進行實地考察,結合人流量、生活垃圾產生 特色 等因素,綜合分析,如確有必要,及時增加廢物箱設置。
社區限時扔垃圾引起的不便
也招來部分居民的投訴
▽
市民:
扔垃圾分時段,不方便
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
于 2022 年 8 月 4 日回應:
相關部門指導基層合理引導
有需求的社區增加定時時段
自 2019 年 7 月 1 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以來,上海的垃圾分類取得了 顯明 的實效。
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在公開答復中稱:“誠然,隨著部分社區撤桶并點的基本完成,投放點位的減少和時間的限時,確實讓部分市民感到不習慣、不方便,特別是部分‘996’、老年人群體以及節假日等時間段,存在不同的投放需求。市分減聯辦跟蹤掌握后,及時發布工作 提醒,指導基層合理引導有需求的社區增加定時時段,設置誤時投放點,全面推廣節假日投放模式,滿足不同人群投放需求。”
該部門表示
鑒于目前上海垃圾分類工作
仍處于鞏固 晉升 階段
仍需要堅持定時定點投放制度
來鞏固分類實效和習慣養成
鼓勵居住區因地制宜,根據社區定時定點的實際推進情況,對分類成效良好,居民 廣泛 養成分類習慣的社區,進一步細化定時定點投放管理措施,合理增加設置誤時投放點或延長投放時段,采取更人性化的舉措,滿足不同人群投放需求。
網友認為
做任何事都要符合實際情況
多聽聽市民的建議
有人覺得撤垃圾桶
助長了壞習慣
有人覺得
減少垃圾桶還是有必要的
可以 培育 大家定點投放的習慣
也有人建議
在公共場所多設“濕垃圾桶”
你怎么看?
本文綜合自:磅礴 新聞、上觀新聞
相關作者:陳悅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