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309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4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如何在 CentOS 8 服務器上使用 firewalld 設置防火墻?本教程中,我們將向您展示如何在香港服務器 CentOS 8 系統上使用 FirewallD 設置防火墻。FirewallD 是 iptables 服務的替代品,用于動態管理系統的防火墻,支持網絡 (或防火墻) 區域,并提供 D -Bus 接口來管理配置。從 CentOS 7 開始,FirewallD 取代 iptables 成為默認的防火墻管理工具。
步驟 1. 首先,讓我們首先確保您的系統是最新的。
sudo dnf install epel-release
sudo dnf update
步驟 2. 在 CentOS 8 上安裝 FirewallD。
默認情況下,Firewalld 是安裝在 CentOS 8 系統上的,但是如果您的系統上未安裝 Firewalld,則可以執行以下命令進行安裝:
sudo dnf install firewalld
sudo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now
啟用或禁用防火墻保護,使其在系統啟動時自動啟動:
sudo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sudo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檢查 Firewalld 的當前狀態,并查看其是否正在運行:
sudo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步驟 3. 設置和配置 FirewallD。
以下是 FirewallD 中包含的預定義區域:
drop – 丟棄所有傳入的連接,沒有任何回復,只允許傳出連接。
block – 和 zone drop 一樣,但所有的傳入連接都會被 icmp-host- prohibited 或 icmp6-adm-prohibited 消息阻斷。
public – 它代表不可靠的公共區域。
external- 在防火墻用作網關的情況下,外部網絡。因為它被配置為 NAT 偽裝,內部網絡將保持私有但可訪問。
internal – 僅接受選定的傳入連接,用于內部網絡。
DMZ – 內部網絡可公開訪問,訪問受限,并且僅接受選定的傳入連接。
work – 用于工作機器。
home – 用于家用機器。
trusted – 接受所有網絡連接。
默認情況下,公共區域是啟用防火墻服務后的默認區域。要列出所有可用區域,請運行:
firewall-cmd –get-zones
以下命令用于更改默認區域并進行驗證。
firewall-cmd –set-default-zone=home
firewall-cmd –get-default-zone
打開 HTTP 端口 80 和 HTTPS 端口 443 的示例,運行用于臨時打開的命令: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service=http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service=https
以下命令用于永久打開:
firewall-cmd –zone=public –permanent –add-service=http
firewall-cmd –zone=public –permanent –add-service=https
要實施更改,我們需要重新加載防火墻:
firewall-cmd –reload
檢查開放的端口 / 服務:
firewall-cmd –list-all
至此,您的防火墻已成功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