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2757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7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aws chia 幣怎么挖?Chia 于 2017 年 8 月注冊成立,和目前主流的挖礦 (BTC,ETH 等) 相比,Chia 需要的主要資源不是 gpu 算力,而是利用存儲設備中的剩余空間進行挖礦。挖礦分為兩步:
第一步,用挖礦程序在閑置的硬盤上寫入加密數(shù)據(jù),也就是“播種”(plots),播種的結(jié)果會生成 P 盤文件(plots file);
第二步,用挖礦程序在第一步中生成的 P 盤文件 (plots files) 中“摸獎”,如果中獎,則會得到 Chia 幣,這個過程被稱為“farming”。
aws 還推出 chia 云挖礦解決方案,國內(nèi)的幾大公有云廠商早就開始弄了,無非就是云上存儲用的對象存儲或者文件存儲的區(qū)別。其實 AWS 的這個方案并非最有,我更傾向于用文件存儲,在開墾的時候效率會高一些。租用云服務器好處就是起步資金低,不用自己維護,不怕硬件出問題。
使用 AWS 服務器挖礦操作步驟及流程:
服務器創(chuàng)建
上面實驗了 windows 系統(tǒng)接入礦池,然后我又試了 aws 上申請 linux 獨立挖礦。
我選了 T3 機型,價格相對便宜,但比阿里云 4C8G 的還是貴了一倍,現(xiàn)在有點后悔,t 系列的基線性能比較弱,其實 c 系列的更好一些。
磁盤的話,gp3 是 SSD,做臨時文件盤,st1 便宜,做最終存 Plot 文件的盤。AWS 的 EBS 有個比較強大的地方,就是可以單獨給磁盤配置 IOPS 和吞吐。比如我 500GB 的 SSD,默認 IOPS 3000,吞吐 125MB,運行兩個任務時,吞吐先到達瓶頸,這時候你可以動態(tài)提升吞吐值(當然也會有額外的費用)
Region 的話我都選在了美西俄勒岡,無他,相對便宜爾。。
操作系統(tǒng)用默認的 Amazon Linux 2 AMI (HVM)就好。用 AWS Linux 對非計算機專業(yè)的童鞋不是很友好,因為所有操作都是要用命令行的。下面我會詳細貼下步驟
如果是第一次創(chuàng)建 EC2 機器,會默認讓你創(chuàng)建一個.pem 密鑰,用來遠程登陸。
chia 相關工具安裝與配置
機器創(chuàng)建好后,注意配置下安全組,入方向 TCP/UDP 允許 8444 端口(到底是 TCP 還是 UDP 沒具體研究)。遠程登入你的主機:
ssh -i “aws-mark.pem” ec2-user@xxx-xxx-xxx-xxx.us-west-2.compute.amazonaws.com -o ServerAliveInterval=30
掛載申請的磁盤
# 列出磁盤狀態(tài)
lsblk
# 格式化掛載上去的兩個數(shù)據(jù)盤 比如格式化 /dev/nvme1n1
sudo mkfs -t xfs /dev/nvme1n1
# 創(chuàng)建文件目錄
sudo mkdir /tmp1
sudo mkdir /data1
# 掛載
sudo mount /dev/nvme1n1 /tmp1
sudo mount /dev/nvme2n1 /data1
# 更改目錄 Owner,注意不改文件夾權(quán)限 P 盤的時候會報錯
sudo chown -R ec2-user.ec2-user /tmp1
sudo chown -R ec2-user.ec2-user /data1
然后開始安裝 chia 相關工具:
sudo yum update -y
sudo yum install python3 git -y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Chia-Network/chia-blockchain.git -b latest
cd chia-blockchain
sh install.sh
. ./activate
注意 ”. ./activate” 這個一定不要打錯,執(zhí)行玩之后會進入一個 python 虛擬環(huán)境,如下所示,會有一個 (venv) 的前綴
首次安裝,執(zhí)行
chia init
做 chia 的初始化; 因為我們之前已經(jīng)生成過錢包密鑰,所以這里不再生成,而是直接添加:
# 添加你的 key(就是那 20 幾個助記詞)
chia keys add
官網(wǎng)上的指引,接下來會讓你執(zhí)行下面命令,但是這個在 aws ec2 上是不行的,印象中是缺少一個 libtak 什么的庫,應該是跟 GUI 相關的
sh install-gui.sh
cd chia-blockchain-gui
npm run electron &
這里直接跳過上面這部,用命令行啟動:
chia start farmer
這個命令會把 full-node、farmer、harvester、wallet 都啟動,參考:https://github.com/Chia-Network/chia-blockchain/wiki/CLI-Commands-Reference
# 這個命令可以查看下錢包,核對下跟你之前的指紋是否一致
chia wallet show
p 盤
上面的走完了,P 盤其實是最簡單的。參考我的 p 盤命令
nohup chia plots create -k 32 -b 4000 -r 2 -n 6 -t /tmp1 -d /data1 >> plots2.log 2>&1 &
- b 就是使用的緩存大小(MB),我的系統(tǒng)是 16GB 的,所以我運行了兩個任務,一個 -b 8000,一個 -b 4000,留一部分內(nèi)存給其他進程。
-n 6 就是要連續(xù)制作 6 個 plot 文件
- r 就是并發(fā)線程,官網(wǎng)說默認 2 就比較好了,具體沒研究。
-t /tmp1,臨時盤的目錄地址
-d /data1,最終存儲 plot 文件的地址
nohup 這個是為了讓進程后臺運行,我第一運行的時候,遠程 cli 退出,這個進程就退了,p 盤到一半,任務全白做,要重新 P。
P 好之后就會出現(xiàn).plot 文件了
chia farm summary
查看 farm 情況,可以看到 plot count 已經(jīng)是 1 了
如果不放心,可以時不時看看進程是否還在 run
ps -ef | grep chia
剩下的時間,就繼續(xù)不停 P 盤,看看能不能中獎了
Linux 系統(tǒng)下對接 Hpool 礦池
目前具體還沒試,打算周末再找時間試下
解了下 Hpool 的 plot 包,里面有中文的 README,具體參數(shù)跟 windows 一樣,照著 windows 的命令替換就好了
至于 miner 程序,參考下圖,編輯下對應的配置啟動就好了。具體配置,參考 windows 那個配置(windows 的 gui 程序通過 hpool 賬戶登陸,會自動拉去 apiKey),但是 linux 這個沒有賬號登陸,要自己填寫。path 填 plot 所在路徑,minerName 填本機 hostname,apiKey 去 Hpool 礦池配置哪里有找,cachePath 就是 SSD 路徑
戰(zhàn)果(截止 4.24)
aws 那個獨立挖礦的,感覺太浪費了,“中獎”幾率太低,早早停掉了。
推薦 UCloud8 核 16G 云服務器做為 chia 幣礦機挖礦,具 UCloud 官方稱是可以支持 chia 幣挖礦的,配置如下:
8 核 16G 快杰型云服務器
地域:上海二
CPU 平臺:ADM/intel
系統(tǒng)盤 40G RSSD 云盤
BGP 帶寬 1M/3M/5M/10M
價格:2851 元 / 年 << 直達搶購
注意:如果需要 16 核 32G 配置、64G 內(nèi)存等更高配置,可以聯(lián)系 QQ:17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