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人人爽,华人av在线,亚洲性视频网站,欧美专区一二三

VMware ESXi5.5主機無法掛載RHEL6.5 存儲該怎么處理

190次閱讀
沒有評論

共計 3147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8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VMware ESXi5.5 主機無法掛載 RHEL6.5 存儲該怎么處理,很多新手對此不是很清楚,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難題,下面丸趣 TV 小編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這方面需求的人可以來學習下,希望你能有所收獲。

系統環境

系統平臺:RHEL LINUX 6.5

NFS Server IP:192.168.2.19

共享目錄:/mnt/parastor

VMWARE EXSI:5.5

問題描述:在 VMWARE EXSI5.5 上的 DATASTORE 里掛載一臺 RHEL Linux5.5 虛擬機 NFS 服務器里的共享目錄,提示如下:

錯誤堆棧

在 vCenter Server“VM-1”上調用對象“datastoreSystem-29”的“HostDatastoreSystem.CreateNasDatastore”失敗。

NFS 掛載 192.168.2.19:/mnt/parastor 失敗: NFS 服務器通過 TCP 不支持 MOUNT 版本 3。

(對應英文版提示為 NFS server does not support MOUNT version 3 over TCP)

這是由于 NFS 服務器上的服務用的是默認的 UDP 協議方式傳輸,而 VMware 要求必須用 TCP,因此修改配置文件 /etc/nfsmount.conf,取消 Defaultproto=tcp 行注釋即可。當然有的時候,如果你修改了這項還不能成功掛載的話,請檢查如下:

一、防火墻是否關閉

service iptables stop

chkconfig iptables off

二、nfs 服務是否啟動

chkconfig nfs on

service nfs start

三、檢查 exports 文件

cat  /etc/exports

/mnt/parastor 192.168.110.*(rw,sync,no_root_squash)

四、修改 /etc/nfsmount.conf

將如下幾行的注釋去掉(默認是 udp,esxi 需要使用 tcp,esxi 需要使用 mount v3)

Defaultproto=tcp

Proto=tcp

mountproto=tcp

mounvers=3

五、然后重啟如下服務:

service rpcbind start

service nfs restart

最后發現掛載 nfs 存儲成功。

注意:RPC 必須先啟動。RPC 即 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遠程過程調用協議),RPCBIND 用于取代舊版本中的 portmap 組件。簡單說,RPCBIND 就是為了將不同服務與對應的端口進行綁定,以便支持機器間的互操作。原理補充:RPC 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指定每個 NFS 功能所對應的 port number,並且回報給用戶端,讓用戶端可以連結到正確的端口上去。當服務器在啟動 NFS 時會隨機取用數個端口,并主動的向 RPC 注冊,因此 RPC 可以知道每個端口對應的 NFS 功能,然后 RPC 通過固定使用 port 111 來監聽用戶端的請求并回報用戶端正確的端口,來確保 NFS 連接的成功!

另外關于 FSID 參數的解釋:
要通過 NFS 共享一個目錄,首先需要在 /etc/exports 文件中定義這個目錄,并且使用 fsid= 0 的參數。(使用 fsid= 0 選項的時候只能共享一個目錄,這個目錄將成為 NFS 服務器的根目錄。)

參看如下英文原版解釋:

fsid=num
 This option forces the filesystem identification portion of the file handle and file attributes used on the
 wire to be num instead of a number derived from the major and minor number of the block device on which the
 filesystem is mounted. Any 32 bit number can be used, but it must be unique amongst all the exported
 filesystems.

 This can be useful for NFS failover, to ensure that both servers of the failover pair use the same NFS file
 handles for the shared filesystem thus avoiding stale file handles after failover.

 Some Linux filesystems are not mounted on a block device; exporting these via NFS requires the use of the
 fsid option (although that may still not be enough).

 The value 0 has a special meaning when use with NFSv4. NFSv4 has a concept of a root of the overall
 exported filesystem. The export point exported with fsid=0 will be used as this root.

NFS 需要標志每一個導出的文件系統。通常使用文件系統的 UUID(如果該文件系統有的話),或者使用存儲該文件系統的設備的設備號(如果該文件系統存儲在設備上)。并不是所有的文件系統都存儲在設備上,也并不是所有的文件系統都有 UUID,NFS 需要精確標識文件系統,就需要使用 fsid 選項。

對于 NFSv4,有一個杰出的文件系統,它是所有導出的文件系統的根目錄。通過 fsid=root 或 fsid= 0 來標識。標識其他文件系統,可以使用一個小的整數(任何 32 位數字都可以使用,但它在所有導出的文件系統中必須是唯一的),或者任意一個包含 32 個十六進制數字和標點符號的 UUID。

Linux 內核 2.6.20 版本及更早版本不支持 UUID 的設置。

背景知識:

NFS 是 Network File System 的縮寫,即網絡文件系統。一種使用于分散式文件系統的協定,由 Sun 公司開發,于 1984 年向外公布。功能是通過網絡讓不同的機器、不同的操作系統能夠彼此分享個別的數據,讓應用程序在客戶端通過網絡訪問位于服務器磁盤中的數據,是在類 Unix 系統間實現磁盤文件共享的一種方法。

NFS 的基本原則是“容許不同的客戶端及服務端通過一組 RPC 分享相同的文件系統”,它是獨立于操作系統,容許不同硬件及操作系統的系統共同進行文件的分享。

NFS 在文件傳送或信息傳送過程中依賴于 RPC 協議。RPC,遠程過程調用 (Remote Procedure Call) 是能使客戶端執行其他系統中程序的一種機制。NFS 本身是沒有提供信息傳輸的協議和功能的,但 NFS 卻能讓我們通過網絡進行資料的分享,這是因為 NFS 使用了一些其它的傳輸協議。而這些傳輸協議用到這個 RPC 功能的。可以說 NFS 本身就是使用 RPC 的一個程序。或者說 NFS 也是一個 RPC SERVER。所以只要用到 NFS 的地方都要啟動 RPC 服務,不論是 NFS SERVER 或者 NFS CLIENT。這樣 SERVER 和 CLIENT 才能通過 RPC 來實現 PROGRAM PORT 的對應。可以這么理解 RPC 和 NFS 的關系:NFS 是一個文件系統,而 RPC 是負責負責信息的傳輸。

看完上述內容是否對您有幫助呢?如果還想對相關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或閱讀更多相關文章,請關注丸趣 TV 行業資訊頻道,感謝您對丸趣 TV 的支持。

正文完
 
丸趣
版權聲明:本站原創文章,由 丸趣 2023-08-16發表,共計3147字。
轉載說明:除特殊說明外本站除技術相關以外文章皆由網絡搜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評論(沒有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左权县| 壤塘县| 石阡县| 阿勒泰市| 定结县| 敦化市| 前郭尔| 安庆市| 靖安县| 东辽县| 江口县| 法库县| 天峨县| 乌什县| 吉林省| 成都市| 织金县| 黑水县| 六枝特区| 开封市| 屏山县| 乌鲁木齐县| 宜兰县| 凤翔县| 广东省| 健康| 易门县| 曲麻莱县| 侯马市| 海伦市| 罗源县| 大渡口区| 尚义县| 象山县| 万山特区| 嫩江县| 乐清市| 湟中县| 定日县| 江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