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4284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11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怎么分析 CloudStack 4.4,很多新手對此不是很清楚,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難題,下面丸趣 TV 小編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這方面需求的人可以來學習下,希望你能有所收獲。
CloudStack 4.4 一、CloudStack 簡介
1、CloudStack 是一個開源的具有高可用性及擴展性的云計算平臺。
2、其實 CloudStack 更像是一個商業化過后的產品,有著非常好的用戶界面,各個模塊默認集成的很好,且安裝與部署過程也相對容易一些。
3、Cloudstack 支持管理大部分主流的 hypervisors,如 KVM,XenServer,VMware,Oracle VM,Xen 等。
4、CloudStack 具有商業軟件所擁有的完善的用戶權限管理,可以讓用戶構建一個安全的多租戶云計算環境。同時兼容 Amazon AWS API 接口,可用來管理 AWS 的資源。
5、CloudStack 采用了典型的分層結構:客戶端、核心引擎、以及資源層。它面向各類型的客戶提供了不同的訪問方式:Web Console、Command Shell 和 Web Service API。通過它們,用戶可以管理使用在其底層的計算資源(又分為主機、網絡和存儲),完成諸如在主機上分配虛擬機,配給虛擬磁盤等功能。
6、系統架構圖:
虛擬機如果使用 Xen 和 KVM,需要安裝 CloudStack Agent 來支持其與管理服務器的交互。而管理服務器和 Xen Server 交互則是靠 XAPI,和 vCenter、ESX 交互靠 HTTP。
7、部署圖:
Zone:Zone 對應于現實中的一個數據中心,它是 CloudStack 中最大的一個單元。
Pod:Pod 對應著一個機架。同一個 pod 中的機器在同一個子網(網段)中。
Cluster:Cluster 是多個主機組成的一個集群。同一個 cluster 中的主機有相同的硬件,相同的 Hypervisor,和共用同樣的存儲。同一個 cluster 中的虛擬機,可以實現無中斷服務地從一個主機遷移到另外一個上。
Host:Host 就是運行的虛擬機(VM)主機。
即從包含關系上來說,一個 zone 包含多個 pod,一個 pod 包含多個 cluster,一個 cluster 包含多個 host。
CloudStack 中存在兩種存儲:
Primary storage:一級存儲與 cluster 關聯,它為該 cluster 中的主機的全部虛擬機提供磁盤卷。一個 cluster 至少有一個一級存儲,且在部署時位置要臨近主機以提供高性能。
Secondary storage:二級存儲與 zone 關聯,它存儲模板文件,ISO 鏡像和磁盤卷快照。
8、提供點(Pods):
一個提供點通常代表一個機架,機柜里面的主機在同一個子網,每個區域中必須包含一個或多個提供點,提供點中包含主機和主存儲服務器,CloudStack 的內部管理通信配置一個預留 IP 地址范圍。預留的 IP 范圍對云中的每個區域來說必須唯一。
9、集群(Clusters):
Cluster 是多個主機組成的一個集群。
同一個 cluster 中的主機有相同的硬件,相同的 Hypervisor,和共用同樣的存儲。同一個 cluster 中的虛擬機,可以實現無中斷服務地從一個主機遷移到另外一個上。
集群由一個或多個宿主機和一個或多個主要存儲服務器構成。集群的大小取決于下層虛擬機軟件。大多數情況下基本無建議。當使用 VMware 時,每個 VMware 集群都被 vCenter 服務器管理。管理員必須在本產品中登記 vCenter。每個 zone 下可以有多個 vCenter 服務器。每個 vCenter 服務器可能管理多個 VMware 集群
10、主機(Hosts):
Host 就是運行的虛擬機(VM)主機。
宿主機就是個獨立的計算機。宿主機運行來賓虛擬機并提供其相應的計算資源。每個宿主機都裝有虛擬機軟件來運行來賓虛擬機。比如一個開啟了 kvm 支持的服務器,一個思杰 XenServer 服務器,或者一個 ESXi 服務器都可以作為宿主機。
宿主機在 CloudStack 部署中屬于最小的組織單元。宿主機包含于集群中,集群又屬于提供點,而區域中包含提供點(就是在邏輯概念上 zone pod cluster host),新增的宿主機可以隨時添加以提供更多資源給來賓虛擬機,CloudStack 自動探測宿主機的 cpu 數量和內存資源。宿主機對終端用戶不可見。終端用戶不能決定他們的虛擬機被分配到哪臺宿主機。
11、存儲(Primary Storage):
一級存儲與 cluster 關聯,它為該 cluster 中的主機的全部虛擬機提供磁盤卷。一個 cluster 至少有一個一級存儲,且在部署時位置要臨近主機以提供高性能。
iSCSI 和 FC-San 存儲在 Xenserver 中被加載為 Clustered LVM 格式,此種格式下,不能支持存儲的超配。如果存儲本身支持 XenServer 的 thin-provisioning,CloudStack 也可以支持存儲超配
在全局配置中,有 storage.overprovisioning.factor 項用來配置超配的比例。默認為 2,即支持超配的存儲格式,可以使用的存儲為該存儲的 N 倍。
配置完成后,可以在 UI 的 Dashboard 中查看存儲信息。Primary Storage Allocated 項是超配后的所有主存儲的總和,Storage 項是所有主存儲實際大小的總和。
12、輔助存儲(Secondary Storage):
二級存儲虛擬機 (secondary Storage VM) 簡稱 ssvm,作為系統虛機的一種,在 cloudstack 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沒有它很多功能都無法實現。
簡單來說 ssvm 主要用來管理二級存儲,也就是對二級存儲相關的操作都會通過它來完成。每一個資源域可以有多個 SSVM,當 SSVM 被刪除或停止,它會自動被重建并啟動。
cloudstack 是通過 ssh 訪問直接訪問 ssvm,系統虛機模板中已經植入了一個 ssh 的 private key,此時 cloudstack 只需要通過自己的 public key 訪問就可以了,端口為 3922,這里 xen 與 vmware 的機制有些不同,由于默認 vmware 是禁止 ssh 登陸的,所以對于 vmware 來說,可以通過 cloudstack 的 management server 直接訪問 ssvm 的 public ip. 在配置完 ssvm 后,cloudstack 會讓 ssvm 重新生成一對 public key 和 private key,以后就使用新的 key 來訪問 ssvm。
在 ssvm 中有一個 java 進程,專門負責與 cloudstack 的 8250 端口進行通訊,而這個 java 進程,以及相關 shell 腳本都是在通過創建完 ssvm 之后,由 cloudstack 注入進去的,如 vmware,會有一個 system.iso,這里面就存放著所有系統虛機需要的文件,在 mount 上二級存儲之后,會將這個文件拷貝到 ssvm 中,在 ssvm 解壓,并將相關文件存到指定路徑下。
13、二級存儲里面具體放哪些東西?
二級存儲與 zone 關聯,它存儲模板文件,ISO 鏡像和磁盤卷快照。也就是說對這些資源的管理都是通過 SSVM 進行的。
①、模板:可以啟動虛擬機的操作系統鏡像,也包括諸如已安裝應用的其余配置信息。
②、ISO 鏡像:包含操作系統數據或啟動媒質的磁盤鏡像。
③、磁盤卷快照:虛擬機數據的已儲存副本,能用于數據恢復或者創建新模板。
14、ssvm 管理二級存儲?
ssvm 對存放在二級存儲里面的資源進行管理,首先 ssvm 會將二級存儲 mount 到本地,之后對二級存儲的操作也就轉換成對本地文件夾的操作。從功能上講,ssvm 負責管理 snapshot, volume, iso, template,下面將分別從上傳,下載,查詢,刪除者 4 個角度說明對這些資源是如何管理的。
①、上傳資源:
當用戶選擇上傳資源時,management server 會將 url 傳遞給 ssvm,這樣 ssvm 就可以通過 wget 從指定的 url 中下載資源。
②、下載資源:
當用戶選擇下載指定資源時候,management server 首先從數據庫中查找該資源對應的路徑,并將該路徑傳遞給 ssvm,ssvm 使用內置的 apache server 來提供資源上傳服務。這樣用戶就可以通過 ssvm 下載所需要的資源了。
③、查詢資源:
ssvm 會定期向 management server 上傳自己的狀態信息。
④、刪除資源:
由于二級存儲已經掛載到 ssvm 中,這樣它就可以直接將二級存儲里面的內容刪除。
15、如何驗證 ssvm?
在 ssvm 中有一個 ssvm-check.sh,這個 shell 文件主要負責對 ssvm 的相關配置進行驗證。驗證內容包括: dns, mount 的二級存儲,與 management server 的連接,相關 java 進程。
16、cloudstack 網絡流量類型:
網絡的設計規劃是 CloudStack 的一個亮點,也是 CloudStack 被廣泛商業應用的一個主要原因.本篇深入討論一下 CloudStack 中網絡的設計方式.
CloudStack 中根據不同的數據流量類型設計了管理,公共,客戶及存儲網絡,可以簡稱為 PMGS (Public, Management, Guest, Storage) 網絡.
①、公用網絡(Public Network)
當虛擬機需要訪問 Internet 或外部網絡時,需要通過公共網絡;這就說明客戶虛擬機必須被分配某種形式的外網 IP.用戶可以在 CloudStack 的 UI 上獲得一個 IP 來做 NAT 映射,也可以在 Guest 與 Public 之間做負載均衡.所有的 Hypervisor 都需要共享 Public VLan 以保證虛擬機對外的訪問
②、來賓網絡(Guest Network)
最終用戶運行 CloudStack 創建的虛擬機實例時產生 Guest 流量,虛擬機實例之間的相互通信通過客戶網絡。
③、管理網絡(Management Network)
CloudStack 內部資源相互通信會產生 Management 流量,這些流量包括管理服務器節點與 Hypervisor 集群之間的通信,與系統虛擬機之間的通信或與其它組件之間的通信等;集群規模較小時管理流量只占用很少的帶寬.
④、存儲網絡(Storage Network)
主存儲與 Hypervisor 之間互連互通的流量;主存儲與二級存儲之間也會產生 Stroage 流量,比如虛擬機模板和快照的搬移。
看完上述內容是否對您有幫助呢?如果還想對相關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或閱讀更多相關文章,請關注丸趣 TV 行業資訊頻道,感謝您對丸趣 TV 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