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385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4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Linux 系統服務中 syslogd 有什么用,具有一定借鑒價值,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之后大有收獲,下面讓丸趣 TV 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syslogd 守護進程介紹:
在同一時間會發生許許多多的事情,而在終端窗口中斷開連接的網絡服務就更是如此了。因此,提供一個記錄特殊事件和消息的標準機制就非常有必要了。linux 使用 syslogd 守護進程來提供這個服務。
syslogd 守護進程提供了一個對系統活動和消息進行記錄的標準方法。許多其他種類的 Unix 操作系統也使用了兼容的守護進程。這就提供了一個在網絡中跨平臺記錄的方法。在大型的網絡環境里,這更具有價值。
syslogd 保存數據用的記錄文件都是簡明的文本文件,一般都存放在 /var/log 子目錄中。每個數據項構成一行,包括日期、時間、主機名、進程名、進程的 PID,以及來自該進程的消息。標準 C 函數庫中的一個全局性的函數提供了生成記錄消息的簡單機制。如果不喜歡編寫程序代碼,但是又想在記錄文件中生成數據項,可以選擇使用 Logger 命令。可以想象,像 syslogd 這樣重要的工具應該是作為開機引導命令腳本程序的一部分來啟動的。你準備在服務器環境中使用的任何一個 linux 發行版本都已經為你設置好了。
1. 調用 syslogd
如果需要手動啟動 syslogd,或者需要修改開機引導時啟動它的命令腳本程序,你就必須注意 syslogd 的命令行參數,請大家參看有關書籍,這里不做詳細介紹。
2./etc/syslog.conf 文件
/etc/syslog.conf 文件包含了 syslogd 需要運行的配置信息。這個文件的格式有些不尋常,但是現有的缺省配置文件將足以滿足使用需要了,除非你需要在特定的文件中查找特定的信息,或者需要把這些信息發送到遠程記錄計算機去。
記錄信息分類
在我們掌握 /etc/syslog.conf 文件格式本身之前,需要先了解記錄消息是如何分類的。每個消息都有一個功能值(Facility)和一個優先權值(Priority)。功能值告訴我們這條消息是由哪個子系統產生的,而優先權值則告訴我們這個消息有多重要。這兩個值由句號分隔而且都有等價的字符串,從而容易記憶。
/etc/syslog.conf 文件的格式
下面是配置文件里各語句的格式:
facility/priority combinations separated by commas file
/process/host to log to
舉例如下:
kern.info /ver/log/kerned
syslogd 還可以靈活地把記錄消息發送到多種不同的保存目的地去。它可以把消息保存為文件、把消息發送到 FIFO 隊列、發送到一組用戶、或者(在大型站點集中記錄消息的情況下)發送到一個中心記錄主機中。為了區分這些目的地,在目的地入口使用了下面的規則:
1. 如果保存目的地的開始字符是斜杠字符(/),消息將發送到某個文件。
2. 如果保存目的地的開始字符是垂直字符(|),消息將發送到某個 FIFO 隊列。
3. 如果保存目的地的開始字符是“@”字符,消息將發送到某個主機。
感謝你能夠認真閱讀完這篇文章,希望丸趣 TV 小編分享的“Linux 系統服務中 syslogd 有什么用”這篇文章對大家有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丸趣 TV,關注丸趣 TV 行業資訊頻道,更多相關知識等著你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