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784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5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丸趣 TV 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 zookeeper 集群怎樣搭建,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之后都有所收獲,下面讓我們一起去探討吧!
zookeeper 集群搭建 1、搭建時的環境
CentOS 6.5
zookeeper-3.4.6.tar.gz
jdk-7u25-linux-x64.gz
2、安裝虛擬機
解壓 vmware_bestgood_32(64)_cn 后,找到 VMware-workstation-full-9.0.0-812388 直接安裝,安裝成功后 打開點擊 File 選擇 open 找到 CentOS64_Master 文件夾下 CentOS64-bit. 啟動虛擬機后。
類似的方法打開三次 CentOS64-bit. 啟動,這樣模擬三臺機器。
主機名分別為 wbx1、wbx2、wbx3
輸入用戶名、密碼
3、安裝 Zookeeper 集群
查看 linux 虛擬機的 ip: ifconfig
wbx1:ip 地址:192.168.102.135
wbx2:ip 地址:192.168.102.130
wbx3:ip 地址:192.168.102.132
使用工具 XShell 輸入指令連接虛擬機:ssh 192.168.102.135 root zhouzhiyong
3.1 配置 hosts, 測試節點連通性
(1)配置 hosts:
vi etc/hosts (按住 shift 加冒號 輸入 wq! 強制保存退出)
(2)測試網絡連通性:
ping wbx1
3.2 下載,解壓安裝包 zookeeper-3.4.6.tar.gz
(1)下載 Zookeeper-3.4.6.tar.gz 地址 http://www.apache.org/dist/zookeeper/
(2) 我們放到 Linux 下的一個文件夾,這里我放在 /user/lcoal 下
然后解壓:tar zxvf zookeeper-3.4.6.tar.gz
3.3 創建項目目錄并將解壓目錄移入項目目錄中的 Zookeeper 子目錄
3.4 修改 Zookeeper 配置文件 zoo.cfg
(1)在對應的 zookeeper-3.4.6/conf 下有一個文件 zoo_sample.cfg 的這個文件里面配置了監聽客戶端連接的端口等一些信息,Zookeeper 在啟動時會找 zoo.cfg 這個文件作為默認配置文件, 所以我們復制一個名稱為 zoo.cfg 的文件
cp conf/zoo_sample.cfg conf/zoo.cfg
(2)修改下 zoo.cfg 配置信息為
tickTime=2000
initLimit=10
syncLimit=5
dataDir=/usr/wbx/zookeeper/zkdata
dataLogDir=/usr/wbx/zookeeper/logs
clientPort=2181
server.1=wbx1:2888:3888
server.2=wbx2:2888:3888
server.3=wbx3:2888:3888
(3)說明:
clientPort:監聽客戶端連接的端口。
tickTime:基本事件單元,以毫秒為單位。它用來控制心跳和超時,默認情況下最小的會話超時時間為兩倍的 tickTime。
我們可以對配置文件的端口等或者進行高級配置和集群配置例如:maxClientCnxns:限制連接到 ZooKeeper 的客戶端的數量等
3.5 建立 Zookeeper 節點標識文件 myid;[root@wbx1 zookeeper-3.4.6]# echo 1 /usr/wbx/zookeeper/zkdata/myid
3.6 配置環境變量并使環境變量立即生效;[root@wbx1 zookeeper-3.4.6]# vim /etc/profile
export ZOOKEEPER_HOME=/usr/local/zookeeper-3.4.6
export PATH=$ZOOKEEPER_HOME/bin:$PATH
讓配置生效
. /etc/profile
3.7 啟動
依次啟動三臺機器
啟動 bin/zkServer.sh start
3.8 查看狀態
bin/zkServer.sh status
3.9 關閉
bin/zkServer.sh stop
看完了這篇文章,相信你對“zookeeper 集群怎樣搭建”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關注丸趣 TV 行業資訊頻道,感謝各位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