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110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3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關 OSPF 如何完全配置 NSSA,丸趣 TV 小編覺得挺實用的,因此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獲。
應用場景:
在網絡設計時想盡量減少 area 2 中的通告,和路由條目,但是還需要讓 R3 充當 ASBR 的角色,把外部自治系統的路由信息發送給其他區域。
這樣的要求完全滿足 NSSA(非純末梢區域)的應用,在 NSSA 區域 LSA4 LSA5 都將被阻止,只比末梢區域多接受 LSA7 一類通告,即由 R3 發出的通告外部自治區域的通告。
配置:
按照示意圖配置條件(小凡中完成)
Ip 地址等不多解釋
R1 上:
Router(config)#router os 1
Router(config-router)#net 10.0.0.0 0.255.255.255 ar 0(因為不管 R1 其他的接口,所以只宣告一條)
R2 上:
Router(config)#router os 1
Router(config-router)#net 10.0.0.0 0.255.255.255 ar 0
Router(config-router)#net 20.0.0.0 0.255.255.255 ar 2
R3 上,只需要宣告在 area2 中的接口網段就可以了,外部接口只配置 IP 就行了
Router(config)#router os 1
Router(config-router)#net 20.0.0.0 0.255.255.255 ar 2
R4 上不需要宣告路由信息,只需要一條默認路由,因為這不是本 AS 之中的路由器。
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30.0.0.1
這時在 R4 上 ping 不到 R1,這時因為在 R3 上沒有路由分發 30.0.0.0 網段
但如果現在分發的話,R3 就會和普通的 ASBR 一樣,area 2 也會和其他普通 area 一樣接受類型 4 /5 的通告,路由表也不會減少。
接下來配置 NSSA
R3 上:
Router(config-router)#area 2 nssa(把 area 2 設置為 NSSA 區域)
R2 上:
Router(config-router)#area 2 nssa
這時再在 R3 上重分發 30.0.0.0 網段:
Router(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connected metric 10 subnets(關于這句的解釋在上一篇中有詳細介紹)
這時在 R2 上就會有一條來自于 R3 發出的 LSA7 的 NSSA 通告:
以 O N2 開頭的:
這就是 NSSA 的這個工作原理及配置。
關于“OSPF 如何完全配置 NSSA”這篇文章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使各位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