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447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4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的是有關 Solaris 中 IPMP 如何配置的內容。丸趣 TV 小編覺得挺實用的,因此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一起跟隨丸趣 TV 小編過來看看吧。
IPMP(IPNetwork Multipathing)是 Solaris 產品中的一個主要特性,其目的在于:一、增加網絡的吞吐量,可方便快捷的將幾個網絡接口綁定在一起使用,從而起到增加帶寬的作用。二、實現網絡接口的有效性,通過 IPMP,可以做到網絡接口的冗余使用,即使宕掉一塊網卡,其他的網卡均能有效運行,并且壞掉的網卡上的業務 IP 不會丟失,將平滑轉移到其他網卡上。
配置方法:
1、配置 /etc/hosts
#
# Internet host table
#
127.0.0.1 localhost
10.4.128.226 s10 loghost # Primary Interface Address
#Modifications made for IPMP
10.4.128.228 s102 # Second Interface Address
10.4.128.230 s103 # Third Interface Address
10.4.128.225 test1 # Primary Test Address
10.4.128.227 test2 # Second Test Address
10.4.128.232 test3 # Third Test Address
可能你會有疑問,為什么需要這么多的 IP 地址,其實很簡單,每個網卡必須都有一個 IP 地址,所以三個網卡就是三個 IP 地址,那么你必須賦予一個接口一個測試地址. 這個地址必須是可以路由的地址,用來監控每個接口的狀態,錯誤檢測以及恢復,如此算來,一個是 6 個地址。
2、配置 MAC 地址,以免沖突
你需要在 eeprom 里修改 local-mac-address? 的值為 true
具體命令如下:
# eeprom local-mac-address?=true
3、配置網卡地址
這時候你需要配置 hostname.xxx,xxx 是你對應的三個網卡設備名,我的網卡設備名分別是 pcn0、pcn1、pcn2。將下面列出的內容寫如你對應的文件中。
# cat /etc/hostname.pcn0
s10 netmask + broadcast + group mpgrp up \
addif test1 deprecated netmask + broadcast + -failover up
# cat /etc/hostname.pcn1
s102 netmask + broadcast + group mpgrp up \
addif test2 deprecated netmask + broadcast + -failover up
# cat /etc/hostname.pcn2
s103 netmask + broadcast + group mpgrp up \
addif test3 deprecated netmask + broadcast + -failover up
4、重新啟動
#init 6
5、測試容余
強行使網卡 failover
#if_mpadm -d pcn2
這時你會觀察到,pcn2 上的地址和 pcn0 上的地址都轉移到了 pcn1 上
重新啟用網卡
#if_mpadm -r pcn2
因為我是用虛擬機搭建的環境,沒有做進一步的測試。如果大家有實驗環境的話,可以拔網線試試,或者上傳一個比較大的文件測試一下讀寫速度。
感謝各位的閱讀!關于“Solaris 中 IPMP 如何配置”這篇文章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讓大家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