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483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4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的是有關 linux 中如何使用 Tlog 的內容。丸趣 TV 小編覺得挺實用的,因此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一起跟隨丸趣 TV 小編過來看看吧。
Tlog 是 Linux 中終端 I/O 錄制和回放軟件包。它用于實現一個集中式用戶會話錄制。它將所有經過的消息錄制為 JSON 消息。錄制為 JSON 格式的主要目的是將數據傳送到 ElasticSearch 之類的存儲服務,可以從中搜索和查詢,以及回放。同時,它們保留所有通過的數據和時序。
Tlog 包含三個工具,分別是 tlog-rec、tlog-rec-session 和 tlog-play`。
tlog-rec 工具一般用于錄制終端、程序或 shell 的輸入或輸出。
tlog-rec-session 工具用于錄制整個終端會話的 I/O,包括錄制的用戶。
tlog-play 工具用于回放錄制。
在本文中,我將解釋如何在 CentOS 7.4 服務器上安裝 Tlog。
安裝
在安裝之前,我們需要確保我們的系統滿足編譯和安裝程序的所有軟件要求。在 *** 步中,使用以下命令更新系統倉庫和軟件包。
# yum update
我們需要安裝此軟件安裝所需的依賴項。在安裝之前,我已經使用這些命令安裝了所有依賴包。
# yum install wget gcc# yum install systemd-devel json-c-devel libcurl-devel m4
完成這些安裝后,我們可以下載該工具的源碼包并根據需要將其解壓到服務器上:
# wget https://github.com/Scribery/tlog/releases/download/v3/tlog-3.tar.gz# tar -xvf tlog-3.tar.gz# cd tlog-3
現在,你可以使用我們通常的配置和編譯方法開始構建此工具。
# ./configure --prefix=/usr --sysconfdir=/etc make# make install# ldconfig
***,你需要運行 ldconfig。它對命令行中指定目錄、/etc/ld.so.conf 文件,以及信任的目錄(/lib 和 /usr/lib)中最近的共享庫創建必要的鏈接和緩存。
Tlog 工作流程圖
Tlog working process
首先,用戶通過 PAM 進行身份驗證登錄。名稱服務交換器(NSS)提供的 tlog 信息是用戶的 shell。這初始化了 tlog 部分,并從環境變量 / 配置文件收集關于實際 shell 的信息,并在 PTY 中啟動實際的 shell。然后通過 syslog 或 sd-journal 開始錄制在終端和 PTY 之間傳遞的所有內容。
用法
你可以使用 tlog-rec 錄制一個會話并使用 tlog-play 回放它,以測試新安裝的 tlog 是否能夠正常錄制和回放會話。
錄制到文件中
要將會話錄制到文件中,請在命令行中執行 tlog-rec,如下所示:
tlog-rec --writer=file --file-path=tlog.log
該命令會將我們的終端會話錄制到名為 tlog.log 的文件中,并將其保存在命令中指定的路徑中。
從文件中回放
你可以在錄制過程中或錄制后使用 tlog-play 命令回放錄制的會話。
tlog-play --reader=file --file-path=tlog.log
該命令從指定的路徑讀取先前錄制的文件 tlog.log。
感謝各位的閱讀!關于“linux 中如何使用 Tlog”這篇文章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讓大家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