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796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5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本篇內容主要講解“linux 下 xinput 怎么使用”,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本文介紹的方法操作簡單快捷,實用性強。下面就讓丸趣 TV 小編來帶大家學習“linux 下 xinput 怎么使用”吧!
在 linux 中,xinput 是 xorg 中的一個工具,是用來配置和測試 X 輸入設備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鍵盤、鼠標等。直接鍵入 xinput 或者跟上 list 參數,就會列出本機所有輸入設備,包括名稱、ID、層級;而使用“xinput list-props”命令可列出某個設備的詳細信息,后接參數為設備 ID。
xinput 是 Linux 下的一款配置測試 X 輸入設備的神器,具有以下功能(我們將會用到的)
xinput (list) : 直接鍵入 xinput 或者跟上 list 參數,就會列出本機所有輸入設備,包括名稱、ID、層級
xinput list –id-only : 僅僅列出設備 ID(序號,每次開機都可能改變)
xinput map-to-output : 將輸入設備映射到輸出,比如將觸屏映射到某個屏幕
xinput list-props : 列出某個設備的詳細信息,后接參數為設備 ID。
首先使用:
xinput list
查看設備列表:
可以看到 id=12 的就是觸摸板設備,使用
xinput list
-props 12
查看設備的詳細信息:
把其中的 Device Enabled 設置為 0 即可禁用:
xinput set-prop 12 Device Enabled 0
或者使用 Device Enabled 后面的數字也可以禁用:
xinput set-prop 12 154 0
啟用進行相反的處理即可,設置為 1:
xinput set-prop 12 Device Enabled 1
# 或
xinput set-prop 12 154 1
Linux 下無 Makefile 編譯 xinput
xinput 是 xorg 中的一個工具,用來設置輸入設備匹配屏幕,編譯它是為了更方便調用里面的功能。
源碼內有 configure 可以生成 Makefile,但由于所用 Linux 版本的安裝源失效,無法補齊依賴包(yum install 失效),也就不能生成 makefile 了。現找到一份類似版本的源碼,能從中提取所需要的東西。
直接用 gcc 編譯源文件 *.c
會提示找不到一些頭文件,比如 X11/extensions/Xinerama.h 可以從 libXinerame 包中提取
未知的類型名‘XIDeviceInfo’
缺少宏定義導致的頭文件選擇錯誤,可在編譯命令中指定 gcc -DHAVE_XI2
VERSION 未聲明
需要一個宏定義,但不能在命令行中指定了,在 xinput.h 中增加
#ifndef VERSION
#define VERSION xinput 1.6.2a
#endif
‘XineramaQueryExtension’未定義的引用
有一些庫文件需要鏈接,比如 -lXinerama
cannot find -lXinerama
查看 lib64 路徑中是否存在正確的庫文件或者鏈接,so 結尾才行
sudo ln -s /lib64/libXinerama.so.1 /lib64/libXinerama.so
正確安裝軟件包應該生成 *.pc 文件
configure 檢測的是 pc 文件,它根據 PC 文件中的依賴關系來生成 makefile
prefix=/usr
exec_prefix=/usr
libdir=/usr/lib64
includedir=/usr/include
targets=x11
gtk_binary_version=3.14.13
gtk_host=x86_64
Name: GTK+
Description: GTK+ Graphical UI Library
Version: 3.14.13
Requires: gdk-3.0 atk cairo
Requires.private: pango cairo gdk-pixbuf2 atk
Libs: -L${libdir} -lgtk-3
Cflags: -I${includedir}/gtk
summary
gcc *.c -DHAVE_XI2 -lX11 -lXrandr -lXi -lXinerama
到此,相信大家對“linux 下 xinput 怎么使用”有了更深的了解,不妨來實際操作一番吧!這里是丸趣 TV 網站,更多相關內容可以進入相關頻道進行查詢,關注我們,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