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3478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9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本篇內容介紹了“linux 下的復制命令怎么用”的有關知識,在實際案例的操作過程中,不少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困境,接下來就讓丸趣 TV 小編帶領大家學習一下如何處理這些情況吧!希望大家仔細閱讀,能夠學有所成!
linux 下復制命令是“cp”。cp 命令主要用來復制文件和目錄,語法“cp [選項] 源文件 目標文件”,可以將一個或多個源文件或目錄復制到指定文件或目錄下;同時借助某些選項,還可以實現復制整個目錄,以及比對兩文件的新舊而予以升級等功能。
本教程操作環境:CentOS 6 系統、Dell G3 電腦。
linux 下復制命令是“cp”。
cp 英文全稱“copy file”,中文意思為復制文件。
cp 命令,主要用來復制文件和目錄,可以將一個或多個源文件或者目錄復制到指定的目的文件或目錄;
cp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cp [選項] 源文件 目標文件
選項:
-a:相當于 -d、-p、-r 選項的集合,這幾個選項我們一一介紹;
-d:如果源文件為軟鏈接(對硬鏈接無效),則復制出的目標文件也為軟鏈接;
-i:詢問,如果目標文件已經存在,則會詢問是否覆蓋;
-l:把目標文件建立為源文件的硬鏈接文件,而不是復制源文件;
-s:把目標文件建立為源文件的軟鏈接文件,而不是復制源文件;
-p:復制后目標文件保留源文件的屬性(包括所有者、所屬組、權限和時間);
-r:遞歸復制,用于復制目錄;
-u:若目標文件比源文件有差異,則使用該選項可以更新目標文件,此選項可用于對文件的升級和備用。
需要注意的是,源文件可以有多個,但這種情況下,目標文件必須是目錄才可以。
說明:cp 命令借助某些選項,還可以實現復制整個目錄,以及比對兩文件的新舊而予以升級等功能。
cp 命令的使用示例:
【例 1】cp 命令基本用法
cp 命令既可以復制文件,也可以復制目錄。我們先來看看如何復制文件,例如:
[root@localhost ~]# touch cangls
#建立源文件
[root@localhost ~]# cp cangls /tmp/
#把源文件不改名復制到 /tmp/ 目錄下
如果需要改名復制,則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cp cangls /tmp/bols
#改名復制
如果復制的目標位置已經存在同名的文件,則會提示是否覆蓋,因為 cp 命令默認執行的是“cp -i”的別名,例如:
[root@localhost ~]# cp cangls /tmp/
cp: 是否覆蓋 /tmp/cangls ?y
#目標位置有同名文件,所以會提示是否覆蓋
接下來我們看看如何復制目錄,其實復制目錄只需使用“-r”選項即可,例如:
[root@localhost ~]# mkdir movie
#建立測試目錄
[root@localhost ~]# cp -r /root/movie/ /tmp/
#目錄原名復制
【例 2】復制軟鏈接文件
如果源文件不是一個普通文件,而是一個軟鏈接文件,那么是否可以復制軟鏈接的屬性呢?我們試試:
[root@localhost ~]# ln -s /root/cangls /tmp/cangls_slink
#建立一個測試軟鏈接文件 /tmp/cangls_slink
[root@localhost ~]# ll /tmp/cangls_slink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2 6 月 14 05:53 /tmp/cangls_slink - /root/cangls
#源文件本身就是一個軟鏈接文件
[root@localhost ~]# cp /tmp/cangls_slink /tmp/cangls_t1
#復制軟鏈接文件,但是不加 -d 選項
[root@localhost ~]# cp -d /tmp/cangls_slink /tmp/cangls_t2
#復制軟鏈接文件,加入 -d 選項
[root@localhost ~]# ll /tmp/cangls_t1 /tmp/cangls_t2
-rw-r--r-- 1 root root 0 6 月 14 05:56 /tmp/cangls_t1
#會發現不加 -d 選項,實際復制的是軟鏈接的源文件,而不是軟鏈接文件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2 6 月 14 05:56/tmp/ cangls_t2- /root/cangls
#而如果加入了 -d 選項,則會復制軟鏈接文件
這個例子說明,如果在復制軟鏈接文件時不使用 -d 選項,則 cp 命令復制的是源文件,而不是軟鏈接文件;只有加入了 -d 選項,才會復制軟鏈接文件。請大家注意,-d 選項對硬鏈接是無效的。
【例 3】保留源文件屬性復制
我們發現,在執行復制命令后,目標文件的時間會變成復制命令的執行時間,而不是源文件的時間。例如:
[root@localhost ~]# cp /var/lib/mlocate/mlocate.db /tmp/
[root@localhost ~]# ll /var/lib/mlocate/mlocate.db
-rw-r-----1 root slocate2328027 6 月 14 02:08/var/lib/mlocate/mlocate.db
#注意源文件的時間和所屬組
[root@localhost ~]#ll /tmp/mlocate.db
-rw-r----- 1 root root2328027 6 月 14 06:05/tmp/mlocate.db
#由于復制命令由 root 用戶執行,所以目標文件的所屬組為了 root,而且時間也變成了復制命令的執行時間
而當我們執行備份、曰志備份的時候,這些文件的時間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參數,這就需執行 -p 選項了。這個選項會保留源文件的屬性,包括所有者、所屬組和時間。例如:
[root@localhost ~]# cp -p /var/lib/mlocate/mlocate.db /tmp/mlocate.db_2
#使用 -p 選項
[root@localhost ~]# ll /var/lib/mlocate/mlocate.db /tmp/mlocate.db_2
-rw-r----- root slocate 2328027 6 月 14 02:08 /tmp/mlocate.db_2
-rw-r----- root slocate 2328027 6 月 14 02:08 /var/lib/mlocate/mlocate.db
#源文件和目標文件的所有屬性都一致,包括時間
我們之前講過,-a 選項相當于 -d、-p、-r 選項,這幾個選項我們已經分別講過了。所以,當我們使用 -a 選項時,目標文件和源文件的所有屬性都一致,包括源文件的所有者,所屬組、時間和軟鏈接性。使用 -a 選項來取代 -d、-p、-r 選項更加方便。
【例 4】-l 和 -s 選項
我們如果使用 -l 選項,則目標文件會被建立為源文件的硬鏈接;而如果使用了 -s 選項,則目標文件會被建立為源文件的軟鏈接。
這兩個選項和 -d 選項是不同的,d 選項要求源文件必須是軟鏈接,目標文件才會復制為軟鏈接;而 -l 和 -s 選項的源文件只需是普通文件,目標文件就可以直接復制為硬鏈接和軟鏈接。例如:
[root@localhost ~]# touch bols
#建立測試文件
[root@localhost ~]# ll -i bols
262154-rw-r--r-- 1 root root 0 6 月 14 06:26 bols
#源文件只是一個普通文件,而不是軟鏈接文件
[root@localhost ~]# cp -l /root/bols /tmp/bols_h
[root@localhost ~]# cp -s /root/bols /tmp/bols_s
#使用 -l 和 -s 選項復制
[root@localhost ~]# ll -i /tmp/bols_h /tmp/bols_s
262154-rw-r--r-- 2root root 0 6 月 14 06:26/tmp/bols_h
#目標文件 /tmp/bols_h 為源文件的硬鏈接文件
932113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0 6 月 14 06:27/tmp/bols_s - /root/bols
#目標文件 /tmp/bols_s 為源文件的軟鏈接文件
“linux 下的復制命令怎么用”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想了解更多行業相關的知識可以關注丸趣 TV 網站,丸趣 TV 小編將為大家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實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