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3275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9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本篇文章為大家展示了 Bash 中的邏輯和()該如何理解,內容簡明扼要并且容易理解,絕對能使你眼前一亮,通過這篇文章的詳細介紹希望你能有所收獲。
在 Bash 中,你可以使用 作為 AND(邏輯和)操作符。
有人可能會認為兩篇文章中的 意思差不多,但實際上并不是。雖然 第一篇文章討論了如何在命令末尾使用 來將命令轉到后臺運行,在之后剖析了流程管理,第二篇文章將 看作引用文件描述符的方法,這些文章讓我們知道了,與 和 結合使用后,你可以將輸入或輸出引導到別的地方。
但我們還沒接觸過作為 AND 操作符使用的。所以,讓我們來看看。
是一個按位運算符
如果你十分熟悉二進制數操作,你肯定聽說過 AND 和 OR。這些是按位操作,對二進制數的各個位進行操作。在 Bash 中,使用 作為 AND 運算符,使用 | 作為 OR 運算符:
AND:
0 0 = 00 1 = 01 0 = 01 1 = 1
OR:
0 | 0 = 00 | 1 = 11 | 0 = 11 | 1 = 1
你可以通過對任何兩個數字進行 AND 運算并使用 echo 輸出結果:
$ echo $(( 2 3 )) # 00000010 AND 00000011 = 000000102$ echo $(( 120 97 )) # 01111000 AND 01100001 = 0110000096
OR(|)也是如此:
$ echo $(( 2 | 3 )) # 00000010 OR 00000011 = 000000113$ echo $(( 120 | 97 )) # 01111000 OR 01100001 = 01111001121
說明:
鴻蒙官方戰略合作共建——HarmonyOS 技術社區
使用 ((…)) 告訴 Bash 雙括號之間的內容是某種算術或邏輯運算。((2 + 2))、((5 % 2))(% 是求模運算符)和 (((5 % 2) + 1))(等于 3)都可以工作。
像變量一樣,使用 $ 提取值,以便你可以使用它。
空格并沒有影響:((2+3)) 等價于 ((2+3)) 和 ((2 + 3))。
Bash 只能對整數進行操作。試試這樣做:((5 / 2)),你會得到 2;或者這樣 ((2.5 7)),但會得到一個錯誤。然后,在按位操作中使用除了整數之外的任何東西(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討論的)通常是你不應該做的事情。
提示:如果你想看看十進制數字在二進制下會是什么樣子,你可以使用 bc,這是一個大多數 Linux 發行版都預裝了的命令行計算器。比如:
bc obase=2; 97
這個操作將會把 97 轉換成十二進制(obase 中的 o 代表“output”,也即,“輸出”)。
bc ibase=2; 11001011
這個操作將會把 11001011 轉換成十進制(ibase 中的 i 代表“input”,也即,“輸入”)。
是一個邏輯運算符
雖然它使用與其按位表達相同的邏輯原理,但 Bash 的 運算符只能呈現兩個結果:1(“真值”)和 0(“假值”)。對于 Bash 來說,任何不是 0 的數字都是“真值”,任何等于 0 的數字都是“假值”。什么也是“假值”同時也不是數字呢:
$ echo $(( 4 5 )) # 兩個非零數字,兩個為 true = true1$ echo $(( 0 5 )) # 有一個為零,一個為 false = false0$ echo $(( b 5 )) # 其中一個不是數字,一個為 false = false0
與 類似,OR 對應著 ||,用法正如你想的那樣。
以上這些都很簡單 hellip; hellip; 直到它用在命令的退出狀態時。
是命令退出狀態的邏輯運算符
正如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看到的,當命令運行時,它會輸出錯誤消息。更重要的是,對于今天的討論,它在結束時也會輸出一個數字。此數字稱為“返回碼”,如果為 0,則表示該命令在執行期間未遇到任何問題。如果是任何其他數字,即使命令完成,也意味著某些地方出錯了。
所以 0 意味著是好的,任何其他數字都說明有問題發生,并且,在返回碼的上下文中,0 意味著“真”,其他任何數字都意味著“假”。對!這 與你所熟知的邏輯操作完全相反,但是你能用這個做什么?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規則。這種用處很快就會顯現出來。
讓我們繼續!
返回碼 臨時 儲存在 特殊變量 ? 中 mdash; mdash; 是的,我知道:這又是一個令人迷惑的選擇。但不管怎樣,別忘了我們在討論變量的文章中說過,那時我們說你要用 $ 符號來讀取變量中的值,在這里也一樣。所以,如果你想知道一個命令是否順利運行,你需要在命令結束后,在運行別的命令之前馬上用 $? 來讀取 ? 變量的值。
試試下面的命令:
$ find /etc -iname *.service find: /etc/audisp/plugins.d : Permission denied/etc/systemd/system/dbus-org.freedesktop.nm-dispatcher.service/etc/systemd/system/dbus-org.freedesktop.ModemManager1.service[......]
正如你在上一篇文章中看到的一樣,普通用戶權限在 /etc 下運行 find 通常將拋出錯誤,因為它試圖讀取你沒有權限訪問的子目錄。
所以,如果你在執行 find 后立馬執行 hellip; hellip;
echo $?
hellip; hellip;,它將打印 1,表明存在錯誤。
(注意:當你在一行中運行兩遍 echo $?,你將得到一個 0。這是因為 $? 將包含第一個 echo $? 的返回碼,而這條命令按理說一定會執行成功。所以學習如何使用 $? 的第一課就是:單獨執行 $? 或者將它保存在別的安全的地方 mdash; mdash; 比如保存在一個變量里,不然你會很快丟失它。)
一個直接使用 ? 變量的用法是將它并入一串鏈式命令列表,這樣 Bash 運行這串命令時若有任何操作失敗,后面命令將終止。例如,你可能熟悉構建和編譯應用程序源代碼的過程。你可以像這樣手動一個接一個地運行它們:
$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你也可以把這三行合并成一行 hellip; hellip;
$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hellip; hellip; 但你要希望上天保佑。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你這樣做是有缺點的,比方說 configure 執行失敗了,Bash 將仍會嘗試執行 make 和 sudo make install mdash; mdash; 就算沒東西可 make,實際上,是沒東西會安裝。
聰明一點的做法是:
$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這將從每個命令中獲取退出碼,并將其用作鏈式 操作的操作數。
但是,沒什么好抱怨的,Bash 知道如果 configure 返回非零結果,整個過程都會失敗。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不必運行 make 來檢查它的退出代碼,因為無論如何都會失敗的。因此,它放棄運行 make,只是將非零結果傳遞給下一步操作。并且,由于 configure make 傳遞了錯誤,Bash 也不必運行 make install。這意味著,在一長串命令中,你可以使用 連接它們,并且一旦失敗,你可以節省時間,因為其他命令會立即被取消運行。
你可以類似地使用 ||,OR 邏輯操作符,這樣就算只有一部分命令成功執行,Bash 也能運行接下來鏈接在一起的命令。
鑒于所有這些(以及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內容),你現在應該更清楚地了解我們在 這篇文章開頭 出現的命令行:
mkdir test_dir 2 /dev/null || touch backup/dir/images.txt find . -iname *jpg backup/dir/images.txt
因此,假設你從具有讀寫權限的目錄運行上述內容,它做了什么以及如何做到這一點?它如何避免不合時宜且可能導致執行中斷的錯誤?
上述內容就是 Bash 中的邏輯和()該如何理解,你們學到知識或技能了嗎?如果還想學到更多技能或者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歡迎關注丸趣 TV 行業資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