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806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3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面向對象編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簡稱 OOP)是一種編程思想,它將程序中的數據和操作封裝成對象,通過對象之間的交互來實現程序的功能。
在 Python 中,一切皆對象,包括數字、字符串、列表等基本數據類型。Python 中的面向對象編程包括類(Class)、對象(Object)、方法(Method)等概念。
- 類(Class):類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定義了一類對象的共同屬性和方法。類由關鍵字 class 后面跟著類名、冒號和類體組成。類體中可以定義屬性和方法。
class Person:
# 屬性
name = 'Alice'
age = 20
# 方法
def say_hello(self):
print('Hello, I am', self.name)
- 對象(Object):對象是類的具體實例,它具有類定義的屬性和方法。通過類來創建對象的過程稱為實例化??梢允褂妙惷蟾ㄌ柕男问絹韺嵗粋€對象。
# 創建對象
person = Person()
- 屬性(Attribute):屬性是對象的特征,可以是變量或常量。類中的屬性可以通過
self. 屬性名
來訪問。
# 訪問屬性
print(person.name) # 輸出:Alice
- 方法(Method):方法是對象的行為,它定義了對象能夠執行的操作。類中的方法可以通過
self. 方法名()
來調用。
# 調用方法
person.say_hello() # 輸出:Hello, I am Alice
- self 參數:在類中定義的方法必須包含 self 參數,它表示方法所屬的對象實例。通過 self 參數可以訪問對象的屬性和方法。
class Person:
# ...
def say_hello(self):
print('Hello, I am', self.name)
以上就是 Python 面向對象編程基礎的介紹。在實際應用中,面向對象編程能夠提高代碼的可復用性和可維護性,使程序更加模塊化和易于理解。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