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425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4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一、相同點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這三個統計量的相同之處主要表現在:都是來描述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都可用來反映數據的一般水平;都可用來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
眾數、中位數、平均數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及意義
二、不同點
它們之間的區別, 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定義不同
平均數:一組數據的總和除以這組數據個數所得到的商叫這組數據的平均數。
中位數:將一組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 處在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眾數:在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叫做這組數據的眾數。
2、求法不同
平均數:用所有數據相加的總和除以數據的個數, 需要計算才得求出。
中位數:將數據按照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如果數據個數是奇數, 則處于最中間位置的數就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偶數, 則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它的求出不需或只需簡單的計算。
眾數: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那個數, 不必計算就可求出。
3、個數不同
在一組數據中, 平均數和中位數都具有惟一性, 但眾數有時不具有惟一性. 在一組數據中, 可能不止一個眾數, 也可能沒有眾數。
4、呈現不同
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 是通過計算得到的, 它不是數據中的原始數據。
中位數:是一個不完全虛擬的數. 當一組數據有奇數個時, 它就是該組數據排序后最中間的那個數據, 是這組數據中真實存在的一個數據;但在數據個數為偶數的情況下, 中位數是最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 它不一定與這組數據中的某個數據相等, 此時的中位數就是一個虛擬的數。
眾 數:是一組數據中的原數據 , 它是真實存在的。
眾數的概率
5、代表不同
平均數:反映了一組數據的平均大小, 常用來一代表數據的總體 平均水平。
中位數:像一條分界線, 將數據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 因此用來代表一組數據的中等水平。
眾數:反映了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 用來代表一組數據的多數水平。
這三個統計量雖反映有所不同, 但都可表示數據的集中趨勢, 都可作為數據一般水平的代表。
6、特點不同
平均數:與每一個數據都有關, 其中任何數據的變動都會相應引起平均數的變動. 主要缺點是易受極端值的影響, 這里的極端值是指偏大或偏小數, 當出現偏大數時, 平均數將會被抬高, 當出現偏小數時, 平均數會降低。
中位數:與數據的排列位置有關, 某些數據的變動對它沒有影響;它是一組數據中間位置上的代表值, 不受數據極端值的影響。
眾數:與數據出現的次數有關, 著眼于對各數據出現的頻率的考察, 其大小只與這組數據中的部分數據有關, 不受極端值的影響, 其缺點是具有不惟一性, 一組數據中可能會有一個眾數, 也可能會有多個或沒有。
7、作用不同
平均數:是統計中最常用的數據代表值, 比較可靠和穩定, 因為它與每一個數據都有關, 反映出來的信息最充分. 平均數既可以描述一組數據本身的整體平均情況, 也可以用來作 為不同組數據比較的一個標準. 因此, 它在生活中應用最廣泛, 比如我們經常所說的平均成績、平均身高、平均體重等。
中位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 可靠性比較差, 因為它只利用了部分數據. 但當一組數據的個別數據偏大或偏小時, 用中位數來描述該組數據的集中趨勢就比較合適。
眾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 可靠性也比較差, 因為它也只利用了部分數據. 在一組數據中, 如果個別數據有很大的變動, 且某個數據出現的次數最多, 此時用該數據(即眾數)表示這組數據的集中趨勢就比較適合。
眾數、中位數、平均數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及意義
謝謝 朋友的 關注 和點贊 , 關注 后我有數學資料和試題視頻講解!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