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180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3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在這里,我們一家人住在一起,我很放心。沈奶奶拉著小兒子的手說。另一邊,一位護工正耐心細致地為她的大兒子整理衣服,準備攙扶他散步鍛煉。
9 月,李爺爺、沈奶奶一家人搬進了杭州市拱墅區北景園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成為當地首戶享受陽光安養家庭聯合式托養服務政策的家庭。
兩位老人年近 80 歲,兩個先天患有智力一級殘疾、缺少生活自理能力的兒子也已有 50 歲上下。平日里,父親外出采購做飯,母親在家照料孩子日常起居,如此四十余載。如今隨著夫妻二人年齡漸長,逐漸對看護工作感到力不從心。
做父母的,都會擔心以后誰來照顧孩子。以前我總是想這個問題,想得晚上睡不著。沈奶奶坦言,兩個殘障兒子的照護問題已成為她的一塊心病。
如今,沈奶奶終于能睡個好覺。入住機構后,專業的護工承擔起了每天喂飯、擦身等工作,為兩個兒子提供全天候的照料服務。
記者了解到,拱墅區出臺的陽光安養政策服務于老殘困家庭,即父母一方年齡在 85 周歲及以上、子女為領取低保的重度殘疾人,在父母照料出現困難時經家庭成員同意可參加家庭聯合式托養。
由高齡父母 + 殘障子女組成的特殊家庭或許是少數,但他們的需求卻是真實存在、不容忽視的。據拱墅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主任金駿介紹,在對拱墅區 18 個街道進行調研后,其摸排發現共有 98 戶此類家庭。每一戶家庭里,都有白發蒼蒼仍強打精神的老人,以及臥床不起、難以自理的孩子。每一扇門背后,都寫滿了令人嘆息的故事。
然而,如何取信于老殘困家庭,成為了陽光安養政策推廣的重要一環。以李爺爺、沈奶奶夫婦為例,他們了解到該政策后,雖然表現出極大興趣,但是仍有顧慮。一方面,血濃于水的親情使二位老人堅持要與兒子共同生活,不放心假他人之手照料兒子;另一方面也擔憂承擔不起托養費用。
金駿介紹,為打消老人的顧慮,社區工作人員帶著夫妻倆去托養中心了解情況,以實際環境和服務讓他們點了頭。同時,陽光安養政策依據父母年齡和收入劃分為保障型、支持型、扶持型三種類型,可享受不同程度的折扣。
據了解,李爺爺、沈奶奶夫妻倆每人每月僅需支付 3400 元,今后隨著年齡增長,自理能力改變,還能用杭州市養老服務電子津貼、老人入住護理補貼抵扣部分費用。同時,兩個兒子的費用由政府全額托底。
‘陽光安養’政策,既關注了他們的照護需求,又兼顧了家庭的情感需求,同時也在經濟上提供了一些支持。金駿說。
我們機構既有養老功能,也有照護重度殘疾人的功能,整戶家庭在我們這里都能得到照顧。北景園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主任方艷介紹。作為陽光安養政策的試點機構,該機構可為此類家庭提供房間打掃、三餐送餐等基礎服務,并由護理人員為失能的殘疾人進行生活照料、日常用藥等專業照護。
據拱墅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轄區內共有 12 家具備殘疾人照料服務能力的機構專門用于接收此類家庭,有意向且符合條件的家庭可隨時申請入住。(張煜歡 雷昱兒)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