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198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3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建黨
100
周年
光輝歷程
永垂不朽
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95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2021 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在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年將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鹽山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它的前身是乾隆初年 (1738 年) 知縣金世昌在興文街西創建的香魚書院,1903 年改建鹽山縣立高等學堂,1923 年擴辦為鹽山縣立初級中學。鹽山中學篳路藍縷、飽經滄桑地走過了近百年的光輝歷程,值此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之際,鹽山中學特別推出《香魚講黨史》專欄,與您一起回顧黨史上的難忘瞬間,分享中國共產黨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事件和革命先輩們披荊斬棘、浴血奮戰的英雄故事以及鹽山中學的黨建歷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感悟黨帶領人民不懈奮斗、開拓進取的宏偉征程,從而堅定理想信念,以昂揚姿態譜寫新時代新篇章,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 100 周年。
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
陳云與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編制
萬事開頭難。一五計劃從 1951 年開始醞釀,前后歷時四年,五易其稿。
第一次是 1951 年 5、6 月間。為落實中央三年準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的方針,陳云領導中財委試編了一五計劃的粗略綱要。
第二次是 1952 年 6 月到 8 月,由陳云、李富春組織編寫了 20 多本小冊子,再由周恩來主持起草《中國經濟狀況和五年建設的任務》,對五年計劃的方針、各項主要指標和主要項目、長期建設的準備等作了系統闡述。
第三次是 1953 年 1、2 月間。陳云等根據在蘇聯商談情況,對第一個五年計劃輪廓草案重新計算了一次。
第四次是 1953 年 6 月。國家計委結合蘇方意見和他們援助的情況,對第一個五年計劃輪廓草案中規定的各項具體任務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初步總結和修改。
第五次是 1954 年。毛澤東下了軍令狀,要求用一個月時間拿出五年計劃綱要草案初稿。1954 年 2 月,中央成立以陳云為組長的八人工作小組,不久,八人工作小組編制出五年計劃綱要初稿。經過多次審議修改,1955 年 3 月,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原則通過五年計劃草案。7 月,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正式審議并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
圖為 1955 年 3 月陳云起草的關于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報告部分修改稿
一五計劃是中國從一窮二白的戰爭廢墟走向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第一張藍圖。
從那時起,一張藍圖接著一張藍圖,中國的五年計劃(規劃)前后相連,構成中國經濟發展進程的一條鮮明主線,可謂舉世罕見。
參考:《文獻中的百年黨史》、人民網、新華網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