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5476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14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天安門東南 20 公里
就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人們更習慣用 北京亦莊 來稱呼它
打開亦莊地圖,密密麻麻標注的企業,就像芯片集結在亦莊這塊電路板上,而且越來越多,電路板更是以充滿想象力、富有開創性的實踐,為其能量級的提升預留了空間。
也正因如此,走進亦莊,便會生出一種感覺——這里的每一刻都在變,每一天都是新的。
高起點上的變與不變
有了亦莊,就有了榮華路和它不遠處的這幢 3 層紅磚樓。
只不過當年,榮華路還是前面汽車跑,后面黃土煙的土路,駐足紅磚樓就能將亦莊起步之時的情景盡收眼底。
如今,阡陌農田換成產業新城,車水馬龍替下鐵犁牛耕。榮華路依然是主干道,觸摸著高質量發展的脈搏;紅磚樓串聯起歷史的片段,訴說著從無到有的奮進征途。
動中有靜。看似矛盾的變與不變匯聚于此,規劃 二字便是解題的關鍵。
1987 年 12 月,京津塘高速公路開工建設,這條我國北方的黃金通道從此穿過,讓當年的紅星區嗅到機遇,很快編制了《紅星(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方案》。也正是這份扎實且詳盡的規劃,使北京市委、市政府看到了一個小農場的大設想,最終確定了開發區選址亦莊。
硬件條件不過硬,拿什么吸引這些會下金蛋的企業?還是兩個字,規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史館,記者看到了亦莊的第一版規劃圖:沿著京津塘高速公路布局綠地,居住板塊位居中心,工業板塊散在四周,公共建筑和市政設施穿插相連。移時換景,如今的亦莊,雖然已超出了當年的范圍,但就像榮華路與紅磚樓一樣,早期的布局依然發揮著重要的功用。
非凡十年,亦莊地區生產總值從將近 1000 億元到突破 2500 億元,不但實現翻倍增長,單位土地產出強度更是不斷加密。2021 年,約 60 平方公里的土地產出超過 2500 億元的 GDP,這樣的成就放在全國開發區中來看,都是名列前茅。
非凡十年,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從無到有。去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超過 20%,成為繼汽車、生物醫藥、產業互聯網之后經開區的第四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代表高精尖產業的四大主導產業對工業總產值的貢獻率已經達到 97.7%,關鍵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加速涌現。
非凡十年,累計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超 600 項,產學研合作研發新技術新產品超 1200 項,實現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投入 10 倍增長,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全市平均水平的 3.6 倍,人才貢獻率超過全市平均水平達到 63.35%,持續賦能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也加速更多高新技術實現從 0 到 1 的突破。
……
朝陽初升,榮華路已經車水馬龍。(北京經開區工委宣傳文化部供圖)
構筑高精尖產業梯隊
集成電路產業是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重要引擎,也是我國被卡脖子的重要領域。有感于缺芯之痛,亦莊花 20 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資源,做著短期收效甚微,但必須有人突破的工作。2002 年 7 月,中芯國際全資子公司中芯北京落戶亦莊,國內有了第一條 12 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
隨著我國發展壯大,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刻不容緩。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部署。在亦莊大力支持下,中芯國際先是在北京籌建二期工程——中芯北方,后又建設中芯京城項目,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改善工藝平臺,推動產能擴充,打造目前中國內地最大的邏輯芯片代工生產基地。項目建成后,在京月產能將達到約 35 萬片。中芯國際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預估,公司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53%。
高精尖的路不好走。中芯國際是這樣,亦莊亦是如此。
2014 年,是格外艱難的一年。曾經在亦莊一家獨大的諾基亞宣布關閉,導致產業鏈相關企業接連關張,一些產業向別地轉移。
面對前進道路上的重重困難,亦莊堅守高門檻的目標不動搖:調結構,必須在全球產業調整中找定位,在國家面向未來的產業布局中找位置,在科技競爭的領先一步中找先機。
在英文中,TIDE 是潮流之意。以此為名的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憑著獨辟蹊徑、人無我有的研發項目選擇和眾多填補國內空白、安全有效的藥物,成為亦莊的納稅大戶。
與泰德制藥一樣,謀新求變的,還有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走進這家國內最大的疫苗生產基地,多個現代化疫苗生產車間在廠區內一字排開。截至目前,北京生物已累計生產新冠疫苗數十億劑,出口 100 余個國家和地區。
調結構是個細致活,既要有當下戰術、更要有長遠戰略,既要求路線圖清晰可見、更要求施工圖具體可操作。落腳到實踐,生物醫藥之后又該劍指何方?商業航天是個選項!
走進榮華南路——地盛街附近,你會聽到一個更霸氣的別名——火箭街區。這是因為,亦莊內與衛星網絡相關聯的企業,大多在此落子布局。
1998 年,這里便迎來航天國家隊的代表之一長征火箭落戶;2012 年,又迎來國內首家民營運載火箭研發企業。近幾年,亦莊民營航天企業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目前,全世界有 11 個國家能發射衛星,只有中美兩國有能成功發射衛星的民營航天公司。星河動力航天副總裁夏東坤坦言,今年,任務安排緊鑼密鼓,9 月底還有一箭 5 星的交付。
北京經開區雙子樓。(北京經開區工委宣傳文化部供圖)
仰望蒼穹,不止有星辰大海的奔赴,更有人人受益的便利。基于北斗技術,全圖通位置網絡有限公司正在完善針對非暴露空間的導航地圖。首席運營官藺陸洲說:地下空間的全量數據是我們最大一塊業務。地鐵、地下停車場、機場、隧道、人防、礦山等非暴露空間市場可觀。
國際市場的硬通貨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習近平總書記以四個面向指明科技創新的方向。
站立于亦莊這塊產業發展高地,總能觸摸到世界產業前沿的脈動。
全球每四個智能顯示終端,就有一塊顯示屏來自京東方——
從默默無聞到被人熟知,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走過漫漫長路,最終帶領中國顯示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
走進京東方技術創新中心展廳,一系列柔性顯示解決方案衍生出讓人眼花繚亂的產品。僅 2021 年,公司實現營收 2193.10 億元,同比增長 61.79%;連續 5 年總出貨量位列全球第一。
亦莊,是京東方的福地。2009 年 8 月,京東方在此投建中國大陸首條 8.5 代線。其間,亦莊不僅開通辦理手續的綠色通道,更以 8.5 代線為核心,促成康寧、冠捷科技和住友化學等世界 500 強企業就近配套,形成全球為數不多的石英砂進,電視整機出的高端制造中心。
北京經開區 BDA 企業大道。(北京經開區工委宣傳文化部供圖)
GE 醫療在全球銷售的每三臺 CT 設備里,就有兩臺在北京亦莊生產——
每天,超過 2000 萬中國患者受益于來自 GE 醫療的產品和技術,卻很少有人留意,遍布全球應用的 GE 品牌 CT 影像檢查設備上,早就貼上了 made in China 的標簽。在亦莊的基地可以生產 GE 醫療目前最高端的 CT 機;在 GE 醫療板塊中,位于亦莊的影像設備制造基地規模也是最大的。GE 醫療中國首席技術官孫旭光告訴記者。
幾年前,考慮到成本等因素,不少跨國企業把產線從中國遷出。2018 年,GE 也把北京工廠中兩條供應北美市場的經濟型 CT 設備生產線遷離中國,緊接著又把一條高端 CT 生產線搬到北京。在亦莊的基地,我們的供貨、質量非常過關,這里組織生產的設備非常有競爭力。在 GE 醫療中國供應鏈總經理陳和強眼中,中國供應鏈可靠、韌性強,有著品質的優勢。
北京經開區風景如畫。(北京經開區工委宣傳文化部供圖)
奔馳心,中國造——
眾所周知,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是亦莊先進制造業的標桿,同時擁有前驅車、后驅車、電動車三大車型平臺,以及發動機與動力電池工廠,并實現了發動機核心零部件與整機的出口,成為梅賽德斯—奔馳全球生產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 2005 年 8 月落地亦莊,這家企業就是持續向高精尖方向轉型升級的代表。而 2013 年投產的北京奔馳發動機工廠,更是梅賽德斯—奔馳集團首座海外標準化發動機工廠。這家工廠已先后生產 9 款發動機,累計 400 萬臺發動機下線。
以發動機工廠為核心力量,北京奔馳不僅完成了從整車生產到掌握核心制造工藝的本質轉變,還實現了發動機整機出口。去年,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研發技術中心正式在亦莊啟用,進一步強化其在中國的研發布局和技術研發實力。
北京經開區梧桐大道。(北京經開區工委宣傳文化部供圖)
核心技術,造就世界級高大上的朋友圈——
在不斷擴大開放的過程中,亦莊鼓勵區內企業走出去,瞄準產業鏈上下游做好引進培育,由此涌現出很多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全球智能手機 LCD 顯示驅動芯片、智能手機 LCD TDDI 芯片市場占有率列國內廠商第一;國內顯示面板電源管理芯片的市場占有率第一;在全球 LED 顯示驅動芯片市場連續三年第一……公司董事會秘書成建勛說,截至 2021 年底,公司已擁有 423 項境外專利、365 項境內專利、36 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10 項軟件著作權。
創新優勢,吸引來令人羨慕的朋友圈。向上看,與世界先進、晶合集成、中芯國際等大型晶圓制造商及封測廠商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在下游,牽手包括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股份等國內外知名面板廠 /LED 屏廠;最終交付的產品,也都應用在 TCL、LG、三星、OPPO、vivo、小米這樣的知名終端品牌上。
北京經開區留住 APEC 藍。(北京經開區工委宣傳文化部供圖)
產業潮涌,激蕩不止。2020 年 9 月,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高端產業片區在亦莊掛牌,一個投資自由便利、貿易自由便利、運輸往來便利、資金跨境流動便利、人才從業便利和數據安全有序流動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正在形成。
一切為了企業
在亦莊,從一業一證一證多址到證照聯辦,改革的疊加效應使企業跑的路少了,提交的材料薄了,辦事的效率卻提高了。
北京經開區榮京東街。(北京經開區工委宣傳文化部供圖)
提速到底多靠譜?世界銀行 2017 年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彼時,在中國開辦企業需要 28.9 天,在北京需要 24 天。而當下,已可實現 1 日辦結。在北京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更多的事項辦理進入了 1 時代,不論是涉企事項還是個人業務,甚至是國際人才服務,在這里都能一站式搞定。
服務能有多暖心?疫情期間,企業遇到了暫時的困難。亦莊設立政策兌現綜合服務平臺及政策申報窗口,在北京率先打造線上一網申報、線下一窗受理的政策集中兌現服務模式。以往企業申報需要對接不同的主責部門,現在全部通過這個平臺申報、查詢。北京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暉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平臺已上線區內 29 個政策、280 個事項,累計撥付資金超 70 億元,惠及企業近 2000 家。
從 1992 年 60 名工作人員、內設 9 個處室,到 1999 年政企分開,再到 2007 年北京市下達三定方案,改革從未停步。2019 年,北京經開區實施大部制機構改革,大大小小 60 個機構精簡為 23 個。新成立的全市首個行政審批局,將原有 66 枚各部門審批用章替換為經開區行政審批專用章,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
通過營商環境的改革創新和優化提升,我們打通了自主創新的堵點和痛點。從這個角度來看,亦莊的探索意義,遠勝于貢獻一些產值和 GDP。北京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局長金光澤說。
產城融合的協奏曲
在亦莊打車,提供服務的很可能是一輛頭戴禮帽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輕點屏幕,預設終點,顯示屏不僅實時展示車輛行駛路線,還會顯示出車輛前方行人、卡車、小轎車等交通單元,甚至紅綠燈變換的倒計時都精準呈現。
允許主駕無人車輛上路;率先開放自動駕駛乘用車商業化出行服務試點;準許無人配送車上路,變身售賣員快遞員……亦莊作為全球首個網聯云控式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不斷迭代升級,不同類型的自動駕駛車輛接連創新場景示范運營。
隨著新模式、新業態扎堆涌現,亦莊扎實做好鑄鏈、強鏈、補鏈、延鏈工作,積極引導,上溯下追,為龍頭企業提供全產業鏈的鼎力支撐。數不勝數的小巨人,如繁星拱衛在骨干企業周邊,構成互為支點的創新生態,為產業賦能,打造更具競爭力和支撐力的創新產業集群。
產業生態枝繁葉茂,城市形態也不能拖后腿。在這一點上,亦莊始終頭腦清醒,堅持規劃先行,以和諧宜居為目標,整合資源、協同各方之力,織成一張疏密有致的大網,兜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讓亦莊的新老居民能夠安居樂業,讓園區和城市兩種乍看截然不同的功能巧妙地融為一體。
宜居城市,必須有高通量的基礎設施支撐。加大軌道交通路網建設,提高教育、醫療、養老服務資源保障,著重推動職住平衡……亦莊高大上的背面,是天藍水清、地綠居佳,是家門口的好學校、好醫院,是沒有城市病的幸福體驗。
截至十三五末,亦莊共建成投用 5 個大型生態公園,核心區域公園綠地 500 米服務半徑覆蓋率超過 96%,海綿城市建設達標面積超出全市平均水平,野生鳥類的品種和數量明顯增多,正在形成人、城、境、業高度契合的美好城市圖景。
隨著 2019 年 12 月 11 日《亦莊新城規劃(國土空間規劃)(2017 年—2035 年)》的正式發布,亦莊又長大了,管理面積從約 60 平方公里拓展到 225 平方公里,2035 年的亦莊新城將建設成為 世界一流的產城融合、宜業宜居的綜合新城。
但對亦莊來說,從 60 到 225,是廣闊的空間也是新的挑戰。
以產促城,以城興產。一串串數據回應期待:亦莊新城常住人口規模 2035 年調控在 89.2 萬人左右,預測就業人口規模約 65 萬人;到 2035 年基本實現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城鄉社區全覆蓋;職住人口比例達到 1∶2……
棋局布定,落子從容。未來的亦莊新城,產更新,城更新。
方向已明,亦莊日新。
來源 / 經濟日報(調研組成員 / 徐文營 楊學聰 牛瑾 韓秉志 趙田格格),原標題《亦莊探新》,有刪節
監制 / 劉志奇 審核 / 王玥
編輯 / 于浩 校對 / 景遠
視頻 / 趙田格格 海報設計 / 高妍
來源:經濟日報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