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8616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22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055 孔乙己
預 習 重 點
一、作者簡介魯迅 (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是樹人先生 1918 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魯迅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雜文集《華蓋集》等。 二、字音詞義 葷 hūn 菜:用雞鴨魚肉等做的菜。侍 shì候 hòu:服侍。綽 chuò號:外號。傷疤 b?。簜谟虾罅粝碌暮圹E。筆硯 yàn:筆和硯,泛指文具。惋 wǎn 惜:對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不如人意的變化表示同情、可惜。夾襖ǎo:雙層的上衣。亂蓬蓬 péng:形容須發或草木凌亂。嘮 láo 嘮 lao 叨 dāo 叨 dāo:說話羅嗦,一說起來沒個完。不屑 xiè置辯:認為不值得分辯。
三、主題概述 本文以一位不諳世事的酒店小伙計的口吻,不動聲色地講述著孔乙己的凄慘遭遇。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對下層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有力地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另一方面也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一般群眾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狀態,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使讀者從一個側面認識封建社會的腐朽與與黑暗。
四、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3):介紹孔乙己活動的社會環境——魯鎮的咸亨酒店。通過我這個酒店里的小伙計的描述,交代了故事發生的具體環境和社會背景,為主人公的出場及后續展開作了鋪墊。這部分是小說的序幕。第二部分(4~12):敘述了孔乙己悲慘的一生,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反映了民眾的冷漠和麻木。這部分是小說的主體。第三部分(13):交代了孔乙己的悲慘結局,是小說的尾聲。
五、鑒賞品讀
1. 孔乙己是怎樣一個人,有什么特點?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長衫主顧和短衣幫之間,等級森嚴,隔著一條鴻溝,但孔乙己卻和這兩種人都不同。站著喝酒的短衣幫,都是窮困的勞動者??滓壹航洕匚坏拖拢辉敢馀c他們為伍,他又沒有資格擠進隔壁房里與穿長衫的并起并坐。但是他又不肯脫下那件又臟又破的長衫,為的是要擺讀書人的架子,以顯出非同一般,比短衣幫高貴,不屑與他們為伍。孔乙己經濟狀況、社會地位和思想意識的嚴重矛盾,充分說明了他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課文用短短的一句話,點明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點。
2. 找出描寫孔乙己外貌的句子。思考:從外貌描寫中看出孔乙己是怎樣的一個人物?作者對孔乙己外貌的描寫采用的是白描手法。一出場,寫他青白臉色,是吃不飽,營養不良的特征;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是他雖已年老卻經常受人凌辱的記號;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是歲月虛度的記錄;又臟又破的長衫是貧窮的證明;當他蘸著酒在柜臺上教小伙計茴字的四種寫法時,我們還可看到他的長指甲,說明他不從事勞動??傊滓壹杭炔皇丘B尊處優的闊人,也不是飽經風霜的勞動者。從外貌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是一個好逸惡勞、窮困潦倒、飽受凌辱摧殘的悲劇人物形象。最后一次出場,先前的青白臉色現在變得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先前身材高大,跟孩子們說話要彎下腰去,現在盤著兩腿,坐在蒲包上,不能站立,跟別人講話需要仰面;先前人家嘲笑他,他經常臉紅脖子粗地為自己辯解,現在卻不十分爭辯,只是用跌斷來遮掩,不過說話聲音極低,而且斷斷續續。此時的孔乙己肉體上、精神上都已徹底坍塌,預示著悲劇結局即將來臨。這令人觸目驚心的慘景,鮮明而強烈地控訴了封建統治階級摧殘弱小者的罪行。
3. 找出描寫孔乙己動作的句子。思考:文章中哪些動作描寫最精彩,足以表明孔乙己的性格?作者對孔乙己的動作描寫最精彩的是兩次親手交錢買酒的動作。第一次: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掌柜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闩懦鼍盼拇箦X。這里既說又表示不止一次;既說新傷疤必有舊傷疤。說明他經常被人毆打。然而孔乙己并不理睬,而是以排出九文大錢要酒要菜來表示他的不可輕侮的尊嚴,是對挑逗者無聲的回擊。排字寫的是動作,表現的卻不止是動作,還有動作的神態。當他把九文大錢放在手心,用拇指一個一個的將錢用力推出,摁在柜臺上時,可以想見他心里、臉上是十分得意的。當時的孔乙己也算得闊綽,但好景不長,他最后一次去買酒,境況大不如前。文中寫道:一天下午……孔乙己便在柜臺下對了門檻坐著……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又說道:‘溫一碗酒。’……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這是一幅多么凄慘的畫面??!作者不僅從他的衣著(該穿棉襖的時令,而他只能穿件破夾襖)來表現他經濟地位的跌落,而且更為傳神的是,用排出九文大錢的一個排字帶著自賞自傲;而摸出四文大錢的摸字則顯得沮喪悲苦,窮困潦倒。而且在數目上,前次是九文,這次只是四文,還是乞求酒店給溫一碗酒。這兩個動作圍繞著一個錢字,不僅寫出孔乙己經濟地位每況日下,而且突出了他的窮酸迂腐、好逸惡勞、麻木不仁的個性特征。
4. 找出孔乙己富于個性的語言。思考:從這些語言中看到孔乙己怎樣的性格特征?作者寫孔乙己的語言是很富于個性特點的,許多話只能從孔乙己之口說出。當酒客們看他居然排出大錢來買酒而不理睬眾人時,就加強攻勢故意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的東西了!先前說你臉上又添了新傷疤只是含沙射影,現在是單刀直入,而且故意高聲叫嚷。這回孔乙己不能再以無聲戰有聲了,于是睜大眼睛說:你怎么污人清白?不說冤枉好人,而說污人清白,這是孔乙己獨有的語言, 可惜的是由于他并不清白,所以語言雖雅,卻缺乏力量。當對手拿出真憑實據:什么清白?我前天親眼看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死要面子的孔乙己在真憑實據面前,還要爭辯,說什么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竊與偷本是同義詞,只是文言與白話的區別,可孔乙己寧可認竊,決不承認偷。在他看來竊比偷似乎高一等,何況他竊的是與讀書人關系密切的書,這就更高一等了。這種強詞奪理、自我解嘲式的語言也是孔乙己所獨有的。此外,像君子固窮多乎哉?不多也,這些陳腐的語言都表現出他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之深,迂腐可笑與窮酸十足。5. 孔乙己是一個悲劇人物,然而全文沒有一個悲字出現,貫穿全文的一個字是什么?作者這樣安排線索用意何在?小說以我為見證人,以笑為線索,孔乙己在笑聲中出場,在笑聲中活動,在笑聲中走向死亡。這樣讓悲劇在喜劇的氣氛中進行,以喜襯悲,增強了小說的悲劇效果。6. 各種人是如何取笑孔乙己的?應怎樣理解?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對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的嘲笑和諷刺、揭露和批判。作者對孔乙己被侮辱被損害的內心痛苦與悲哀,寄予了一定的同情。小伙計的笑,是不經意的附和著笑;鄰居孩子的笑,并非惡意,是聽得笑聲趕熱鬧的笑;短衣幫的笑,是為孔乙己不倫不類的樣子,故弄玄虛的語言,迂腐無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無聊生活中的片刻快活,這是病態社會所致,反映了當時社會里人與人的關系冷淡無情;掌柜及穿長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為目的的笑,這是階級本性所決定的。笑是作者進行人物塑造的一種藝術手段。
課 后 習 題 解 答
第一題 見鑒賞品讀第 1 題。
第二題 見鑒賞品讀第 6 題。
第三題1. 排表現出他擺闊氣,而摸是孔乙己窮困潦倒的表現。這些變化寫出了孔乙己每況愈下,身殘氣微,已到了死亡的邊緣,科舉制度不僅毒害了他的精神,還摧殘了他的肉體。2. 撈顯示了問話人的嘲弄?;\擊中了他內心的深重要害,痛苦之至。3. 前面的對話講述了孔乙己被丁舉人打斷腿的悲慘遭遇,然而這也只是酒店眾人閑談的話題,聊完之后也就算了。掌柜的態度暴露了看客的冷漠。4. 用大約表示這是我的猜測,用的確是因為當時的社會黑暗,孔乙己那樣的人是沒有活路的。
第四題、第五題 略
066 變色龍
預 習 重 點
一、作者簡介契訶夫 (1860—1904),俄國作家、戲劇家。他是俄國 19 世紀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與法國作家莫泊桑和美國作家歐·亨利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其主要作品有小說《第六病室》《裝在套子里的人》,劇本《萬尼亞舅舅》《櫻桃園》等。 二、字音詞義 賤 jiàn:地位低下;卑鄙,下賤。篩 shāi 子:用竹篾、鐵絲等編成的有許多小孔的器具,可以把細碎的東西漏下去,較粗的成塊的留在上頭???kǎn 肩:不帶袖子的上衣(多指夾的,棉的,毛線織的)。旗幟 zhì:旗子。荒唐:(思想、言行)錯誤到使人覺得奇怪的程度。洋溢:指情緒、氣氛等飽滿而充分流露。溫情:溫柔的感情;溫和的態度。惦 diàn 記:(對人或事物)心里老想著,放不下心??謬?hè:以要挾的話或手段威脅人,嚇唬。徑 jìng 自:表示自作主張、直接行動。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勁頭。無緣無故:沒有一點原因。異想天開:比喻荒唐離奇,想象著暫時無法實現的事,還比喻超強的想象力。三、主題概述 這篇諷刺小說運用對比、夸張的手法,通過描述主人公奧楚蔑洛夫隨著狗主人身份的變化,對案件的處理態度和判定結果發生變化的過程,塑造了一個見風使舵、趨炎附勢、媚上欺下的小人形象,深刻地揭露了當時沙皇俄國的黑暗社會現實,無情地鞭撻了沙皇走狗的丑惡靈魂,也揭示了小市民階層的麻木、庸俗和愚昧。四、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5):故事的開端。寫警官奧楚蔑洛夫在廣場巡邏時遇到了一樁案子——狗咬人。第二部分(6~27):故事的發展和高潮。描寫奧楚蔑洛夫審理狗咬人一案的過程,他隨著狗主人身份的變化共做出了六次判定。第三部分(28、29):故事的結局。奧楚蔑洛夫審理結束,小狗被帶走,赫留金受到嘲笑和恐嚇,揭示了當時俄國底層人民的痛苦。五、鑒賞品讀
1. 本文的主人公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刻畫這個形象最突出的是什么描寫方法,這些描寫有什么作用?本文的主人公具有見風使舵、趨炎附勢、媚上欺下、狡猾善變、反復無常的性格特點。最突出的描寫方法是對話描寫,通過個性化的語言,鮮明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十分強烈的諷刺效果。
2. 商店和飯館的門無精打采地敞著,面對著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就跟許多饑餓的嘴巴一樣;門口連一個乞丐也沒有。這句話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表現了什么?運用了擬人、比喻和雙關。無精打采暗示市場的不景氣;把商店、飯館的門比作饑餓的嘴巴,形象地寫出了無顧客上門,門可羅雀的蕭條景象;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是雙關語,明指人類是上帝創造的,暗含沙皇的統治,具有諷刺意味。整句環境描寫體現了當時冷清、凄涼、壓抑的社會氛圍,這正是軍警憲兵當道的沙皇統治的真實寫照。
3. 奧楚蔑洛夫的新的軍大衣在小說中出現了幾次,有什么作用?在小說中共出現了四次。第一次:小說開頭。新的軍大衣是奧楚蔑洛夫身份和地位的標志。第二次:聽說這好像是將軍家的狗,借口天氣熱,脫大衣,以脫大衣掩蓋自己的狼狽。第三次:聽到人群中有人肯定是將軍家的狗,奧楚蔑洛夫為自己的言語的冒犯而恐懼不已,嚇得渾身發抖,因而又要巡警給他穿上大衣。第四次:小說結尾裹緊大衣。奧楚蔑洛夫擔心丟掉官職,因此他不寒而栗,情不自禁地要裹緊大衣。軍大衣這一細節描寫,將奧楚蔑洛夫變色過程中的丑態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動刻畫得淋漓盡致。
4. 奧楚蔑洛夫在處理狗咬人案件中,態度發生了幾次變化,并分別做出了什么宣判?共發生了六次變化,形成強烈的對比。第一次:不知狗的主人是誰。宣判:弄死狗,狗的主人要罰款。第二次:有人說這好像是席加洛夫將軍家的狗。宣判:狗無辜,赫留金訛詐。第三次:巡警說不是將軍家里的狗。宣判:狗是下賤胚子,赫留金受了害,要教訓狗的主人。第四次:巡警說說不定是將軍家的狗。宣判:狗是嬌貴動物,赫留金受斥責。第五次:將軍家的廚師說沒有這樣的狗。宣判:野狗弄死。第六次:廚師說這是將軍哥哥的狗。宣判:小狗怪伶俐,赫留金遭辱罵。
5. 奧楚蔑洛夫為什么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成為某類人物的代名詞?體會諷刺小說的這種寫法及其作用。奧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為某類人物的代名詞,是因為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寫這類人物的時候,抓住了他們的共性,通過提煉、概括和總結,并用夸張、對比等諷刺小說常用的藝術手法,加以突出,使這類人物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巴爾扎克小說《歐也妮·葛朗臺》中的守財奴葛朗臺,莫里哀喜劇《慳吝人》中的阿巴貢,吳敬梓長篇小說《儒林外史》中的范進,都是這樣的人物。
課 后 習 題 解 答第一題 見鑒賞品讀第 4 題。
第二題 奧楚蔑洛夫之所以幾次變色,是因為他不敢得罪權貴,哪怕僅僅是權貴家的一條狗。這樣的一個小官僚,面對一般群眾的時候,他往往會擺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場,穿著新的軍大衣,在眾人面前一副嚴厲的表情,一個裝腔作勢、作威作福的小官僚形象畢現;而面對權貴,卻是一副奴顏婢膝的樣子。這樣的人物是當時社會的必然產物。當時的俄國在沙皇統治下,經濟落后,思想保守,實行殘酷的專制制度,像奧楚蔑洛夫這樣的小官僚,為了生存,不得不用人格和尊嚴來換取生存空間。這樣的人物雖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鋒芒其實更多地是指向當時腐朽專制的社會,指向孕育這種奴性人格的土壤。
第三題 諷刺小說往往離不開夸張,本文也是如此。在短短的時間里,隨著狗的主人身份的不斷變化,奧楚蔑洛夫的態度也發生了五次變色。變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鋸埵址ǖ那擅钸\用,使人物性格鮮明突出,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奧楚蔑洛夫面對狗主人的身份的變化,不停地改變著自己的態度,時而威風凜凜,時而奴顏婢膝,一會兒痛罵小狗是瘋狗下賤胚子,一會兒又夸小狗名貴伶俐,前后矛盾,對比鮮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說的喜劇效果更加突出。第四題 略。
077 溜索
預 習 重 點
一、作者簡介阿城 ,原名鐘阿城,1949 年出生在北京,中國當代作家、編劇。1984 年,出版個人首部短篇小說《棋王》。1985 年,擔任劇情電影《大明星》的編劇,從而開啟了他的編劇生涯。 二、字音詞義 盤桓 huán:徘徊。涓涓 juān:細水慢流的樣子。探視:看望,察看。俯 fǔ身:彎腰向前向下。扭絞 jiǎo:用兩股以上的條狀物向相反方向轉動。頃 qǐng 刻:極短的時間。尋思 si:思索,考慮。拳打腳踢:用拳打,用腳踢,形容痛打。千鈞 jūn 之力: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戰戰兢兢 jīng:形容恐懼得發抖或小心謹慎的樣子。三、主題概述 課文講述馬幫借助溜索飛渡峽谷的故事,既突出了怒江峽谷的孤懸、高峻、險惡,又表現了馬幫漢子沉著、冷靜、從容的姿態,贊美了馬幫漢子粗獷豪邁的性格和勇敢無畏的精神,突出表現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戰、戰勝艱險時鎮定自若的姿態。四、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9):寫眾人溜索前的見聞,渲染怒江峽谷孤懸、高峻、險惡的特點。第二部分(10~21):寫馬幫全員和我溜索的過程,漢子、牛、我首領溜索各有特點。第三部分(22~25):寫溜索后眾人不同的表現和我得心理感受。五、鑒賞品讀
1. 作者是如何描寫峪谷的險峻的?①作者運用了烘托的手法,通過我遠眺感覺怒江深遠似涓涓細流,俯瞰江底驀地心中一顫,烘托出峽谷的險峻氣勢。②作者描寫怒江峽谷的險峻時,非常注意角度的變換,將 我的遠眺俯瞰與聽覺相結合,多角度展示峽谷壁頂孤懸、高峻、險惡的特點。③段中通過一派森氣驀地心中一顫等心理方面的細節描寫充分抒發了我初次直面峽谷時的震顫、驚恐之情,讓讀者如臨其境。
2. 本文用不少筆墨寫牛,這對環境描寫和人物描寫各有什么作用?①溜索前牛早臥在地下,兩眼失神,渾身發抖,這些描寫生動地體現出牛此時的驚恐失態之狀。此時我也抽一口氣腿子抖起來,牛的驚恐與我的恐懼相互映襯,從側面烘托出怒江峽谷孤懸、高峻、險惡的特點。②溜索過程中,牛叫不出聲,屎尿失禁,而趕牛溜索的漢子們則不慌不忙。牛的失態反襯出漢子們的沉著果斷。③牛溜完索便迫切地想離開,我順風出一口長氣,我與牛仍然相互映襯。而我發現溜索前后領隊始終氣定神閑。牛和我與領隊形成強烈對比,更加突出領隊的冷靜沉著地性格。
3. 小說中三次寫到鷹,分別表現了什么意圖?請簡要分析。①一只鷹在空中移來移去強化了峽谷的荒涼僻靜,為騎手的出現提供了獨特的背景。②那鷹卻忽地不見去向暗示騎手來了。③那只鷹又出現了,空中自由飛翔的鷹與獨來獨往的騎手相互比照,豐富了騎手的形象內涵。
4. 文中寫領隊比較分散,請統觀全文,簡要分析領隊形象。①快到怒江峽谷時,領隊只懶懶說穩穩坐在馬上笑一笑。我和牛的恐懼反襯出領隊從容不迫、胸有成竹的特點。②溜索前領隊下馬用手敲一敲那索,啞聲問余下的漢子們是否可還歇,帶我溜索時提醒我不要看下面,這些細節都體現出領隊細心、認真、負責及關愛他人的品格。③領隊用眼瞟一瞟立即有漢子站出來,表現出領隊受人尊敬的地位,也體現出他和漢子們配合默契。④領隊打著尖細的忽哨,飛到索頭抽身躍 下,最后一個溜索。這些都表現出領隊非凡的身手、粗獷的為人、領袖的氣質。
5. 本文寫了馱隊飛渡峽谷的故事,請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蘊和作者的情感取向。①飛渡峽谷的情景:表現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戰,戰勝艱險。②馱隊的人際關系:體現團結協作,相互信任,關心愛護。③動物形象:隱喻人應該像雄鷹飛翔、像駿馬奔馳,而不是像牛那樣軟弱畏縮。④我與領隊的對照:表示人會在艱苦磨練中成長。
088 蒲柳人家(節選)
預 習 重 點
一、作者簡介劉紹棠 (1936—1997),中國著名鄉土文學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運河鄉土文學體系創立者。其作品題材多以京東運河(北運河) 一帶農村生活為題材,格調清新淳樸,鄉土色彩濃郁。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蛾眉》,中篇小說《蒲柳人家》《運河的槳聲》,長篇小說《京門臉子》等。
二、字音詞義 煙囪 cōng:煙筒。招架:抵擋。駕馭:驅使車馬行進。熏 xūn 陶:長期接觸的人或事物對人的生活習慣、思想行為、品行學問等逐漸產生某種影響(多指好的)。隱匿 nì:隱藏,躲起來。憋悶 men:由于心里有疑團不能解除或其他原因而感到不舒暢。一氣呵成:1. 比喻文章的氣勢首尾貫通。2. 比喻完成整個工作的過程中不間斷,不松懈。不知好歹:不知道好壞。多指不能領會別人的好意。妙手回春:稱贊醫生醫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兩肋 lèi 插刀:比喻承擔極大的犧牲。如坐針氈 zhān:好像坐在插了針的氈子上。形容心神不寧,坐立不安。天倫之樂:泛指家庭的樂趣。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三、主題概述《蒲柳人家》全篇共 12 節,課文節選了小說的前兩節。本文節選的部分就像一幅幅風俗畫,將 20 世紀 30 年代北運河邊農村的風景習俗、世態人情展現在讀者面前,主要表現了何滿子的聰明伶俐、頑皮淘氣,一丈青大娘的豪爽潑辣、愛打抱不平、剛正不阿以及何大學問的俠肝義膽、仗義輕財。作者熱情歌頌了這些勞動人民的淳厚樸實。
四、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14):主要介紹了機靈頑皮、充滿稚氣的何滿子以及愛憎分明、溺愛孫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第二部分(15~35):塑造了俠肝義膽、仗義輕財、好說大話、講究排場的爺爺何大學問的形象。五、鑒賞品讀1. 課文的結構有何妙處?開頭設置懸念,全篇采用倒敘,文中多用插敘。故事從何滿子被爺爺拴在葡萄架下那個中午開始,設置了懸念。以何滿子作為線索人物,串起了有關一丈青大娘與何大學問的有關故事。2. 一丈青大娘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請結合課文具體分析??诳嘈奶穑瑢檺蹖O子;身強體壯,能干潑辣;直腸直性,愛憎分明;性格豪爽,勤勞善良。一丈青大娘個高腳大,身強體健,性格豪爽,愛打抱不平,因為年輕纖夫的無理,她大打出手,趕得纖夫紛紛落水。她那剛直不阿的性格,透出了莊稼人的凜然正氣。3. 何大學問是一個怎樣的的人物形象?身姿高大、本領高超、仗義輕財、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綠林英雄。他身穿長衫,騎一匹光青兒,左肩掛一只書囊,右肩扛一支八尺長的大鞭,既是威風凜凜又滑稽可笑,豪爽仗義又好戴高帽子。這是一個亦文亦武,可敬可愛又有幾分滑稽的人物。4. 小說語言具有什么特色?一方面,作者采用活靈活現的民間口語與俗語,并加以提煉,形成一種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土氣息的語言。寫天氣之熱,熱得像天上下火;寫一丈青大娘溺愛孫子,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動而又準確傳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繼承了說唱藝術的特點,講究壓韻和對偶,用詞造句文白相間,讀來抑揚頓挫,很有節奏感。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那個年輕的纖夫就像風吹乍蓬,轉了三轉,擰了三圈兒,滿臉開花,口鼻出血,一頭栽倒在滾燙的白沙灘上,緊一口慢一口捯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何大學問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這樣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增加了小說的文采和趣味性。5. 小說的民族氣派和民族作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首先,從人物形象來說,小說的人物具有中華民族獨有的性格特點和傳統美德。這從一丈青大娘這個外號和爺爺何大學問一副關公相貌,乃至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顯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其次,在藝術上,小說不僅情節富有傳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時也多借鑒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說唱藝術的表現手法。小說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鬧運河灘、何大學問威震占北口等傳奇筆墨正是對古典傳統的繼承。另外,小說的藝術表現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說的結構得《水滸》神韻,即前幾節分別介紹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蓮的故事將人物串聯一起。再如多用語言和動作表現人物性格,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等,也正是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藝術常見的表現手法。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