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897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3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每臺空調上都有一張這樣的貼紙。這張貼紙叫能效標識,相信很多人只知道它表示了空調的節能程度,一級能效最省電,二級能效比較省電,三級能效不太省電。這個理解不能說不對,但確實有些片面了。
但這里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往往容易被很多用戶所忽略,它就是 全年能源消耗率。
一、APF 掃盲小課堂
APF 就是全年能源消耗率 ,即在制冷季節及制熱季節中,空調機進行制冷(熱)運行時從室內除去的熱量及向室內送入的熱量總和與同一期間內消耗的電量總和之比, 也叫全年綜合能效比。
計算公式:
APF=(全年的制冷量 + 全年的制熱量)/(全年制冷耗電量 + 全年制熱耗電量)
我們的平時熟知的能效等級就是通過 APF 值結合額定制冷量來劃分評定的
到這里,可能有些朋友還是不太理解的樣子。沒關系,這里給大家簡單粗暴地翻譯一下:
設想一下,如果我花同樣的錢雇人搬磚,小明一天就可以搬完 1000 塊磚頭,小王一天只能搬 500 塊磚頭,很明顯小明的工作效率對我來說更省錢。
同理可得,一個房間無論是制冷還是制熱,本質上就是空調通過搬運空氣中的熱量去實現,在耗電量相同的情況下,空調能夠搬運熱量的多少就是這臺空調的工作效率,這個工作效率也就是所謂的 APF。
APF 值越高,也就是能源轉換率越高,表明空調越節能省電。
二、相同能效等級≠相同節能效果
例:A 和 B 同為一級能效三匹機器,但 A 機的 APF 值為 4.30,而 B 機的 APF 值為 4.43。
也就是說,在相同環境下開啟空調,B 機每消耗 1 度電能取得 4.43kw 左右的制冷量(或制熱量),而 A 機只能取得 4.3kw 左右的制冷量。一年下來,B 機大約可比 A 機省下 50-80 度電。
三、空調如何才能提高性能效率?
簡單來說,就是砸錢 + 堆料;復雜點說,就是優化空調的四大核心部件——壓縮機、節流元件、蒸發器、冷凝器等的運行效率,以及整合成系統后的協同運轉效率,缺一不可。
任何元器件的堆料,做工的扎實程度,聯動效率上微小細節的提升,都可以綜合地反應在 APF 的提升中。
APF 不僅僅代表能耗,更代表空調的整體品質。
所以,今后大家在選購空調時候,可別再忽略了這個低調卻富有內涵的 APF 值。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