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034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3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耳朵可以幫助我們聽到各種聲音,在完成聽這個環節時,有側耳傾聽聽聲辯位等詞語。可你知道嗎,人們感知到的聲音并非是兩只耳朵同步探聽到的,總有一只耳朵離聲源更近,也因此更易辨別方位。要想了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你需要知道什么是雙耳效應。
人體感知聲音共有兩種途徑。第一種是空氣傳導,簡稱氣導 ,即在正常情況下,聲波通過外耳和中耳傳至內耳; 第二種是骨傳導,即通過顱骨振動,直接將振動的聲波傳入內耳,如我們聽到的牙齒咀嚼聲。
假如我們只有一只耳朵,是不是就足夠生活了?事實上,與只用一只耳朵相比,雙耳共同作用能起到更好的聽覺效果:雙耳對強度、頻率的辨別力均高于單耳;對一定聲壓級的純音,雙耳聽到的聲音比單耳響 2 倍;尤其是雙耳能夠幫助人們判斷聲源的方位與空間分布,這是單耳所比不了的。這也就是所謂的雙耳效應。
由于聲波到達兩耳處的狀態不同,造成了聽覺的方位感和深度感。人們在聽到同一聲源傳來的聲音時,若聲源偏向左耳或右耳中的一個,或是聲源到達左右耳的距離不同,此時 聽到的聲波雖然是同一個,但是在兩只耳朵中卻存在時間差和強度差。
雙耳效應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雙耳時間差。人的左右耳之間有一定的距離,除了中垂面上的聲源外,其他方向的聲源到達兩耳時都會產生時間差。聲源偏向哪一側,哪一側就會先聽到聲音。
第二,雙耳相位差。聲波到達位置不同的兩耳,相位通常也不同,當聲源與兩耳的空間距離不同時,聲波到達兩耳的相位就可能存在差異。雙耳相位差為聲源定位提供了幫助。
第三,雙耳聲級差。左右耳之間由于頭顱的阻隔作用,聲音到達兩耳可能存在聲級差。聲源偏向哪一側,哪一側的聲壓級就會大一些。
第四,雙耳音色差。當聲波通過兩只耳朵時,頭部會產生繞射作用。復合音中包含的不同頻率成分繞過頭部的能力各不相同,頻率越高的成分衰減越大。所以左右耳聽到的同一聲音的音色會有差異,能為人耳進行聲源定位提供依據。
雙耳效應的存在,使人們對不同空間位置的聲音產生了不同的方位和強弱感,因此通過感知周圍各種不同的聲音,造成的綜合體驗就會形成 聲音的立體感。
交響樂團演出時,由于各類樂器在舞臺上的分布不同,演奏出的各種聲音混合后會變得立體化,這就是立體聲。立體聲技術的發展,讓各種立體聲產品如立體聲磁帶、立體聲收錄機、立體聲電視機、立體聲廣播等得到普及,立體聲家庭影院也深受人們的喜愛。所以說,雙耳效應為人們帶來了聲覺上的獨特享受。
本文由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高級教師李艷芝進行科學性把關。
本文來自:新華網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