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601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5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猶記得小時,每每打開衣柜,一股濃重的氣味撲面而來。拿起來一看,是一顆顆硬幣大小的白色圓片,特別像糖果。
這就是我對樟腦丸的最初印象。
除濕良藥——樟腦丸
樟腦丸的主要成分是二氯苯,這種化學成分可以直接揮發成為氣體,有除濕和驅蟲的功效。樟腦丸之所以可以驅蟲,是因為其本身有毒性。事實上,早期樟腦丸的成分是萘與萘酚,但是其后絕大多數樟腦丸的成分被二氯苯所取代。
天然的樟腦丸,是從樟腦樹的樹干中提取的樟腦合成的,它的氣味具有清涼感。而現在合成樟腦丸,基本都是二氯苯的成分了,此外,樟腦也也可以由松節油合成。
研究發現,樟腦丸可能是藏在家中的隱形殺手
無論是天然的樟腦還是合成類的樟腦,都具有毒性。成年人如果吃了 2 克樟腦就會中毒,吃了 4 克就會致命。而萘的致死劑量也在 1 到 2 克之間。相比之下,二氯苯的致命劑量是 20 克。但是,成年人吃飽了撐的誰會去吃樟腦球呢,它的主要危害體現在揮發成氣體之后。
二氯苯具有致癌性,國際癌癥研究機構也早已將其列為 2B 類致癌物,對神經和血液系統有害,人體長期接觸會導致皮膚癌、白血病等。
除了二氯苯的致癌性之外,萘也會誘發白內障以及視網膜出血,所以我國自 1993 年開始,原則上就已經停止生產和銷售萘成分的樟腦丸了,歐盟也從 2008 年起禁售了萘成分的樟腦丸。如今,歐美以及日本等發達國家市場,基本上已經看不到各種成分的樟腦丸了。
而在我國市場,無論是天然樟腦還是二氯苯合成的,除了獲得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的產品明確禁用二氯苯外,其他普通產品的成分都是很隨意的。
除了食用會導致中毒以及致癌的風險之外,研究顯示樟腦丸對孩子健康的危害更大。
幾年前就有一個案例引起全網沸騰:羅女士的寶寶 8 個月大的時候,寶寶經常神情呆滯、面色似乎也比其他小朋友黃,并且經常出現抽風,對爸媽的呼喚很遲鈍。
經醫院診斷為急性溶血并存在智力障礙的情況。一開始找不準源頭,詳細詢問羅女士才知道,她因為擔心孩子會被蟑螂或是蟲子咬,就在孩子的枕頭下面放上了樟腦丸。
醫生一聽,怒罵這個媽才無知了,樟腦丸味道濃烈,嬰兒實在不適合長期聞,長期使用還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葡萄糖 -6- 磷酸脫氫酶缺乏癥,俗稱蠶豆病,這是一種先天代謝缺陷疾病,不過大多數時候患者本人不會有任何癥狀。但是蠶豆病患者如果接觸了萘成分的樟腦丸,便會誘發急性溶血反應。
使用樟腦的注意事項
在日常生活中,化纖類的衣服不會被蟲蛀,因此不必使用樟腦丸。尤其是二氯苯合成的樟腦丸,如果跟化纖類的衣服接觸,揮發成氣體后,容易跟化纖中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產生化學反應,衣服會受到侵蝕,要么會導致化纖強度的降低,要么衣服上會出現細小的破洞。
其他的衣服容易被蟲蛀,在 使用樟腦丸的時候不要和衣服直接接觸,應該把樟腦丸用透氣的布或者紙張包好,放在衣柜的角落即可。此外,絲綢類的服裝容易和樟腦丸形成化學反應,會導致衣服泛黃,所以也盡量不要放。接觸過樟腦丸的衣服在穿之前,最好晾曬一下,使其中的二氯苯成分揮發掉,減輕對人體的傷害。
據調查顯示,多數人并不了解樟腦丸的成分及其危害。在對 400 名哈爾濱市民的隨機調查中,不知道樟腦丸成分的人高達 94.5%,而且另外 95.5% 的人不知道二氯苯對人體有危害。這就導致樟腦丸被放置在家里后,可能會被孩子以及老人經常接觸到。尤其是小孩,如果被其拿到誤食,甚至會有生命的危險。所以日常生活中,樟腦丸能不用就盡量別用,如果要用的話,要將其放置在容器里,而且不要被孩子輕易接觸到。
此外在選購樟腦丸的時候,還要注意其成分是什么。如果出現不適的癥狀,就要警惕是否是家里的樟腦丸造成的了。真相來了癌癥的真相 39 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樟腦丸可致癌?黃梅天濕經濟走紅》新民網 2016.6.23
[2]《樟腦丸對身體有害嗎?》崇義縣人民政府 2016.12.28
[3]《慎用天然樟腦丸 莫把隱形殺手帶回家》人民網 2003.5.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