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863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3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根據本月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存在焦慮、抑郁或孤獨等癥狀,或經常對新冠病毒感到過度壓力或擔憂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現新冠長期后遺癥。
該研究發現,在感染前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心理困擾的患者出現長期新冠后遺癥的風險要高出 50%。
這些長期后遺癥可能包括呼吸問題、腦霧、慢性咳嗽、味覺和嗅覺的改變、極度疲勞、日常活動困難,以及在清除體內冠狀病毒后仍然存在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睡眠障礙。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在美國,約有 4000 萬 18 歲以上的成年人患有焦慮癥,2100 多萬人患有重度抑郁癥。許多精神健康問題經常重疊,同時被診斷。在美國 (22%) 和英國(23%),超過五分之一的成年人表示他們經常或總是感到孤獨。
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前有較高程度的心理壓力,也會使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現長期后遺癥的風險增加 50%。
與沒有精神困擾的人相比,抑郁和孤獨的人出現長期 Covid 后遺癥的幾率是前者的 1.32 倍。研究發現,非常擔心冠狀病毒的參與者,主要是有色人種、女性和哮喘患者,患長期 Covid 后遺癥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群的 1.37 倍。
焦慮可導致更大的風險,可能性是 1.42 倍。但感覺心理壓力較大的患者出現新冠后遺癥的可能性要高出近 50%。
雖然許多新冠后遺癥患者的癥狀輕微,并在幾個月內消失,但有些患者在疫情爆發兩年多后仍未恢復正常的生活質量。他們不能思考,不能呼吸,有的病人病情非常嚴重,他們甚至基本下不了床。還有因為持續了兩年的新冠肺炎后遺癥,至今仍然沒有返回工作崗位。
心理問題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的觀點并不新鮮,患有慢性疾病與抑郁癥和其他心理問題的發展密切相關。人體的大腦和免疫系統緊密相連,心理壓力可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低下。當抑郁或焦慮時,人體免疫系統對病毒和細菌的清除效率低下。
對于心臟病等常見的非傳染性疾病,抑郁、焦慮、情緒困擾似乎確實起了作用,患有重度抑郁癥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高血壓,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高。長期的抑郁、壓力和焦慮與失眠有關,而缺乏高質量的睡眠是肥胖、2 型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罪魁禍首。(健康站)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