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123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3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來源:健康浙江
1 新冠肺炎十大癥狀是什么?
新冠肺炎十大癥狀包括 發熱、干咳、乏力、嗅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
2 新冠肺炎傳染源、傳播途徑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結果,新冠肺炎 傳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 ;主要傳播途徑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 接觸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可能,由于在糞便、尿液中可分離到新冠病毒,應當注意其對環境污染可能造成接觸傳播或氣溶膠傳播。
3 新冠肺炎與 流感、
普通感冒有什么區別?
普通感冒是指以鼻咽部上呼吸道癥狀為主的疾病,癥狀主要為鼻塞、流涕、打噴嚏,無明顯發熱,無明顯頭痛、關節痛及周身不適等癥狀。
流感是以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流感病人發病急,癥狀嚴重,頭痛、肌肉乏力、食欲下降等癥狀明顯。對于老人、孩子、孕婦或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流感也可導致重癥肺炎,甚至死亡。
感染 新冠肺炎后,主要表現多為發熱、乏力、干咳。部分患者以嗅味覺減退或喪失等為首發癥狀,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癥狀。輕型患者可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嗅味覺障礙等癥狀;重癥患者多在發病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等癥狀。
4 新冠疑似病例的定義是什么?
疑似病例的定義分三種情況:
1、符合下列流行病學史的任何 1 條,且符合下列臨床表現中任意 2 條;
2、無明確流行病學史的,符合下列臨床表現中的 3 條;
3、符合下列臨床表現中任意 2 條,同時新冠病毒特異性 IgM 抗體陽性,(近期接種過新冠疫苗者不作為參考標準)。
流行病學史:
①發病前 14 天內有病例報告社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②發病前 14 天內與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有接觸史;
③發病前 14 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有病例報告社區的發熱或者有呼吸道癥狀的患者;
④聚集性發病(14 天內在小范圍如家庭、辦公室、學校班級等場所,出現 2 例及以上發熱和(或)呼吸道癥狀的病例)。
臨床表現:
①發熱和(或)呼吸道癥狀等新冠肺炎相關臨床表現;
②具有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征;
③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計數正常或減少。
5 新冠確診病例的定義是什么?
在疑似病例的基礎上,具備以下病原學或血清學證據之一者:
1.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2. 未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者新冠病毒特異性 IgM 抗體和 IgG 抗體均為陽性。
6 無癥狀感染者的定義是什么?
無癥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表現,如發熱、干咳、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癥狀和體征,且 CT 影像學無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征,但是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者。
7 新冠病毒為什么頻繁變異?
新冠病毒是 RNA 病毒,其特征之一便是高變異性。
簡單對比一下幾種 VOC(關切變異株):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