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203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4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隆回周勝 – 武岡好兒郎.flac3:37 來自遇見魏源圖書館
武岡市 ,建置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漢文、景帝年間(公元前 179 年至 141 年)就在現在武岡的七里橋建置武岡縣城。漢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 124 年)封長沙定王之子劉遂為都梁侯國敬侯,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設置都梁縣,三國吳寶鼎元年(266 年)把都梁縣的名稱重新改為武岡縣,北宋崇寧五年(1106 年)武岡縣升為武岡軍,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 年)改為武岡路總管府,明清兩代先后為府、州,民國 2 年(1913 年)9 月,武岡州改名為武岡縣。1949 年 10 月,武岡解放,仍舊叫武岡縣。1950 年至 1956 年,武岡東部、北部、先后分別劃歸邵陽縣、洞口縣、隆回縣和新寧縣管轄,武岡縣轄區減少三分之二多。下面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武岡縣是怎么樣把這三分之二的轄區劃出去的。
武岡市黃埔軍校舊址
武岡市位于湖南西南部,資江的上游,東北與隆回縣毗鄰,南面與新寧搭界,西南與城步縣接壤,北與洞口縣相連,西北與綏寧縣交界。清末、民國時期,武岡縣總面積達到 5226 平方公里(783.9 萬畝),這個土地面積相當于東南亞文萊一個國家的面積,是現在新加坡面積的 7 倍,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這樣的大縣是非常罕見的。新中國成立后,因行政體制變動,疆域多次變更。
美麗的武岡
1950 年 1 月,武岡縣第六區紫云鄉劃入新寧縣。1950 年 10 月,武岡縣第四區的 6 個鄉(惟一、古峰、雙清、四望、長樂、金龍)劃入邵陽縣。第三區紫陽鄉、石江鄉和黃橋鄉的一部分劃入隆回縣。1950 年這一年武岡縣共減少面積 1200 平方公里,年底的時候武岡縣的全縣總面積為 4026 平方公里(603.9 萬畝)。
1952 年 2 月 26 日又開始了,從武岡西北部劃出 80 個鄉置洞口縣,這里直接減少 2120 平方公里,武岡縣的全縣總面積減少到 1906 平方公里。
1953 年 9 月,第六區巖底鄉和大坪鄉的 635 戶劃入新寧縣,總面積減少 30 平方公里。另四區龍門鄉泡洞村的 146 戶劃歸洞口縣,武岡總面積又減少 10 平方公里,到 1953 年年底武岡縣的總面積減少到 1866 平方公里。
對《武岡縣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私我
1956 年 6 月,馬頭橋區 18 個鄉劃歸新寧縣,總面積減少 300 平方公里。1956 年 8 月,鄧家鋪區西坪鄉的 481 戶和寶山鄉 330 戶劃歸隆回縣,總面積減少 46 平方公里。1956 年年底,武岡縣總面積減少到 1552 平方公里。
1978 年 4 月,龍從公社雙排大隊第一、第二生產隊劃入隆回縣。到 1993 年,武岡縣地界東西極寬 60.8 公里,南北極長 54.43 公里,總面積為 1549 平方公里(154896 公頃),約占湖南全省面積的 0.73%。此后,武岡縣的疆域基本保持不變。武岡三分之二的疆域被劃歸到四周的縣,現在的疆域只是剩下的三分之一。
綜上,邵陽縣、隆回縣、新寧縣,特別是洞口縣應該對武岡人民說聲感謝,武岡人民的無私精神值得我們尊敬。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