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347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4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文 / 陸睿 孫一然)
距離第一屆冬季奧運會——1924 年沙莫尼冬奧會已過去將近百年。百年間,世界各地共有 20 多座城市成功舉辦了冬奧會。在北京冬奧會即將開幕之際,《參考消息》記者帶你走進平昌、索契、溫哥華、都靈、長野、札幌等一系列冬奧之城,觀察冬奧會給舉辦城市帶來了哪些變化,這些城市又是如何傳承和發揚冬奧精神的。
2018 年 2 月,第 23 屆冬季奧運會在韓國江原道平昌、江陵和旌善三地舉行,這是韓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辦冬季奧運會。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提升了三地的國際知名度,為其帶去了豐富的旅游和交通資源。如今,平昌冬奧會落幕雖已近四年,但韓國通過多元化的發展方式,讓冬奧會遺產持續發光發熱。
江原道地處朝鮮半島中部東側,其中山地面積約占八成,是朝鮮半島唯一被軍事分界線分隔的道(相當于中國的省)。舉辦冬奧會的平昌郡、江陵市和旌善郡三地人口不過 30 萬有余,占江原道總人口的兩成左右,是名副其實的小城。但通過冬奧會,三地成為韓國又一旅游觀光勝地。
平昌冬奧會舉辦后,往昔不為人熟知的地方小城市獲得了更多機遇,帶動了當地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據韓國文化觀光研究院發布的數據,在平昌冬奧會舉辦期間(2018 年 2 月 9 日至 2 月 25 日),到訪江陵、平昌和旌善三地的游客數量同比約增長 77%,達到 356.3 萬人次。
便捷的交通網絡是冬奧會給江原道留下的另一大有形遺產,進一步促進江原道旅游業的提升,并帶動地區均衡發展。據韓媒報道,以往從首都首爾坐火車前往江陵市需耗時 6 小時,而 2017 年 12 月開通的 KTX 江陵線將這一時間縮短至 2 小時,極大拉近了首爾與江原道間的距離。據韓國開發研究院發布的報告,江原道在冬奧會硬件建設上的九成經費用在了鐵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網絡建設。
便捷的交通使江原道旅游業在冬奧會落幕后仍保持熱度,以往游客較少的地區也因此受益。據統計,江原道襄陽郡的主要旅游景點在 2019 年第一季度迎來 77 萬多名游客,約為 2018 年同期的兩倍。目前,韓國近五成的滑雪場坐落于江原道地區,江原道也推出冬奧主題的平昌江陵旅游路線,將冰雪與江原道緊密連接在一起。
奧運會場館的賽后再利用,也一直是歷屆奧運會舉辦方探索的課題。江原道將場館賽后再利用的核心目標定為打造多功能綜合運動中心,將場館從單一的競賽功能,拓展為集運動、文化交流和項目體驗于一體的融合型空間。例如,江陵冰球中心在保留原有體育競賽功能的同時,將尖端數字技術與藝術相結合,成為全新的數字演出場地,可在此利用 3D 投影、全息圖、無人機等數字技術,上演各類表演。據韓媒測算,轉變為多功能綜合運動中心后,冬奧會閉幕后的 3 年里,江原道冬奧場館的使用收益增長了 10 倍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和平是平昌冬奧會主打的關鍵詞之一。韓朝兩國代表團在平昌冬奧會開幕式上持朝鮮半島旗共同入場,創造了和平奧運會的新歷史。近年來,江原道也圍繞和平書寫后冬奧時期新篇章,把和平作為發展核心之一。圍繞 2018 年平昌冬奧會,平昌郡接連打造平昌和平主題公園、平昌和平論壇等,力圖實現冬奧會遺產多元化。
平昌郡守韓旺機表示,要通過打造融合文化、歷史及奧運會的代表性場所,構建平昌旅游品牌,傳承奧林匹克精神及和平遺產。
2018 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的北京 8 分鐘文藝表演。新華社
來源:參考消息網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