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529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4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天氣那個冷~ 寒風那個吹~
家里的燈光和飄出的香氣,
是那么誘人~ 那么誘人~
催促著我們趕緊往家趕。
是啊!家常菜的味道,
永遠被我們的舌尖所惦念著。
那些有著經典味道的菜肴,
無疑是我們去到哪里,
都會一點再點的存在~
慈溪地處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
物產豐盈,小海鮮眾多。
千百年來,
慈溪人把大江南北的烹飪技藝糅合在一起,
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慈溪味道,
成了讓許多上海人都為之惦念的家常味道~
寒冬時分,那股熱氣騰騰的香氣,
更是那般誘人,那般令人向往啊!
慈
溪
十
大
碗
來慈溪,共品慈溪十大碗的味道
如今,慈溪推出十大碗——干菜龍山泥螺、菜鹵蒸杭灣梅魚、榨菜燒拉釣鯔魚、醬爆箭鰻、蒸三臭、大頭菜干扣肉、腌沙蟹、醋溜蛋餃肉皮糊、蔥油海瓜子、糖炒饅頭等菜肴特色鮮明,背后還有娓娓道來的故事。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干菜龍山泥螺
干菜龍山泥螺肉質鮮嫩,湯汁甘美,是慈溪人所鐘愛的一道傳統美食。龍山黃泥螺早在宋代就有采食的記載,因時序不同,分為桃花泥螺桂花泥螺,尤以桃花盛開時所產的桃花泥螺質量最佳。相傳,為中國民族航運事業作出過重要貢獻的申江巨子虞洽卿,少時因為家貧,母親將自制的筍干菜與泥螺放在一起翻炒,滑嫩的泥螺、甘美的湯汁陪伴虞洽卿走過了童年時光。
菜鹵蒸杭灣梅魚
菜鹵蒸杭灣梅魚這道菜咸鮮合一,口感極佳,向有鮮掉眉毛之稱。梅魚洗凈瀝干水分,然后將梅魚圍放在盤子里,放上蔥段,姜片,加入菜鹵,黃酒,味精,旺火沸水蒸 3 分鐘即可。
榨菜燒拉釣鯔魚
榨菜燒拉釣鯔魚可說是集大地和大海的精華于一身,它吸收了榨菜的泥土味和鯔魚的海鮮味,極具營養價值。鯔魚宰殺洗凈,切一字花刀,榨菜切絲,炒鍋燒熱滑油,入鯔魚煎至金黃,加黃酒,姜片,水和豬油燒至湯泛白,加入榨菜絲煮,加鹽,味精,蔥段。這道菜湯汁奶白,魚肉細嫩鮮美。
醬爆箭鰻
醬爆箭鰻色澤紅亮,口感綿柔嫩滑,咸中帶甜,是慈溪頗具特色的一道本土菜肴。上世紀初,慈溪坎墩街上有外來廚師挑釁本土菜肴。為了撲滅洋人的囂張氣焰,本土廚師捉到兩條箭鰻,以醬爆之法將之烹制成菜,憑著咸甜適宜的口感、鮮美獨特的風味,一舉打敗了洋廚師。
蒸三臭
蒸三臭包含臭香干、臭莧菜管、臭青菜,聞著臭,吃著香,口味咸鮮適中,有臭、松、香、糯諸般特點,是慈溪的本邦名菜。慈溪人食臭由來已久,清人范宣曾這般形容臭莧菜:莧見《易夫卦》,其梗如蔗段,腌之氣臭味佳,最下飯。
大頭菜干扣肉
大頭菜干扣肉的豬肉肥而不膩,菜干甘甜軟糯,風味獨特,深得食肉者的喜愛。菜以扣肉為名,與聞名遐邇的東坡扣肉頗有淵源。相傳北宋時期,慈溪有位廚師專程跑到杭州去學東坡扣肉,,不小心將一邊的大頭菜干當作原料放了進去,待到出鍋才發現。顧客等不急,再三催促,廚師只得將大頭菜干扣肉頂替東坡扣肉端了出去。出乎意料的是,顧客吃完,對菜肴贊不絕口,從此,這盤菜便成了酒樓的招牌菜。
腌沙蟹
腌沙蟹口感爽脆,咸淡適口,甚得慈溪百姓的歡心。這道菜肴主要取材于灘涂上常見的沙蟹,算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極佳證明。將沙蟹用清水洗凈,去除蟹臍,放入器皿中,加鹽,生姜,黃酒腌制 2 小時即可。
醋溜蛋餃肉皮糊
醋溜蛋餃肉皮糊,顧名思義,半湯半菜,因其食材豐富,咸鮮酸香,在家宴里較為常見。炒鍋中加入雞湯,放蛋餃、肉皮、韭黃、白菜梗、冬筍片燒開,加入調料,勾芡,撒上蔥花,淋上明油,裝盤即可。
糖炒饅頭
糖炒饅頭,以豆沙饅頭為主要食材,配以紅糖、生粉、色拉油,經由小火翻炒,撒上干桂花,裝盤即可食用。其色金黃,其味香甜,表皮酥脆有嚼勁,深得慈溪百姓的喜愛。
蔥油海瓜子
蔥油海瓜子,一個名字便已概括了這道菜的色香味。產自杭州灣畔的海瓜子肉質細嫩,燙熟之后,放入佐料,無論是下酒還是就飯,皆是十分美味。
文 / 圖_游游冰語 文旅慈溪部分來自網絡 制作_風起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