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2812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8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滕子京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他的人品和文品如何?
滕子京 (990-1047) 名宗諒,河南洛陽人,幼年喪父,由母親刁氏夫人撫育他與弟妹成人。大中祥符八年 (1015) 與范仲淹同舉進士。初任濰、連、泰州從事。天圣中 (約 1025),任泰州軍事推官,被時任興化縣令的范仲淹推薦與泰州知州張綸當助手,修筑捍海堰,即表現出驚人的魄力和才干。天圣四年(1026) 至天圣九年 (1031),召試學院,后任大理寺丞,知當涂(今安徽當涂縣)、邵武(今福建邵武市) 知縣。明道元年 (1032) 調京任殿中丞。景佑元年 (1034) 正月任左正言,八月遷左司諫,因直言諫君,被降為尚書員外郎出知信州 (今江西上饒市)。景佑二年(1035),因與范諷雅相善,及諷貶,宗諒降監池州酒。寶元元年(1038) 初,調江寧府 (今南京市) 通判,不久遷知湖州,創立湖州州學??刀ㄔ?(1040),西夏元昊反,遷官刑部員外郎、職直集賢院、任涇州知州。由于治邊有方,戰功卓著,慶歷二年(1042) 十一月,范仲淹薦以自代,徙知涇州滕宗諒為環慶路都部署兼知慶州。慶歷三年 (1043) 九月,范仲淹推行慶歷新政伊始,御史梁堅、鄭戩即劾奏滕子京前在涇州枉費公使錢,故徙滕宗諒權知鳳翔府。慶歷四年正月,又降知虢州,職如故。時中丞王拱辰又奏:言其盜用公使錢,只削一官,所坐太輕,故再謫。二月,徙知虢州滕宗諒知岳州。慶歷七年 (1047) 春,遷蘇州知府未逾月,人歌其能政,俄感疾薨于郡之黃堂。歸葬于池州青陽縣城南金龜 (雞) 塬。
通過對滕子京坎坷一生的簡述,我們對他應有了概略的了解。那他的人品和文品又如何? 這里試舉幾個事例,以管窺豹。
范仲淹《天章閣待制滕君墓志銘》載:滕公在泰州修筑捍海堰時,一日,風暴潮漲,兵吏皆驚駭逃散,惟有他臨危不懼,從容地阻止了欲奔離海岸的兵民,曉以利害,并率先赴險,捍衛了海堤。同在現場督工的范仲淹對他頓生敬意,遂成莫逆之交,直至終老。
雙公祠銅雕, 左為范仲淹, 右為滕子京
《續資治通鋻》載:滕任殿中丞時,因宮中發生兩次大火,他曾與秘書丞劉越多次上言獻章太后,請太后還政宋仁宗,其曰:國家以火德王,火失其性,由政失其本。景佑初,宋仁宗內寵頗盛,身體多疾。時任左司諫的滕子京又犯顏直諫:陛下日居深宮,留連荒宴,臨朝則多羸形倦色,決事如不掛圣懷。因此觸怒仁宗,將他貶到信州。
1040 年,滕子京在湖州知州任上,得知家居該州德清縣鄉間的同年進士沈叔寬病逝,因家貧停棺在家無力安葬,滕即親往其家祭奠,并出資擇善地將其安葬,且厚撫其子女,還請范仲淹寫了《寧海軍節度掌書記沈君墓志銘》。
慶歷二年九月,西夏入侵,宋朝守將葛懷敏兵敗定川,導致渭、延、鎮戎三地失守,沿邊各郡震驚。定川離滕鎮守的涇州僅 120 里,滕卻臨危不亂,一面招募農民數千戎服守城,一面選派勇士深入敵后收集情報,親書簡檄,分送各郡以為防備。這時,范仲淹帶領 15000 兵馬來援,卻又遇上 10 多天的陰雨,人情憂沮,士氣渙散。滕便大擺酒宴犒勞士卒,又于佛寺祭奠定川之役死難的戰士,并以重金優撫其親屬,各從所欲,無一失所者。于是士卒感發增氣,邊民稍安。戍邊期間,他還厚撫羌族,團結少數民族共同御敵,深受邊民愛戴。當他調離邊陲時,其戰卒妻孥數百人,環其亭館而號送之,觀者為之流涕。
慶歷三年八月,范仲淹任參知政事,推行慶歷新政,保守派即以所謂涇州枉費公使錢案抵制新法執行。朝廷派員查勘,弄得枝蔓句追,囚系滿獄,人人嗟怨(歐陽修語)。滕子京也被置獄涇州,身處險境。面對強敵陳兵邊關,守將人心渙散,滕恐連逮者眾,因焚其籍以滅姓名。其不計個人安危,以國家利益為重,敢于承擔責任的精神令人敬佩。
基于上,才有蘇子美《滕子京哀辭》的賢去人何賴,才亡世不尊。忠義平生事,聲名夷狄聞。言皆出諸老,勇復冠全軍的由衷稱許; 才有范仲淹《天章閣待制滕君墓志銘》的君知命樂職,庶務畢葺,育人之孤,急人之難多矣。君為政尚寬易,孜孜風化的中肯評價; 才有《宋史》宗諒尚氣,倜儻自任,好施與,及卒無余財的高度贊頌。
第三,他與范仲淹是什么關系? 范仲淹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呢?
滕子京與范仲淹是摯交,也是諍友。他倆從 1015 年同年及第相識相知,到 1026 年在泰州修筑捍海堰相知相敬,在朝堂他倆直言敢諫,抵御西夏一起出生入死,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幫助,詩歌互贈,書信往來,直至終老。范仲淹在《天章閣待制滕君墓志銘》中寫道:我倆一生忠孝相勖 (勉),悔吝(不祥) 相懲,并承諾對其幼子我今撫之,必教有稱。由于他倆交誼太深,因此保守派在慶歷新政剛開始推行時,便掀起了一場針對范仲淹的倒滕運動。
范仲淹為什么要寫《岳陽樓記》?《一》文第五自然段說:滕由左司諫貶為岳州知府(請注意:這句話有兩個歷史常識性的錯誤,1、滕任左司諫時在 1034 年,距貶岳州相去 10 年;2、岳陽在明代洪武二年以前沒有設過府,哪來的知府)。滕子京在岳州的種種惡行,很快被朝廷大臣們察覺和反對。他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才想起讓范仲淹以作文的形式為他樹碑立傳。這段措詞激烈的話,純屬無稽之談。什么史料記述了滕在岳州的惡行被人察覺和反對? 滕又有何罪行需要掩蓋? 純粹是作者在無中生有。滕子京修樓求記的動機與目的,《求記書》表述得十分清楚,就是為了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
關于范仲淹作記的主旨,歷來有 4 種說法:規勸說、策勵宣言說、提倡先憂后樂精神說贊揚滕子京精神說。(詳見《范仲淹為何寫〈岳陽樓記〉?》)簡言之,滕子京馳書求記,是在范仲淹任職邠州的慶歷五年六月,此時慶歷新政失敗不久,范公因精神上受到極大打擊,邊關戎務繁忙,肺疾纏身等原因,加之又未到岳陽現場考察,故而當時沒有撰寫《岳陽樓記》。慶歷五年十一月,范公請調鄧州,雖是擇一善地治病,卻也成了遷客,且在到鄧州之后,還一度出現附廓田園能置否? 與君乘健早歸休; 欲少禍時當止足,得無權處且安閑 (《依韻酬李光化》) 的消沉心態。那么,他的那些被貶謫的政治盟友們,會不會出現尹洙《岳州學記》所說的陰憤陽慘,事弛官廢的情況? 這可是個事關國家利益的大問題,他畢竟是個一生以天下為己任的名臣碩儒,在經過稍縱即逝的思想波動之后,嚴峻的現實必然促使他認真思考這個重大問題。正當此時,滕子京重修的岳陽樓竣工,必然再次催請他作記。洞庭湖、岳陽樓自古以來就是天下名勝,屈原、李白、杜甫等著名文人在此留下了無數名篇佳什,是一個全國知名的勝地。而滕子京又是他的摯友中累遭貶謫,仍樂天知命、庶務畢葺的典型。他對滕以前的情況是很了解的,近年為涇州公案三遭貶謫到岳州后,他為民辦事的政績又捷報頻傳。事實若果真如此,豈不正是他要尋找的典型嗎? 他到鄧州原是賦閑養病,完全有時間前往岳州實地考察。待他核實事實后,便以滕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處江湖之遠先憂后樂的精神策勵同仁,反擊那些以朋黨論使慶歷新政夭折而掌權的保守派。這就是范公寫《記》的緣由。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