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5163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13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1964 年 9 月 10 日,馬云生在杭州。父母是半文盲。馬云英文很好,13 歲起,騎自行車帶著老外滿杭州跑;數學很差,敢考 1 分;自幼習武,喜歡打架,打得縫過 13 針,挨過處分,被迫轉學杭州八中。
18 歲,當他想上北大的時候,他經歷了第一次高考落榜;19 歲,再次參加高考,再次落榜;20 歲,第三次高考,勉強被杭州師范學院以專科生錄取。因同專業招生不滿,后被調配進入外語本科專業。
1984 年,考上大學,只論英語,馬云從此如魚得水。很快當選校學生會主席,隨后當選杭州市學聯主席。1988 年畢業,馬云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學院,教英語,每月 89 元工資。馬云很快成為杭州優秀青年教師,發起西湖邊上第一個英語角,開始在杭州翻譯界有名氣。
因此,很多人來請馬云做翻譯,馬云做不過來,于 1992 年成立海博翻譯社,請退休老師做翻譯。海博第一個月全部收入 700 元,房租 2400 元。為生存下去,馬云背著大麻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海博翻譯社開始賣鮮花,賣禮品。馬云還曾經銷售過一年的醫藥,推銷對象上至大醫院,下至赤腳醫生。1994 年海博持平,1995 年開始賺錢。海博翻譯社賺錢之后,馬云就沒再管它。
1994 年圣誕節后一周,杭州電子工學院。來自西雅圖的外教比爾在和馬云聊互聯網。兩個都不懂互聯網,但這并不妨礙,比爾講得很激動;也不妨礙,馬云聽得很激動。此時的馬云,已經決定創業。此前教給學生的東西都是從書本上販賣而來,是在誤人子弟。沒意思。馬云在找機會。
1995 年初,馬云受托,作為翻譯來到洛杉磯溝通落實一起高速公路投資,未果。馬云從洛杉磯飛到西雅圖找比爾。信仰互聯網的比爾領馬云去西雅圖第一個 ISP 公司 VBN 參觀。
兩間很小的辦公室,貓著 5 個對著屏幕不停敲鍵盤的年輕人。馬云不敢碰電腦。公司的人說,不要緊,你就用吧。公司的人打開 Mosaic 瀏覽器,鍵入 Lycos.com,對馬云說:要查什么,你就在上面敲什么。馬云在上面敲了個 beer,搜索出了德國啤酒美國啤酒和日本啤酒,就中國啤酒。馬云敲 Chinese,返回是 no data.,馬云又敲 china history,找到一個 50 字的介紹。
馬云問:為什么有些能搜索到,有些搜索不到?公司的人告訴他:要先做個 homepage,放到網上去,然后,全世界人都能搜索到了。
馬云馬上想到應該給海博翻譯社做個 homepage.
上午 9:30,馬云守在機器旁,等著海博翻譯社網頁完工。按照馬云的意思,制作人員在海博翻譯社網頁寫明了報價、電話和信箱。中午 12:30,馬云離開。晚上,馬云回來收到 5 封回信。來自日本、美國、德國的客戶來問翻譯價格,最后一封來自海外的華僑,是個留學生,他對馬云說:海博翻譯社是互聯網上第一家中國公司。馬云感到了互聯網的神奇,他興奮地對 VBN 公司說:你在美國負責技術,我到中國找客戶。咱們一起來做中國企業上網。
1995 年 3 月夜。杭州馬云家坐著 24 位朋友,都是馬云 4 年來在夜校教書時結識的外貿人士,馬云想聽聽這些做外貿的人對 Internet 的商務需求。
馬云在對他們說:我要辭職,干 Internet. 馬云開始宣講 Internet. 馬云講了整整兩個小時。馬云講得糊涂,大家聽得同樣糊涂。
馬云講完,朋友們問了 5 個問題,馬云都沒答上來。23 位朋友反對馬云干 Internet:你開酒吧,開飯店,辦個夜校,都行。就是干這個不行。只有一個人說:你要是真的想做的話,你倒是可以試試看。
馬云沒聽他們的,第二天一早,立即向學校辭職,然后,自己拿出六、七千元,向妹妹、妹夫借了一萬多,湊足 2 萬元。然后,馬云給杭州電子工學院計算機教師何一兵打了電話:你聽說過 Internet 嗎?我們一起干 Internet……
1995 年 4 月,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公司杭州海博電腦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三名員工是馬云、馬云夫人張瑛和何一兵。此時離中國電信通互聯網還有 4 個月。
1995 年 5 月 9 日,中國黃頁上線,馬云開始從身邊的朋友做生意。他的生意經是,先向朋友描述 Internet 怎么怎么好,然后,向要他們資料,通過 EMS 寄到了美國,VBN 將 homepage 做好,打印出來,再快遞寄回杭州。馬云將網頁的打印稿拿給朋友看,并告訴朋友在 Internet 能看到。此時,離中國能上 Internet 還有 3 個月。
不能實際地看到,朋友懷疑馬云在編故事。馬云說:你可以給法國的朋友打電話,給德國的朋友打電話,或者給美國的朋友打電話,電話費我出,如果他說沒有,那就算了;如果他說有,證明有了,你要付我們一點點錢。中國黃頁當時的收費標準是,一個 homepage 3000 字外加一張照片,收費 2 萬元,其中 1.2 萬給美國公司。
1995 年,互聯網上的中國網站太少,中國黃頁效果很好。望湖賓館是當時網上能看到的唯一的中國賓館,時逢世界婦女代表大會,許多世界婦女代表到杭州后,專程過去看看望湖賓館。錢江律師事務上線之后,留得是家里電話,半夜三更老是有人打電話給他。
中國黃頁上線后,馬云帶何一兵到北京拜會當時的互聯網偶像張樹新。張樹新很忙,她花了半小時見馬云。
從瀛海威出來,又望了一眼那塊著名的中國離信息高速公路離還有多遠牌子,馬云對何一兵說:如果互聯網有人死的話,張樹新一定比我死得更早。第一、她的觀念我聽不懂;第二、我做的是企業上網,她做的是老百姓上網。
1995 年 7 月,中國黃頁為浙江省外宣辦做了一個網站,在網上宣傳浙江的經濟文化,美其名曰金鴿工程?!跺X江晚報》記者文敏、周丹以中國最早的政府上網工程為題大篇幅報道。文中說,為金鴿工程下一步的技術問題,總經理馬云已飛赴美國……
杭州出名之后,馬云要進一步在全國成名。1995 年 12 月,他再次來到北京,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北京青年報》一名司機。馬云將稿件遞給司機,同時塞給他 500 元錢。不管什么媒體,發了就算你的。司機很有能耐,發了 5 個媒體,還上了《中國貿易報》頭版。馬云意識到了《中國貿易報》有眼光,馬上找到了該報副總編孫燕君,跟他談了兩天兩夜。早在 1995 年 10 月 20 日,《中國貿易報》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個上網的媒體。當時他和我一樣不懂互聯網,但是他覺得互聯網肯定有戲,他說馬云,我支持你。
一個月后,北京長安俱樂部,孫燕君請了京城各大媒體 30 多位編輯記者,馬云出 3 萬元錢,得到了向京城媒體集體宣講互聯網的機會。北京網速太慢,沒辦法聯網,馬云就將內容全部拷到硬盤上。
大清早,將兩臺從杭州帶來的 486 電腦安裝好,馬云就在那里等編輯記者們陸續到場。那天,馬云講了兩個小時,講什么是互聯網,網絡有什么好處。
馬云沒等到文章見報,因為,第二天上面就有文件下來,要求暫時不要宣傳互聯網。他們說,馬云,你如果能夠說服《人民日報》上網的話,我們就可以報道了。馬云通過一個朋友認識了《人民日報》辦公室里的一個行政人員。有天晚上,馬云和他聊得很晚,這個時候來了一個人,他問:你們在聊什么?馬云說在聊互聯網。這個人就跟馬云聊起來,這個人就是《人民日報》發展局局長谷家旺。
臨了,谷家旺說:你應該給《人民日報》處以上干部講一次 Internet. 馬云給《人民日報》講了兩次 Internet,并參與了《人民日報》上網的框架構思?!度嗣袢請蟆穼ξ疫€不錯,我把北京杭州來回的車票錢,還有日常開支都賺回了。
在京期間,馬云住在朋友辦公室里,天天吃麥當勞,一直吃到現在見了麥當勞就想吐。馬云越來越有名,中國黃頁越做越大,引起杭州電信注意,杭州電信也做了一個中國黃頁,分食馬云的市場。杭州電信注冊資本三個億,我們才 2 萬,另外,田溯寧的亞信當時也虎視眈眈。1996 年 3 月,馬云決定和杭州電信合并。中國黃頁作價 60 萬元,占 30% 股份,杭州電信投現金 140 萬人民幣,占 70% 股份。
1996 年,中國黃頁營業額做到了 700 萬人民幣,但馬云和杭州電信合作并不愉快。1997 年初,在得到外經貿部進京成立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EDI)邀請后,馬云決定放棄中國黃頁。他將自己所持的 21% 中國黃頁以每股 2、3 毛錢的價格賤賣給了公司,拿回 10 多萬元。當時中國黃頁賬上還有 107 萬現金,40 多萬應收款。等于已經打開局面。
自從我離開之后,中國黃頁再就沒有賺過錢。做企業,個人英雄主義必須去除。個人英雄主義最后反而會把企業給害了。外經貿部給了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 200 萬元啟動資金,還說給馬云他們 30% 股份。馬云很興奮地從杭州帶了 5 個兄弟北上,6 個人租了一個 20 平方米的房間,連續苦干了 15 個月。外經貿部官方站點、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網上中國技術出口交易會、中國招商、網上廣交會和中國外經貿等一系列網站全干了出來。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是中國政府首次組織的互聯網上的大型電子商務實踐,凈利潤做到了 287 萬元。事情做出來了,但馬云們的股份在體制內卻很難落實。我們那時候就拿幾千元一個月的工資,其他什么也沒有。
1998 年底的互聯網越來越熱,借助外經貿部平臺,馬云認識了楊志遠,結交了廣泛的外貿關系。名有了,關系有了,方向有了,資源有了,4 年時間,舍棄兩次,算什么,馬云決心重新開始。
1999 年 2 月 21 日,杭州湖畔花園馬云家。攝像機在進行全程錄像。馬云妻子、同事、學生、朋友,18 個人或坐或站,圍繞著他們的首領馬云。
馬云將手一揮,從現在起,我們要做一件偉大的事情。我們的 BToB 將為互聯網服務模式帶來一次革命!馬云掏出身上的錢往桌上一放,啟動資金必須是 Pocket money(閑錢),不許向家人朋友借錢,因為失敗可能性極大。我們必須準備好接受‘最倒霉的事情’。但是,即使是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會跳起來繼續戰斗!
馬云講瘋了,他講得酣暢淋漓,痛快淋漓。他終于講明白了 4 年來一直在講的互聯網。馬云先講新浪走勢,后講自己的前途。現在,你們每個人留一點吃飯的錢,將剩下的錢全部拿出來。另外,你們只能做連長、排長,團級以上干部我得另請高明。
根據馬云不得向親戚朋友借錢的指示,后來被成為 18 羅漢的創業者們湊了 50 萬元本金。辦公室設在馬云家里,最多擠過 35 個人。馬云規定,員工必須在他家附近租房,確保五分鐘可以到公司。工資大家都一樣,每月 500 元,10 個月內沒假期。發令槍一響,你不可能有時間去看對手是怎么跑的,你只有一路狂奔。馬云要求員工每天工作 16 到 18 小時,困了就席地而臥。干得太辛苦,馬云就下廚為大家做幾道菜。
alibaba 域名是馬云 1998 年底在美國餐廳吃飯時突然想到的,他隨即問餐廳侍者,知不知道阿里巴巴?侍者笑了:芝麻開門!馬云跑到街上又問了幾個人,回答都是:芝麻開門。從我外婆到我兒子,他們都會讀阿里巴巴。世界上幾乎所有語言中的發音都是‘a-li-ba-ba’,也就是說全世界的商人都可以沒有困難地接受我們網站的名字。馬云最終從 100 多個名字中選擇了阿里巴巴。
商業模式是現成的,在外經貿部就探索了出來的。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凈利潤 287 萬元,從實踐上證明這個市場的存在和這個商業模式的堅固健康。
當時,中國對外貿通道主要靠廣交會、國外展會或者依托既有的外貿關系,還很大程度上受控于香港貿易中轉。入世在即,很多中國中小企業迫切需要自主控制的外貿通道。馬云認為阿里巴巴借助互聯網能夠而且應該肩負其這個使命。
實現方式,馬云堅持用 BBS. 只要能發布供求信息,能按行業分類就行。其他人不同意,拍著桌子和馬云吵。馬云拍自己腦袋,還是認為自己對。阿里巴巴用戶是不怎么會上網的商人,一定要簡單。
1999 年 3 月,馬云在外地發電子郵件要求手下立即完成 BBS 設計,手下還是不同意。馬云怒了,抓起長途電話,尖叫:你們立刻、現在、馬上去做!立刻!現在!馬上!他真想立馬飛回去,猛拍他們腦袋。
第四次創業,馬云需要的是追隨者、執行者,不是合作者。一直作為馬云合作者的何一兵參與了阿里巴巴創業,無法掩飾和馬云的分歧,最終和馬云分道揚鑣。之后兩人再見面,誰也不談工作。
1999 年 4 月 15 日,alibaba 上線。耶魯博士、華爾街混跡多年的 Invest AB 副總裁蔡崇信聽說阿里巴巴后,立即飛赴杭州洽談投資。和馬云談了 4 天后,蔡崇信說:馬云,那邊我不干了,我要加入阿里巴巴!馬云求之不得。好!你來幫我管錢。我不會管錢,我最多管過 200 萬人民幣。
蔡崇信加盟增加了阿里巴巴的說服力,1999 年 10 月 29 日,由高盛公司牽頭,Transpac Capital、Investor AB of Sweden、Technology Development Fund of Singapore 聯合向阿里巴巴投資 500 萬美元。
1999 年 10 月 30 日,阿里巴巴第一輪融資完成第二天,馬云春風得意地飛赴北京見孫正義。那天,馬云沒穿西裝;那天,他沒想從孫正以那里融錢,因為昨天他剛融到了錢。馬云只是想和孫正義談談他的阿里巴巴,談談他對互聯網的看法,聽聽孫正義的看法。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