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2987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8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今天是國際勞動婦女節,我們向東莞衛生健康系統的廣大女醫務工作者致敬!多年來,她們以巾幗不讓須眉的昂揚斗志,發揮婦女能頂半邊天的重要作用,為健康東莞的建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貢獻。
在東莞公立醫院黨政正職中有 5 位女性,包括東莞市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袁薇,東莞市第七人民醫院院長袁丁,石碣醫院院長劉小紅,虎門中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王莉莉,洪梅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張艷紅。
她們付出的努力、承受的壓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成為乘風破浪的姐姐背后,是她們直面驚濤駭浪的勇氣和毅力。她們的出色表現,不僅令所在醫院醫務人員滿意,也令東莞眾多公立醫院的同行矚目。
為東莞母嬰搖籃找到新動力
2019 年 8 月,袁薇從東莞市市屬公立醫院管理中心副主任轉任東莞市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開啟了全新的職業生涯。至今一年半多,看似文弱的她卻大刀闊斧地推進改革,她的智慧、果敢贏得了全院醫務人員的由衷欽佩。
作為東莞母嬰搖籃,東莞市婦幼保健院是東莞唯一一所三級甲等婦幼保健專科醫療機構,不少東莞人祖孫三代都是在這出生;眾多老東莞人對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充滿感情,而東莞市婦幼保健院也從不曾辜負市民厚愛。
袁薇上任后,憑借在醫管中心工作 6 年積累的豐富的醫院管理經驗,一邊想方設法改造服務流程,緩解醫院停車難,提升患者滿意度;一邊千方百計解放思想,讓想干事、愿干事的青年骨干有展現的舞臺,提升員工積極性。
2020 年 10 月,袁薇上任的第 15 個月,東莞市婦幼保健院薪酬改革正式實施,醫務人員不管在編還是不在編,在待遇上不再有差別。這項意義深遠的改革是袁薇上任后就一直想推動的,她為醫院找到了改革再出發的澎湃動力。
如今,馬上將迎來建院 70 周年的東莞市婦幼保健院正煥發出別樣的活力。三甲復評正在緊鑼密鼓的推進,投資總額近 4 億元的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婦產中心大樓和停車樓正在建設,東莞市婦幼保健院發展的新引擎已經開啟。
甘于奉獻,悉心守護精神家園
東江之畔的麥洲島四面環水,綠樹成蔭,花紅鳥鳴,儼然是世外桃源。東莞市第七人民醫院(東莞市精神衛生中心)坐落于此。多年來,眾多患者在這里被醫務人員悉心守護,戰勝病魔,告別醫院,重回家庭,開啟嶄新的人生。
作為東莞唯一的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東莞市第七人民醫院經歷近一個甲子的積淀,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這是東莞衛生健康事業蓬勃發展的精彩縮影。如今,他們正朝著三級精神專科醫院發展,打造東莞及周邊最完善的精神家園。
袁丁是東莞市屬醫院中目前唯一的女院長。作為知名的精神衛生領域專家,她從事精神病學臨床工作已 30 年,有過硬的專業技術與良好的醫德醫風,是藥物-心理治療兼能的醫生,多次負責及參與省、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
袁丁說,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醫者父母心永遠是東莞精神衛生人員不變的胸懷;無論歷經多少風雨,百姓信賴、員工幸福、同行尊重、社會滿意永遠是東莞精神衛生人員共同的追求,這不是口號,而是我們行動的指南。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東莞正在建立健全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精神衛生預防、治療、救助、康復服務體系,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更安全、更實惠的精神衛生服務,袁丁們任重道遠。
多次臨危受命,哪里需要哪里搬
1987 年 8 月,剛剛踏出校門的劉小紅成為新疆鋼鐵公司職工醫院內科醫生,那時的她一定不會想到,未來的某一天,自己會成為東莞市石碣醫院的院長。廣東出生、新疆長大的經歷,讓她既有務實的基因,也有雷厲風行、不拘小節的大氣。
1998 年,她離開工作、生活了多年的新疆,加入石碣醫院;2008 年,東莞成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5 分鐘健康服務圈邁出了第一步;看中了她的能干、肯干,劉小紅被調任石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為東莞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探路。
直到 2016 年 3 月,劉小紅重新回到石碣醫院,出任石碣醫院院長。回顧這些年的經歷,多次臨危受命,劉小紅確實就像是革命事業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不管在什么崗位,她始終踐行著做一個人民群眾健康守門人的初心和信念。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作為一院之長的劉小紅,深知自己是醫務人員的主心骨,越是關鍵時期、困難面前,越要模范帶頭、穩扎穩打。她帶領石碣醫院的醫務人員迎難而上,不畏艱險,為石碣乃至東莞的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貢獻。
石碣醫院副院長劉仲文對劉小紅深為佩服。在他眼中,劉小紅雷厲風行,處事果斷;直覺超常,節點敏感;為人大氣,不拘小節;一心為公,不謀私利。她遇事說做就做,辦事效率與執行力強,把醫院和員工利益放在首位,讓醫務人員深為感動。
她讓幾近倒閉的醫院起死回生
具有 58 年歷史的虎門中醫院,是目前廣東唯一一所集中醫醫療、教學、預防、保健、康復于一體的鎮級綜合性中醫院。經歷過輝煌與失落的鮮明對比,退休職工、在職醫務人員對如今的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王莉莉都是滿滿的敬意。
虎門中醫院的醫務人員不會忘記,2014 年時,醫院停滯不前,連年出現虧損,資產負債不斷增加,沒有像樣的儀器設備,高層次醫務人員走得七七八八,人心浮動,醫務人員看不到希望。2015 年初,王莉莉出任院長后,這所奄奄一息的醫生重新煥發生機。
王莉莉和醫院新領導班子一起,帶領全院職工從建設高水平新院部、推進醫院特色專科建設、引進高層次專科團隊、打造中醫特色品牌、開展優質服務五個方面全面推進醫院各項工作快速發展,將醫院從死亡的邊緣拉回了正常發展的軌道
過去 5 年足以寫入虎門中醫院發展的史冊。虎門中醫院醫療工作、醫療服務質量及醫院整體水平等大幅度提升,醫院駛入跨越式發展快車道,扭轉了 2015 年前連年虧損的局面,連續 4 年實現了收支平衡并略有盈余,獲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越來越高,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也大大提升。如今的虎門中醫院已搬進了獨具中醫特色的新院部;他們還擁有一支 50 多人的省級三甲醫院的專家教授團隊,每個科室都有專家教授坐診、查房、帶教,為醫院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打造國家標桿級醫養結合護理院
張艷紅是國內為數不多的造口治療師、東莞市護理學會傷口造口護理專業委員會主委,她一手開創了東莞傷口造口護理專科;她是東莞市最美護士東莞好人東莞名醫。去年 5 月,她還被中華護理學會授予杰出護理工作者榮譽稱號。
過去的這個周末,張艷紅沒有休息,醫院里忙不完的就是工作。從去年 8 月升任洪梅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至今,作為東莞首個由護士成長起來的公立醫院院長,她埋頭苦干,再也沒有了自由支配的時間,她的整個身心都投入到了醫院發展上。
去年 5 月,從湖北抗疫前線回來后不久,組織上準備調張艷紅去洪梅醫院工作,這是她沒想到的。這么多年,我想的就是把傷口造口這個專科做好,為東莞培養更多的人才。為此,在大朗醫院工作時她已多次拒絕了去更重要崗位工作的機會。
但面對領導的信任和重托,張艷紅沒有退縮。東莞衛生健康系統培養了我這么多年,現在需要我去出力,承擔起這份責任,雖然壓力很大,但我更想為社會多做貢獻。張艷紅說。這半年多來,她令曾經缺乏信心的洪梅醫院全院職工看到了發展的希望。
洪梅醫院作為東莞市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醫院之一,在東莞市衛生健康局和洪梅鎮委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如今,一期護理院改造升級進入沖刺階段,二期醫養結合提標改造項目已經啟動,一座國家標桿級的醫養結合護理院正從藍圖變為現實。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汪萬里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