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2147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6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到底怎樣才能學好語文呢?今天郭老師先講幾點粗淺的建議和方法。
一、學會用語文書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學生學會使用課本是學好語文的必要條件。具體做法: 在閱讀語文課本的同時, 還要注意勾畫出文中的重點句、生字詞及疑難問題。魯迅先生就喜歡邊讀書邊在書上勾畫, 濃圈密點、腳注眉批, 當有人向他借書時, 他總是另外買一本借給別人, 因為他的書經過勾畫批注, 已變成他的服務工具了。再如老師的教科書, 也是如此, 這種在課文的字里行間勾畫讀書的做法, 既可以使我們讀書時思想集中, 提高效率, 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 還有利于我們日后的復習歸納整理, 復習時只要翻翻書, 重點難點一目了然。學會用語文書, 還應做到把文質兼美的課文當作自己學習寫作的范文, 尤其是初一學生寫作文應從有意識地模仿開始, 然后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寫作的初期階段應以模仿為主。古人謂學文有三偷: 淺者偷其字, 中者偷其意, 高者偷其氣。的確, 寫作是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上的, 構思精巧、語言精美的文章必然會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寫作的過程中, 有意無意地就偷用了別人文章中的東西。
二、學會聽講
學習語文, 當然離不開課堂,聽課是提高語文成績的重要途徑, 怎樣才能提高聽課效率呢? 我認為要做到: 看、聽、記、問、思五點。
1 仔細看
科學實驗表明, 從記憶的保持速度上說, 看的記憶為最好, 課堂上老師既是演員又是導演, 上課要注意看老師的表情、手勢等各種體態語言, 看黑板上老師的板書、掛圖、投影、屏幕等, 更要看所學課文的具體內容。板書是老師精心設計的一課的重點內容, 要一字一句看明白, 力爭做到過目不忘。更應在老師的指導下看課文內容, 邊看、邊思、邊記。眼、腦、手并用, 這樣的學習效果才會好, 學習效率更高。
2 認真聽
上課時要耳聽一方。聽老師的點撥講析, 聽同學的討論發言, 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 聽出重點、難點、疑點。只要認真用心聽, 聽出這幾個關鍵, 不僅可以以點帶面, 提高記憶力還可以增強理解能力。
3 做好筆記
看明白聽清楚還不夠, 還要認真記筆記。上課以看、聽為主, 以記筆記為輔。, 陰要學會抓住重點記錄。一般老師的自學指導, 開場白、板書是重點。有的學生課前準備不足, 開頭沒注意聽, 再往后聽課就會不知所云。有的認為自學指導、開場白是閑話, 不注意聽, 當聽到正題, 才知道閑話不閑, 想記時就晚了。老師提的要求是重點, 如××段要重點分析理解,××內容了解即可。老師的課堂總結往往是畫龍點睛之筆, 應記語文課堂筆記一般記在書的空白處即可, 學完一課后再歸納整理記到筆記本或積累本上, 自己整理總結筆記的過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過程, 強化記憶的過程。應充分利用老師講課的間隙, 如重復、停頓、板書時搶記, 逐漸培養聽記結合的能力。
4. 積極問、答, 鍛煉思維
課上答問, 一種是內心獨白自問默答; 另一種是老師提問時, 與同學齊答或舉手起立獨自答。這是學習的有效方式, 回答無論是對, 還是錯, 你總會有收獲。積極答問能鍛煉自己的思維反應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當然問還包括向老師、同學提出疑問, 請老師同學解難答疑; 及時解決自己在學習、聽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大膽發表自己對問題的見解。
三、學會積累, 多讀多寫
在你學習的這三年中, 要下定決心廣泛而深入地閱讀。古人云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我們閱讀時, 要做到課內課外結合, 多讀古今中外名家名篇, 因為這些均是人類心靈
智慧的結晶, 能開闊眼界、啟迪思維、陶冶情操。現實中, 我們許多同學只讀書, 而不愿寫作文, 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鍛煉, 其情思通常表現出兩個缺陷: 一是淺:
情感幼稚化, 思維平面化, 既無深情, 更無深意; 一是窄: 生活面窄, 導致了關注的主題窄, 既少閱歷, 又缺大氣。要糾正這兩個缺陷, 使自己的情思深廣, 在讀萬
卷書、行萬里路的同時, 必得加上一個字: 寫! 寫可以醞釀和升華情感, 寫可以鍛造思想。堅持寫日記, 這是許多偉大成功者的良好習慣; 至少要堅持每周練習寫作兩次: 生活札記一篇, 記錄所見、所聞; 讀書心得一篇, 記錄所思所想。為考試的閱讀, 不得不讀, 但是為提升自我的閱讀, 也千萬別落下??梢蕴崆白鲋锌荚嚲? 了解初中考試的內容、方向、考點、形式, 為自己語文考試提分做準備。除了教
材規定的必讀、選讀, 要多讀各類課外報刊, 還要關注社會生活的熱點, 包括新聞熱點和文化熱點。
四、學會獨立思考, 學與思結合
在語文學習中, 要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先要多思: 不論哪個學習環節、何種學習任務中, 決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經自己思考的東西, 這樣才可保持自主性, 提高學習的興趣, 使
多讀有味、多寫有效、積累有益; 再求深思: 決不淺嘗輒止, 務求水落石出; 后求善思: 不鉆牛角尖, 而是隨時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反思, 接受老師的點撥、同學的幫助, 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 培養深刻、嚴密的思維個性。
五、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
葉圣陶先生說過: 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學習語文最重遷移。我們在學習中必須:①跳出語文課程學語文。從政治課中學觀察思考問題的方法, 從歷史課中學成功人物的人生
經驗, 從地理課中學各國各洲的風土人情, 從數學課中學嚴密的推理邏輯, 從理化課中學細致的觀察功夫, 從美術音樂課中學藝術鑒賞的規律和經驗。②跳出語文課本學語文。③跳出時空環境學語文。遠程學習、網絡學習、電視欄目, 給我們開辟了豐富多彩、真正互動的全新學習形式。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