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2678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7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李麗濤)
工業是青島的立市之本,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青島一直致力于尋求工業這一傳統命題的新解法。在工業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這種深植于這種城市的基因里的內生動力,讓這座北方工業重鎮重新煥發了活力,形成了以工業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產業升級的發展新思路,并催生出了一大批重點企業,其中不乏走出青島、面向全國乃至世界的行業翹楚。
2022 年 1 月 20 日,海信集團旗下主要負責軌道業務的海信微聯公司與交大微聯公司聯合體,成功中標了貴陽市軌道交通 3 號線一期工程的信號系統項目。這是海信中標的首個軌道信號項目,標志著海信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實現了通信系統、綜合監控系統和信號系統三大技術領域的覆蓋。
作為從青島走出去的本土企業,海信是中國城市智能交通的絕對龍頭,從 2009 年開始,海信就深度參與貴陽的智慧城市建設。13 年的時間里,在貴陽的智能交通、天網、公交智能化、智慧城市、軌道等領域,海信智能科技大放異彩,并在城市建設的各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再突破! 海信中標首個軌道信號項目
此次的中標,對于海信而言,是其在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化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信號系統是地鐵的大腦,是核心技術的核心,技術含量和安全要求極高。海信網絡科技軌道事業本部總經理喬羽說。2019 年 5 月,海信成功研發出了城市軌道信號系統——HiM-TCS 系統,經過長達兩年半的反復測試與第三方實驗室的雷擊、高低溫、電磁干擾測試,系統安全完整性等級達到國際最高的 SIL4 安全等級,核心子系統均通過了 TUV 萊茵公司的安全認證,在安全性上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2021 年,這一系統成功入選了山東省首臺 (套) 技術裝備和關鍵核心零部件目錄。
貴陽地鐵 3 號線工程將完整應用的海信這一系統,國產化率達到 100%! 我們不能老是給國外企業打工,被他們卡著脖子,要做我們就要自己掌握核心技術!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當初的發言還聲聲在耳。
而在此之前,海信已經承擔并完成了貴陽地鐵 1 號線和 2 號線的通信系統和綜合監控系統的建設,并在 2 號線落地了首個智慧車站項目。海信智慧車站通過 AI 巡站和自主運行兩個應用,不僅實現了人力成本的降低,也大幅降低了線路的成本費用。海信智慧車站通過視頻 AI 分析技術取代傳統的人工巡視,一鍵遠程自動開關站點只需 5 分鐘,而此前需要 1 個小時,與此同時,AI 巡站可以對地鐵站內的安全事件、安全隱患進行自動識別告警,例如乘客在扶梯上摔倒,可以實現秒級監測報警,并立即遠程聯動廣播喊話并緩停電梯,自動調度最近站務人員現場處理。
兩個月打造全國第一! 城市智慧從這里展現
2019 年 5 月,海信在貴陽發布了全國首個 5G 技術賦能的智慧街區——貴陽人民大道。
將 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深度融合,海信在街區兩側部署了智能井蓋、智能消防栓、智能噴淋、智能照明、橋梁監測、積水路段監測、智能垃圾桶、環境監測等 10 余種外場智能化設備,并以街區兩側的智能路標為載體,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上網、交通出行、便民信息、應急信息等基礎便民服務。
而這個被稱作全國第一的智慧街區,背后的前期設計方案只有短短的兩個月。但這兩個月做出來的全國第一,卻真正體現了智慧城市的高效與便捷。
大到整個街區的運行,小到一個井蓋狀態、草坪土壤的濕度,城市管理人員都能準確感知,一旦有諸如井蓋移位、消防栓漏水、垃圾桶滿溢等異常情況發生時,系統便能自動報警并智能派單至距離最近的運維人員,及時消除隱患。
智能路標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超大號的蘋果 iPad, 真正給市民和游客帶來了便利。貴陽云巖云中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副總監包仕君說,他經常看到有市民和游客通過路邊的智能路標看小說、看短視頻,查詢旅游景點和商場,也經常看到有不少小朋友在放學后短暫的放空時間里,通過智能路標玩切水果等體感游戲,尤其是在夏夜的傍晚,很是熱鬧。
智慧街區實現城市整體智慧,不僅提升了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也真正方便了市民和游客。
臉行貴陽! 將刷臉乘車變成現實
因為海信,貴陽成為中國第一個刷臉乘坐全線地鐵的城市。
2020 年 6 月 30 日,由海信承建的臉行貴陽 1 期工程正式上線,貴陽市民乘坐地鐵 1 號線,刷臉即可進出各個站點,無需使用交通卡、手機以及其它輔助設備,后臺會根據進出站點距離計算出行費用并自動完成扣費,這不僅解放了市民的雙手,更節約了時間,出行變得更加便利。
隨后,海信又讓刷臉通行在地鐵 2 號線也成為現實。
刷臉乘坐地鐵當時只是我們基于當前人臉識別技術的一個想法,但海信憑借強大的技術整合能力、執行落地能力,將這一設想變成了現實。貴陽信捷科技公司總裁助理石玉龍表示,經過海信的不斷優化,目前刷臉乘車前端識別人臉僅需 100 毫秒,傳到后臺驗證并開閘通行的整個過程僅需 500 毫秒,也就是半秒鐘,比一卡通還要快,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或者乘客提東西抱孩子時,提高了地鐵的通行能力。而且,即便用戶沒有下載 app,通過微信、支付寶購買刷臉通行單程票,買的時候采集圖像、乘坐完畢自動刪除圖像,保證了乘客的隱私安全。
如今,臉行貴陽的使用率已經達到每天 4 萬人次,而且還在穩步增長,刷臉乘車的使用人次已超過二維碼,成為貴陽人地鐵出行的第三大支付方式,也成為貴陽這座城市的一張名片。下一步,海信還規劃將刷臉乘車從地鐵擴展至公交車系統與試點社區。
青島與貴陽,以智慧城市開啟更大未來
作為青島市的頭雁工程,海信智慧城市項目在貴陽的成功落地,也標志著青島在數字化轉型上的決心。海信在貴陽的成功經驗,也將為青島下一步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借鑒。
從 1997 年在貴陽設立電視生產基地,到如今深度參與智慧城市建設。海信與貴陽,長達 25 年的緊密合作,逐漸探索出一條城市與企業共發展的道路,未來,海信還將繼續向前。
智慧城市建設,最終受益者一定是市民,必須以人為本,不能漂浮在天上停留在概念,而必須通過具體的真實的有效的應用落地,海信網絡科技公司總裁張四海表示,海信目前已經服務超過 169 個城市的經驗,并且已經走向海外。
下一步,海信在貴陽智能交通、軌道交通的基礎上,拓展智慧應急、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社區、智慧建筑等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的建設和服務,并以貴陽示范引領全國。
未來城市的競爭,將從 GDP 之爭產業之爭轉變為智慧水平與服務之爭,誰在智慧城市競賽中搶占先機,誰就掌握了未來城市競爭的主動權。貴陽近年來借助大數據和智慧城市建設不斷實現跨越式發展,便是典型例證。
城市不斷開放使用場景,企業加速研發落地實踐。青島、貴陽、海信,相信兩座城市與一家企業,也將不斷同頻共振,加速生長,以智慧城市開啟更大未來。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