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3701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10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中東地區曾經先后出現五霸:
1、伊拉克(古代有巴比倫王國,現代有薩達姆領導的伊拉克)
2、埃及(古代有古埃及帝國)
3、伊朗(古代有波斯帝國)
4、土耳其(古代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5、沙特阿拉伯(古代有阿拉伯帝國)
現在的中東地區,主要是三大霸主:
1、伊朗。
伊朗的小弟主要是: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也門
2、以色列
向以色列靠攏的國家主要是:阿聯酋、巴林、沙特阿拉伯
3、土耳其
土耳其的小弟主要是:卡塔爾、利比亞、阿塞拜疆
中東第一霸主伊朗簡介
【國 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面 積】164.5 萬平方公里
【人 口】8165 萬。人口比較集中的省份有德黑蘭、伊斯法罕、法爾斯、呼羅珊拉扎維和東阿塞拜疆。全國人口中波斯人占 66%,阿塞拜疆人占 25%,庫爾德人占 5%,其余為阿拉伯人、土庫曼人等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波斯語。伊斯蘭教為國教,98.8% 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 91% 為什葉派,7.8% 為遜尼派。
伊朗地圖
【首 都】德黑蘭(Tehran),人口 1100 萬,平均海拔 1220 米。年氣溫最高的月份為 7 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為 22℃和 37℃;年氣溫最低的月份為 1 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為 3℃和 7℃。
【簡 況】位于亞洲西南部,同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鄰,南瀕波斯灣和阿曼灣,北隔里海與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相望,素有歐亞陸橋和東西方空中走廊之稱。海岸線長 2700 公里。境內多高原,東部為盆地和沙漠。屬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大部分地區干燥少雨。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史稱波斯。公元前 6 世紀,古波斯帝國盛極一時。公元 7 世紀以后,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先后入侵并統治伊。18 世紀后期,伊朗東北部的土庫曼人愷伽部落統一伊,建立愷伽王朝。19 世紀以后,伊朗淪為英、俄的半殖民地。1925 年,巴列維王朝建立。1978~1979 年,霍梅尼領導伊斯蘭革命,推翻巴列維王朝。1979 年 2 月 11 日,霍正式掌權,并于 4 月 1 日建立伊斯蘭共和國,霍成為伊朗領袖。
【資 源】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蘊藏豐富。截至 2019 年底,已探明石油儲量 1580 億桶,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氣已探明儲量 33.9 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2018 年,伊朗石油日產量 471.5 萬桶,天然氣年產量 2395 億立方米。
其它礦物資源也十分豐富,可采量巨大。目前,已探明礦山 3800 處,礦藏儲量 270 億噸;其中,鐵礦儲量 47 億噸;銅礦儲量 30 億噸(礦石平均品位 0.8%),約占世界總儲量的 5%,居世界第三位;鋅礦儲量 2.3 億噸(平均品位 20%),居世界第一位;鉻礦儲量 2000 萬噸;金礦儲量 150 噸。此外,還有大量的錳、銻、鉛、硼、重晶石、大理石等礦產資源。目前,已開采礦種 56 個,年礦產量 1.5 億噸,占總儲量的 0.55%,占全球礦產品總產量的 1.2%。
【軍 事】國家武裝力量由軍隊、伊斯蘭革命衛隊和治安部隊組成。領袖是武裝力量總司令。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二年。
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是參與制定國家外交、國防、安全政策的重要機構,總統擔任主席,總統直接指定 1 名秘書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目前,武裝力量總兵力約 90 萬人,動員部隊約 110 萬人。軍隊由陸軍、海軍、空軍和防空部隊組成,總兵力約 43 萬人,其中陸軍約 36.5 萬人,海軍 3 萬人,空軍 3.5 萬人。革命衛隊總兵力約 44.3 萬人,治安部隊約 40 萬人。
中東第二霸主以色列簡介
【國 名】以色列國(THE STATE OF ISRAEL)
【面 積】根據 1947 年聯合國關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的規定,以色列國的面積為 1.52 萬平方公里。1948 年至 1973 年間,以色列在四次中東戰爭中占領了大片阿拉伯國家領土,20 世紀 80 年代后陸續部分撤出。目前實際控制面積約 2.5 萬平方公里。
【人 口】909.2 萬(2019 年 9 月),其中猶太人約占 74.4%,阿拉伯人約占 21%,其余為德魯茲人等。猶太人多信奉猶太教,其余民族信奉伊斯蘭教、基督教等。
【官方語言】希伯來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
【首 都】建國時在特拉維夫(TEL AVIV),1950 年遷往耶路撒冷(JERUSALEM),但未獲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目前,國際社會同以建交的國家基本將使館設在特拉維夫或其周邊城市。
【自然地理】位于亞洲西部。東接約旦,東北部與敘利亞為鄰,南連亞喀巴灣,西南部與埃及為鄰,西瀕地中海,北與黎巴嫩接壤,是亞、非、歐三大洲結合處,海岸線長 198 公里。地中海型氣候,夏季炎熱干燥,最高氣溫 39℃;冬季溫和濕潤,最低氣溫 4℃左右。
【簡 史】猶太人遠祖是古代閃族支脈,起源于約 4000 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后因躲避自然災害遷徙至埃及尼羅河三角洲東部,因而得名希伯來人(意為渡來之人)。公元前 13 世紀末開始從埃及遷居巴勒斯坦地區。公元前 1000 年左右,建立以色列國。此后先后被亞述、巴比倫、波斯、古希臘和羅馬帝國征服。公元 70 年被羅馬人趕出巴勒斯坦地區,開始長達近 2000 年的大流散。19 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猶太人開始大批移居巴勒斯坦地區。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英國對巴勒斯坦地區實行委任統治。1917 年 11 月,時任英國外交大臣阿瑟·詹姆士·貝爾福致信英國猶太復國主義同盟主席萊昂內爾·羅斯柴爾德,表示英國政府贊同地看待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史稱貝爾福宣言。1947 年 11 月 29 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分別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和一個猶太國。1948 年 5 月 14 日,以色列國根據該決議正式成立。
【經 濟】混合型經濟,工業化程度較高,以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高附加值農業、生化、電子、軍工等部門技術水平較高。以色列總體經濟實力較強,競爭力居世界先列。
2019 年主要經濟數據:
國內生產總值:4071 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3.3%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4 萬美元
失業率:3.7%
【資 源】礦產資源較貧乏。主要有鉀鹽、石灰石、銅、鐵、磷酸鹽、鎂、錳、硫磺等。國土森林覆蓋率約 5.7%,總面積約 11.43 萬公頃(127 萬杜納畝)。
【工 業】主要發展能耗少、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注重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工業部門門類集中在高新技術產業及寶石加工行業,在電子技術、計算機軟件、醫療設備、生物技術、信息和通訊技術、鉆石加工等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農 業】農業發達,科技含量較高,其滴灌設備、新品種開發舉世聞名。農業組織結構以基布茲(最早形式是集體農莊,其中居民沒有私產,沒有工資,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等均免費,后逐漸發展成為集體社區,現在也從事一些工業和高科技產業)和莫沙夫(通常是一個約 60 戶人家的村莊,每戶人家擁有自己的房屋和土地,自給自足)為主。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棉花、蔬菜、柑橘等。糧食接近自給,水果、蔬菜生產自給有余并大量出口。
【軍 事】以色列國防軍正式成立于 1948 年 5 月 26 日,其前身是猶太民兵組織哈加納。國防最高決策權和國防軍的最高統帥權屬于政府。國防部長是國防系統的最高領導,總參謀部是軍隊最高指揮機關,具體負責全軍的作戰指揮和軍事訓練。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現役部隊 18 萬人,預備役人員 45 萬人。國防預算多年保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 7%。
中東第三霸主土耳其簡介
土耳其的面積 783600 平方公里。人口 8200 萬。土耳其位于亞洲最西部,橫跨歐洲、亞洲兩大洲。國土面積 78.36 萬平方公里,截至 2018 年 2 月,全國人口約為 8,081 萬。其中 97% 位于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又稱安納托利亞半島),3% 位于歐洲的巴爾干半島,稱為東色雷斯。土耳其三面環海,北為黑海,西為愛琴海和馬爾馬拉海,南為地中海,海岸線長 7200 公里。土耳其與亞、歐 8 個國家相鄰,陸地邊境線長 2,648 公里。南部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內陸為大陸型氣候。
在世界銀行《2019 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對 190 個經濟體的排名中,土耳其位列第 43 位。土耳其 2017 年國內生產總值(以下簡稱 GDP)約為 8,510 億美元。
土耳其的社會經濟基礎較好。土耳其農、工、服務等產業門類齊全,港口、機場、公路、鐵路、油氣管線等基礎設施完善。世界經濟論壇《2019 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土耳其在全球最具競爭力的 141 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 61 位。
土耳其的國內市場較大。土耳其總人口達 8200 萬,人均 GDP 近 1 萬美元,發展水平與中國相似,民眾消費能力強,消費觀念較為超前,國內市場空間廣闊。
土耳其的區域輻射效應明顯。土耳其區位優勢獨特,與歐盟建立關稅同盟,與 36 個國家和地區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市場自由度較高。土耳其已成為周邊地區貨物、服務、人員、資金、技術的重要集散地,也可成為中國企業進入周邊 15 億人口、綜合 GDP 達到 25 萬億美元、國際貿易額達到 8 萬億美元的巨大潛在市場的重要通道。
土耳其 80% 為土耳其族,15% 為庫爾德族,此外還有阿拉伯族、亞美尼亞族及希臘族等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土耳其語,少數民族同時使用阿拉伯語、庫爾德語、亞美尼亞語和希臘語等。
本文由頭條號:中國地理百科新號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