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1724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5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文 | 圖 動保事業部 司濱 楊川 泰州海大 葉俊 張艷亮
池塘中的青苔,是絲狀綠藻的總稱,絲狀藻有水綿藻、雙星藻、轉板藻、剛毛藻、水網藻等,通常分布于水位淺而流速緩慢的水體中,而在流動快速的水體中較難形成優勢。青苔多在春季開始繁殖生長,早期如毛發一樣附著在池底,顏色深綠。當大雨過后,天氣晴好,水溫合適,青苔就會大量繁殖,好象羅網懸張于水中一樣。青苔繁殖迅速,一旦發生,一方面會爭奪其他藻類生活空間,并消耗池塘水中的養料,影響浮游生物的繁殖,會使池水變瘦;另一方面,當蟹苗進入青苔時,往往被亂絲纏死。所以,一二殼前的重點仍然有防控青苔。
養殖百科 常見青苔分類及特征
蟹塘中常見青苔可以分為棉花苔和水青苔。
棉花苔
水綿藻、轉板藻和雙星藻等就是我們常說的棉花苔,成團狀,打撈易散,其生長條件是陽光充足、水體透明度高、水淺的池塘,在微流水的情況下更易促進其生長。棉花苔的藻體為不分支的絲狀體,能成團漂浮于水體中或以假根附著于底質上,常在雨后大量出現。最適溫度范圍在 15-35℃之間,而在 35℃的高溫下水綿藻體出現負成長,不耐高溫。
棉花苔
水青苔
而剛毛藻、水網藻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水青苔,摸起來并不油滑,絲線感又硬又細,常出現在水體清瘦的池塘,大部份出現在流動水域,須附著在石頭或其他被水淹沒物體上生長,常裹在水草周圍和布滿池底。水青苔藻體常為多細胞分支或不分支絲狀體,分支為互生、對生型,常生長在高 pH 水體中。
水青苔
養殖百科 青苔發生的主要原因
1、清塘不徹底
連年養殖,未進行清塘消毒或清塘不徹底,池塘中 N、P 比例失調,青苔的孢子大量存在于池底,一待水溫適宜就開始萌發。
2、水源帶進
外面水源里有青苔,進水時不小心將青苔帶入池中,由于池塘營養足、條件適宜,導致青苔瘋狂生長。
3、螺螄投放過量或肥水不成功
三、四月份放養苗時,螺螄投放較多,肥水工作做得不好,致使水過清,陽光直接照射池底,池底的青苔孢子由于水溫的回升和陽光的照射,很快萌發生長。
4、過量投喂
盲目投喂導致餌料堆積在池底,促進池底青苔的滋生。
養殖百科 青苔過量的危害
1、肥水困難
青苔大量生長吸收了池塘水體中的氮、磷、鉀、微量元素等營養元素,使水體清瘦,其他有益藻類如硅藻、綠藻等無法正常生長,進而導致蟹苗攝食不良,生長緩慢,甚至影響苗種成活率。
2、河蟹受困
由于大量青苔覆蓋池底,河蟹正常活動空間受阻,脫殼后的軟殼蟹和一些弱蟹困于其中不能逃脫而死亡,有的河蟹因藻類著生而脫殼不遂死亡。
3、阻礙水草生長
如剛毛藻纏裹在水草的表面,使水草不能正常生長呈現逐漸萎縮衰亡現象。
養殖百科 控制與處理方法
由于每種絲狀藻類的生長條件和熱性不同,因此防治的方法也不同,原則是早發現早清除。
1、對于棉花苔,由于多生長在淺水區,易漂浮分散,可少量多次使用黑精靈化水遮光處理,并配合海聯科雙藻(藻生元+藻源素)泡肥方案快速肥水,即可控制棉花苔的爆發;
2、對于水青苔,由于多纏繞在水草周圍,我們可以采用干撒黑精靈的方式遮光控制其生長,再配合泡肥方案進行肥水控制。
3、對于青苔多的塘口,可以先采用人工撈除的方法,再進行黑精靈遮光肥水處理;采用藥物殺滅青苔的方法效果最直接,但對養殖生物危害較大,毒副作用大。注:在河蟹蛻殼期慎用殺苔藥物。
泡肥套餐
養殖百科 預防方法
1、清整消毒改底
冬季養殖品種起捕結束后,排干池水,清整池塘,注意不要使池塘有積水,并清除池塘雜質、草梗,減少青苔附著生長的機會,進行擱池暴曬冰凍,并用生石灰按 100kg/ 畝全池潑灑,之后可使用強氧化劑底改產品——底倍健,3- 4 畝 / 包進行改底操作。
2、早期進行適度肥水
控制青苔的關鍵是肥水培藻。引入藻種,201 解毒后,使用藻生元(10-20 畝 / 桶)+黑精靈(4- 5 畝 / 包)泡肥一晚,次日進行肥水操作,可根據前期水色變化情況,追肥或換水來調節池水,使池內藻類的繁殖達到一定密度。
3、改變螺螄投放方法
螺螄投放最好為分期分批投放的方法。在 3 月份投放 100kg/ 畝,主要分布在池塘的蟹溝中,在 4 - 5 月份投放 150kg/ 畝,8 月中旬再投放 100kg/ 畝。
轉載聲明
本文版權屬于海大農牧
未經授權,一律禁止轉載!
文章投稿、轉載授權,歡迎發郵件到:
haidnm@haid.com.cn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