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931 個字符,預計需要花費 3 分鐘才能閱讀完成。
華龍網 5 月 14 日 21 時 30 分訊(記者 吳思佳 攝影報道)漢豐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重慶開州區城區之側,其獨特的生態系統孕育著眾多生命,為開州的生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今(14)日,美麗中國長江行——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媒體采訪團來到開州,探訪漢豐湖生態系統重建工程。
漢豐湖旁,市民垂釣
走進開州舉子園,登上文峰塔,漢豐湖的景色盡收眼底。郁郁蔥蔥的樹林,遠處重重疊疊的山影,藍天白云映襯下的碧綠湖水,還有湖面上一只隨風浮動的小船,在炎熱的夏天,讓人感受到內心的寧靜。
舉子園內中式建筑與漢豐湖相映成趣
雖然是在開州城區,但走在環湖步道,陣陣微風吹來,絲毫感受不到城市的喧囂。國際在線記者曹永歡是第一次來開州,驚嘆于該區的生態環境保護情況。她表示,下次有機會還會再來,我喜歡拍照,希望下次冬天的時候來,可以拍攝到候鳥越冬的場景。
一城山色半城湖
三峽大壩建成后,水位的漲落帶來消落帶水位落差,形成了 40 余平方公里的新生消落帶濕地。為調節水位,當地在開州區下游 4.5 公里處修建了一座水位調節壩,使消落帶由原來的 20 余米降到了不足 5 米,由此形成了常年水位高于 170 米,面積達 14.88 平方公里的漢豐湖。后來,漢豐湖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 21 個全國重點建設的濕地公園之一。
游船靜靜地靠在漢豐湖畔
為解決消落帶帶來的系列影響,重建漢豐湖濕地生態系統,開州區做出了大膽的探索。在海拔 170 以上地勢平緩的區域,通過挖筑基塘、栽植水生植物,來恢復和重建濕地生態系統;在海拔 172 以上地勢較陡的區域,通過篩選耐水淹喬木,構建水中林澤,來營造鳥類生境、凈化水質;在冬季候鳥較為集中的烏楊壩區域,通過人工堆島、庫岸綠化等工程來重建鳥類生境,為候鳥打造棲息環境;在水面較寬水體較深的區域,通過生態浮床的建設,為魚類產卵、鳥類覓食提供條件,并能良好的凈化水質。
熊森為采訪團介紹漢豐湖相關情況
漢豐湖濕地公園管理局局長熊森向記者介紹,通過一系列立體化生態系統重建工程的實施,現在的漢豐湖生態系統健康、水質良好、景觀優美、生物多樣性豐富。近幾年來,漢豐湖鳥類種類增多,2015 年至今發現六個新紀錄鳥種。甚至幾十年沒在重慶出現過的小天鵝,也出現在漢豐湖。
站在新修文峰塔上,可看見該塔舊址
丸趣 TV 網 –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合!